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雙減”持續(xù)深化的背景下,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后負擔已經成為教育界關注的重點。針對部分家長無法按時接送孩子的問題,國家推出了課后延時服務,這也使得家長在輔導孩子課業(yè)方面能力不足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課后延時服務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選學的權利,讓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找到學習的快樂。體育課后服務受到小學生的廣泛歡迎,文章探討了在“雙減”背景下依托體育課后服務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雙減”;體育課后服務;小學生;健康成長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雙減”專項課題“‘雙減’背景下依托多彩體育課后服務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實踐研究——以嘉峪關市實驗小學為例”(課題立項號:GS[2021]GHBZX149)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白甜(1989—),女,甘肅省嘉峪關市實驗小學。
近年來,在充分考慮學生家庭情況以及教育教學實際需要的前提下,國家組織中小學開展學生課后服務,這是新時代教育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產物。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長無法按時接送孩子的難題,彌補了家長在輔導孩子課業(yè)過程中能力方面的不足。而要想高質量地落實小學體育課后服務,使小學體育課后服務能夠真正達到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目標,真正將“雙減”的相關要求落到實處,教師需要對課后服務的實施方案進行深入以及全面的研究。
一、結合學生喜好劃分運動小組
在“雙減”的背景下,要想讓小學體育課后服務工作能夠得以高質量開展,教師在實際開展體育課后服務活動的過程中,要能夠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項目,給予學生足夠的選擇空間,實現(xiàn)體育課后服務整體效果以及質量的提升。
此外,教師還需要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可以在充分考慮學生喜好的基礎上,將參與體育課后服務的學生劃分為若干興趣小組,并結合小組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計劃的制訂,并且認真落實[1]。如此一來,既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選擇面,又具有針對性,從而能實現(xiàn)體育課后服務實效性的提升,對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培育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有效融入對學生綜合素質培育的部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合作是學生未來適應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能力,教師需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這一方面的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組織相應的體育活動,使得小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得到鍛煉。教師可以通過體育課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教會他們一些合作方面的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達到對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行培育的目的[2]。
例如,在接力賽跑等相關活動中,學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通力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學生在接力賽的過程中要樹立合作的意識,密切關注每一個接棒的小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為接力隊友節(jié)省時間,在良好的配合中提高獲勝的概率。這一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間的深厚情誼,久而久之,不僅學生的體魄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對于學生整體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而對于一些在日常教學中常表現(xiàn)出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的小學生,教師需要細心地引導這部分小學生進行運動,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團隊活動,進而使其真正感受到合作所帶來的快樂。在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有效強化的基礎之上,學生之間的友誼也更加深厚,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產生矛盾的概率,對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友愛、增強班級凝聚力有重要作用。
三、通過學科整合豐富體育活動
不同的學科在實際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應該可以相互借鑒。例如,在體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通過融入音樂的相關元素則可以使得體育活動的開展體現(xiàn)出更多的動感以及節(jié)奏,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領悟相應的動作要領。而在體育活動中融入語文學科經典誦讀的相關內容,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在針對某項運動技能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更加投入。
體育教師在組織體育興趣小組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構建完整的學科整合機制,能夠使得體育活動的內容得到有效的豐富。例如,教師在引導孩子進行體操練習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單純動作訓練而帶來的枯燥性,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運動興趣,可以在小學生實際參與訓練的過程中隨機融入相應的背景音樂,引導小學生在悠揚的音樂聲中進行律動,有了音樂節(jié)奏的有效配合,學生在完成體操動作的過程中也能更好地做到整齊規(guī)范,遠遠看去,小學生做體操的場景甚是壯觀。而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參加一系列小型體育項目比賽的時候,往往需要進行比賽數(shù)據的統(tǒng)計,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應用到數(shù)學的相關知識,使得比賽數(shù)據的統(tǒng)計能夠真正做到快、精、準,應用和鞏固小學生數(shù)學學科知識基礎的同時,也能有效減輕教師的負擔,這對于活動效益的整體提升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不加重小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前提之下,類似的操作能夠深化小學生對于相關學科知識的掌握,整體應用價值較高。
四、強化防范技能,構建健康體育活動
從小學生課后服務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小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安全,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避免小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生損傷,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強化小學生的防范意識,構建健康的體育活動。只有在小學生自身具備了較強安全防范意識的前提之下,小學生在進行動作練習的過程中才能夠嚴格依照教師的指示,遵守相關的紀律,避免與同學嬉戲以及打鬧。除此之外,經過強化訓練后,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也能夠主動模仿教師觀察周圍運動環(huán)境的安全性的行為,一旦在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不安全的因素,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將相關情況反映給教師。如果相應的問題學生能夠自主解決,他們往往也能夠及時地排除此類隱患。
例如,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運動場上有難以發(fā)現(xiàn)的尖銳的小物件,往往會自覺地將這些小的雜物撿起來并且扔到垃圾桶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到各種類型的體育軟式器材,這些器材不僅具有數(shù)量充足的特點,而且花樣繁多,得到學生的廣泛喜愛。但是從體育軟式器材自身實際應用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此類器材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破損的情況,為了保證學生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定期對其安全系數(shù)進行檢查。鑒于此,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每次訓練之前都要檢查器材的安全性。而學生每次在開始課后體育訓練之前,都會嚴格按照慣例對自己需要使用的體育器材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存在破損的問題,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則及時將情況匯報給教師,對訓練器材進行更換。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在參與體育訓練的過程中的器材安全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家長也能夠更加放心地讓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體育課后服務活動。教師在監(jiān)督學生參與體育訓練過程當中的壓力也大幅度減少,進而有效提升了體育課后服務的效度,提高了學校體育課后服務的社會認可度。以上這些舉措一方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也發(fā)揮了體育課后服務活動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有效保證了“雙減”背景下小學生的體育運動量以及體育運動時間。
五、完善課后服務方案,打造系統(tǒng)化課后體育活動
從現(xiàn)階段的情況來看,雖然體育課后服務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而且此類活動也受到了小學生的廣泛歡迎,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限制了體育課后服務活動整體質量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針對體育課后服務活動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能夠做好方案的擬定工作,更高質量地開展針對課后服務活動的管理工作。體育教師要能夠結合每個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進行合理以及科學的活動方案的擬定。
例如,教師在實際進行方案擬定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身體素質等各方面的情況,一方面要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內容,另一方面也需要能夠有效拓展學生活動的范圍。為此,教師需要積極地對活動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對活動環(huán)境進行有效的布置,切實滿足學生實際的活動需求。同時,出于安全等相關方面因素的考量,教師在擬定課后服務管理方案的過程中還需要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活動的完善性,在充分考慮學生實際需求的基礎之上保證活動設計的合理性,針對活動的具體內容以及范圍要能夠在方案中予以明確,使學生的活動需求能夠真正得到有效滿足。
教師在進行活動方案擬定的過程中,還需要全面了解以及調查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除此之外,還需要能夠精準把握學生的活動需求,科學以及合理地劃分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活動范圍,同時在學生需要的前提之下以及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活動過程中必要的用具,包括排球以及籃球等。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之下,教師也可以加入學生的活動之中,與學生共同開展活動,如此,一方面能夠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保證小學生的安全。
六、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保證服務成效
為了使小學體育課后服務活動能夠得以高質量地開展,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能力及素質。教師在引領小學生開展課后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效轉化自身的觀念。體育教學活動的主要作用在于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而學生在放學之后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則在于放松身心,使自己身體的疲勞以及一天的學習壓力能夠得到有效緩解[3]。因此,在實際落實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有效地融入課堂教學管理的相關理念,爭取獲得學生的配合。除此之外,學校方面也需要經常組織教師參加相關的培訓活動,促進教師吸收管理經驗,為學生課后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教師在實際組織小學體育課后服務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能夠對于相關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教學大綱有深入以及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需要能夠深入把握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了解小學生的訓練需要。因此,相比于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來說,小學體育課后服務活動的組織對于小學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教師在實際組織小學生在課后進行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如果單純依照體育課程教學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訓練。那么小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這樣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負擔,違背國家提出的“雙減”的相關理念。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實際進行相關活動設置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能夠達到相應的訓練目的,另一方面也需要滿足小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對相應的訓練項目進行趣味化處理,使小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放松自己的身心,也能達成訓練目標。為了使上述目標能夠真正得以達成,學校方面就需要多給予教師一些參與教研活動的機會以及參與專業(yè)學習的機會,使得教師能夠認真分析體育課后服務活動的具體目標以及具體實現(xiàn)路徑,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整體提升,使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能夠更好地滿足體育課后服務活動的開展需要。
七、總結
綜上所述,運用課后服務的時間組織喜歡體育的小學生開展相應的活動,不僅能夠使小學生的運動技能得到有效的強化,還能有效強健小學生的體魄。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落實體育課后服務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遵循“雙減”的基本原則,避免活動加重學生的負擔,另一方面也需要突出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有效汲取其他學科值得借鑒的教育教學方式,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在生動有效地開展體育課后服務活動的過程中,達到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孫宇昊,宋萑,羅進.“雙減”政策下體育課后服務機制與系統(tǒng)構建[J].中國教師,2022(2):46-49.
虞海林.體育社團助力小學體育課后活動[J].名師在線,2021(36):91-92.
李興玲.淺談如何有效開展體育課后延時服務活動[J].小學教學參考,2021(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