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茜,王 翌,明 智,朱永生,黨 偉
(1. 寧夏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寧夏銀川 750001;2. 西安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陜西西安 710100;3. 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部法醫(yī)學院,陜西西安 710061)
毒品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腦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不顧惡性后果的強迫性藥物使用,反復的戒斷和復吸。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是毒品獎賞強化與戒斷引起負性情感的關(guān)鍵核團,參與成癮行為調(diào)控與學習記憶的功能調(diào)節(jié),是目前臨床治療毒品成癮的靶向腦區(qū)[1]。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家族主要包括3 個亞型:細胞外信號調(diào)節(jié)激酶(extracellular-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c-Jun 氨基末端激酶和 p38 激酶。ERK 在大腦中廣泛表達,尤其在中腦邊緣系統(tǒng)中含量最為豐富,參與了藥物敏化、獎賞、相關(guān)記憶的鞏固、再鞏固及戒斷后藥物尋覓[2]。目前有關(guān)ERK 活化(磷酸化)的機制已進行了較全面的研究,然而有關(guān)ERK 失活(去磷酸化)的機制鮮有報道。
MAPK 失活最有效的機制是由一個或兩個蘇氨酸/酪氨酸殘基快速直接去磷酸化完成。介導MAPK 去磷酸化的主要酶為雙重特異性磷酸酶(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s,DUSPs)超家族。DUSP包括一個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酶的亞組即MKP,它可以使MAPK 蘇氨酸/酪氨酸殘基特異性去磷酸化[3]。除了脫磷酸的作用,DUSP 還可以用來錨定或者運輸MAPKs 并且控制他們的亞細胞定位[4],可作為人類疾病治療的潛在分子靶點[5]。最新研究提示,DUSP15 負性調(diào)控了嗎啡成癮記憶形成及消退[6]。本文旨在研究DUSP15 對小鼠嗎啡敏化的影響。
本研究所有實驗均采用C57BL/6J 雄性小鼠,8 周齡,體質(zhì)量18~25 g,飼養(yǎng)于恒溫(24±2)℃、恒濕(50%~60%)及12 h/12 h(光照時間:7∶00~19∶00)恒定晝夜節(jié)律的SPF 級動物房。所有動物實驗均遵照寧夏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委員會實驗動物管理和使用條例執(zhí)行。
鹽酸嗎啡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1 mg/mL)。DUSP15 過表達病毒載體(pAAV-CAG-eGFP-2ADUSP15-3FLAG,滴度:3.12×1012vg/mL)及對照病毒(pAAV-CAG-eGFP-2A-MCS-3FLAG,滴度:8.87×1012vg/mL)由和元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構(gòu)建合成。兔抗NeuN(貨號:ab177487)及羊抗兔IgG H&L(Alexa Fluor 594;貨號:ab150080)購自英國 Abcam,DAPI 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貨號:C0065)。抗體名稱、貨號、稀釋比例、分子量大小及生產(chǎn)廠家具體信息見表1。
表1 抗體信息Tab. 1 Antibody and virus vector information
將小鼠隨機分為2 組,分別為嗎啡組及生理鹽水組,每組10 只。敏化行為過程包括形成期(第1 天-第7 天),轉(zhuǎn)化期(第8 天-第14 天)和表達期(第15 天)三個階段。敏化形成期間嗎啡采用腹腔注射,早晨9∶00 注射生理鹽水,下午 5∶00 注射嗎啡(10 mg/kg),連續(xù)7 d。轉(zhuǎn)化期,停止生理鹽水及嗎啡注射,連續(xù)7 d。表達期,第15 天通過向小鼠腹腔注射1 針嗎啡(10 mg/kg),通過曠場實驗(open field test, OFT)評估敏化效應。
將小鼠頸椎脫位處死后,分離NAc。提取總蛋白并進行定量,用120 g/L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總蛋白。經(jīng)過轉(zhuǎn)印、脫脂牛奶封閉后,加入一抗,置于搖床,4 ℃孵育過夜。第2 天洗膜后加入二抗(稀釋比為1∶1 000),室溫下置于搖床,孵育70 min。洗膜后用BIO-RAD molecular imager 凝膠成像系統(tǒng)進行蛋白條帶圖像采集,Image Lab 軟件進行蛋白條帶數(shù)據(jù)分析。
30~50 mL/L異氟烷誘導麻醉小鼠,參照G.Paxinos小鼠腦立體定位圖譜,定位NAc 坐標(AP,+1.4 mm;ML,±2.0 mm;DV,-4.6 mm;10° angle)。根據(jù)該坐標,微量注射器以10°夾角進行NAc 腦區(qū)立體定位注射。兩側(cè)NAc 核團均注射pAAV-CAG-eGFP-2A-DUSP15-3FLAG(AAV-DUSP15)及對照病毒pAAV-CAG-eGFP(AAV-對照),小鼠恢復 5 d,期間連續(xù)注射5 d 青霉素預防感染。
CPP 數(shù)據(jù)采用雙因素(藥物與時間)重復測量方差分析(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of ANOVA)結(jié)合Turkey’s 多重檢驗進行比較。蛋白表達數(shù)據(jù)采用非配對t檢驗或雙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合Turkey’s多重檢驗進行比較。所有計量資料采用mean±SEM 表示,P<0.05 設置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閾值。
表達期嗎啡組小鼠活動距離及總活動距離顯著高于鹽水組(P<0.000 1),表明小鼠慢性暴露嗎啡7 d,經(jīng)過7 d 停藥可誘導嗎啡敏化效應(圖1A、1B、1C)。與鹽水對照組相比,嗎啡組小鼠NAc 中p-ERK 活化水平顯著上調(diào)(P<0.000 1,圖1D、1E),DUSP15 表達顯著降低(P<0.001,圖1D、1F)。
圖1 嗎啡小鼠敏化表達期OFT/ERK 磷酸化與DUSP15 表達Fig.1 Phosphorylation of OFT/ERK and expression of DUSP15 in morphine sensitized mice
病毒注射及嗎啡敏化表達檢測實驗流程如圖2A所示,向小鼠 NAc 注射 AAV-DUSP15(圖 2B),3 周后病毒顯著表達(圖2C)。
圖2 小鼠NAc DUSP15 過表達病毒注射及病毒表達Fig.2 Mouse NAc DUSP15 overexpression virus injection and virus expression
向小鼠腹腔注射嗎啡同時向小鼠NAc 注射AAV 對照病毒 pAAV-CAG-eGFP(嗎啡-AAV-對照)或DUSP15 過表達病毒(嗎啡-AAV-DUSP15),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嗎啡-AAV-對照組相比,嗎啡-AAVDUSP15 組小鼠活動距離顯著降低(P<0.05,圖3A),總活動距離顯著降低(P<0.001,圖3B)。與嗎啡-AAV-對照組相比,DUSP15 蛋白表達顯著增高(P<0.01,圖3C),p-ERK活化水平顯著下調(diào)(P<0.01,圖3D)。以上表明,小鼠NAc 過表達DUSP15 可以阻止嗎啡敏化形成,且DUSP15 負性調(diào)控了p-ERK 的表達。
圖3 過表達DUSP15 對敏化行為及p-ERK 的調(diào)控作用Fig.3 Regulatory effect of overexpressed DUSP15 on sensitization behavior and p-ERK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小鼠腹腔連續(xù)注射10 mg/kg 嗎啡,停藥1 周可成功誘導小鼠嗎啡敏化行為,NAc 中p-ERK 活化水平上調(diào),且DUSP15 表達水平降低。過表達NAc 中DUSP15 可以阻止小鼠嗎啡敏化形成,并降低p-ERK 的活化。表明NAc DUSP15 調(diào)控了嗎啡敏化行為,其機制與負性調(diào)控p-ERK 相關(guān)。
NAc 整合前額葉皮質(zhì),海馬及杏仁核的信息,從而調(diào)節(jié)個體藥物渴求動機行為。NAc 包括“愉悅中樞”,是獎賞-強化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人類和動物的行為獎賞、強化及藥物成癮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至關(guān)重要作用[7]。
由于MAPK 活化的時間和數(shù)量在細胞信號轉(zhuǎn)導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MAPK 的激活和失活同樣重要。除了脫磷酸的作用,DUSPs 還可以用來錨定或者運輸MAPK 并且控制他們的亞細胞定位[4]。ERK 在大腦中廣泛表達,尤其在中腦邊緣系統(tǒng)中含量最為豐富,ERK 信號級聯(lián)在獎賞系統(tǒng)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藥物成癮形成和發(fā)展中日益受到關(guān)注。采用條件性位置偏愛(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模型研究發(fā)現(xiàn),NAc 中ERK 介導了嗎啡獎賞效應[8]。研究表明,小鼠腹腔連續(xù)5 d 注射可卡因,停藥9 d 可誘導敏化行為,且與NAc 中p-ERK 表達上調(diào)密切相關(guān)[9]。按照劑量遞增方式(0.1、0.5、1.0 mg/kg,i.p.),小鼠腹腔連續(xù)7 d 注射安非他命,停藥7 d,0.1 mg/kg 與0.5 mg/kg 可誘導敏化行為,且與 NAc 中 ERK-ΔFosB信號通路上調(diào)密切相關(guān)[10]。這些發(fā)現(xiàn)進一步支持了本研究的結(jié)果。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小鼠NAc 中DUSP15 在嗎啡CPP 形成及復燃中表達降低,過表達DUSP15 通過降低p-ERK 的表達阻止CPP 的形成及復燃,且促進了 CPP 消退[6]。本研究表明,NAc DUSP15 通過下調(diào)p-ERK 阻止嗎啡誘導的敏化行為,得出的結(jié)論進一步拓展了DUSP15在嗎啡獎賞中的作用機制。
大量研究表明,NAc中p-ERK 在毒品成癮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至關(guān)重要。ERK 有望成為治療毒品成癮的關(guān)鍵靶向分子[11]。因此,阻斷ERK 活化可能是治療毒品成癮的一種新策略。本研究進一步完善了ERK 在毒品成癮中的激活和失活機制。這不僅為阿片成癮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也為開發(fā)新的特異性藥物提供新的藥物作用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