周菲菲
針對班級中一些學生的寫作能力欠佳的狀況,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微寫作”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機會,培養(yǎng)其寫作能力。在教學的不同階段,我們都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微寫作活動。接下來,筆者就分享一下開展微寫作教學的經(jīng)驗。
一、教學前:引導學生圍繞話題展開討論
在開始教學之前,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在導入新課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xù)的教學做準備。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會通過講故事、播放視頻等方式導入新課。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但并不能達到培養(yǎng)其寫作能力的目的。在開始教學之前,我們可以拋出一個話題,引導學生圍繞話題進行思考和討論,并寫一篇微作文。這樣的活動并不會花費過多的時間,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其寫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之前可以提供一個話題,引導學生搜集資料并進行討論,之后寫一篇微作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新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篇文章刊登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報》。請大家了解與該文章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并結合所了解到的信息寫一篇有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創(chuàng)作背景的微作文。”
通過搜集資料,整理信息,學生可以了解到文章的相關背景。之后,他們需要將有效的信息整合起來,寫成一篇微作文。這樣的活動既能鍛煉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養(yǎng)其寫作能力。
微作文展示:1976 年10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舉粉碎“四人幫”,結束了延續(xù)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當時,國家正百廢待興,百業(yè)待舉。在思想、政治、經(jīng)濟等各個領域,我們的黨都需要完成撥亂反正的任務。但是,這一進程受到“兩個凡是”錯誤方針的嚴重阻撓。
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同志表示,“兩個凡是”是不行的,“兩個凡是”是錯誤的。他提出,“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所謂“準確”“完整”,就是強調要把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看待,強調著重掌握貫穿其中的科學觀點和科學方法,而不是搞斷章取義和“句句是真理”;要正確認識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把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1977年秋季,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胡福明完成了兩篇稿子,其中一篇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jīng)過中央黨校和《光明日報》多次修改后,于1978年5月11日刊登在《光明日報》的頭版。
二、教學后:引導學生結合文章進行拓展
在結束教學后,有些教師會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悟。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但無法有效地培養(yǎng)其寫作能力。對此,筆者建議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對文本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并寫一篇微作文。
仍舊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例。引導學生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教師還可以鼓勵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歷史資料,對文本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將自己的感悟寫成一篇微作文。
學生既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寫自己的感悟,也可以結合相關的歷史資料來寫自己的感悟。
微作文展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此,我在生活中有深刻的感受。我們只有親自去實踐、去體驗,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能不能干好,能不能成功。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思想、理論也必須不斷更新。在一些特殊的歷史階段,人類社會往往會出現(xiàn)教條主義盛行、人們陷入認識誤區(qū)等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匡正時弊,給走入誤區(qū)的人以正確的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秾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告訴我們:要不懼流言,不信教條,不畏權威,要有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針砭時弊,切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總之,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要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盡可能地發(fā)揮出語文教材的作用,探索出更多的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