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佳
近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簽署法令,“為了維護傳統(tǒng)的家庭價值觀以及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和道德教育,正式將7月8日定為家庭、愛情和忠誠日?!边@一天是圣徒彼得和費夫羅尼婭夫婦的紀念日,他們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俄羅斯家庭和婚姻的守護神,因此這天也被稱為俄羅斯的“情人節(jié)”。據統(tǒng)計,今年莫斯科約有1000對新人選擇在7月8日舉行婚禮。
2008年,首屆家庭、愛情和忠誠日紀念活動在俄羅斯舉辦。至今,這個用于代替西方傳統(tǒng)情人節(jié)的俄羅斯“七夕”已經舉辦了14年,直到今年,它才正式成為俄羅斯的法定節(jié)日。
這一節(jié)日源自俄羅斯東正教的一個宗教節(jié)日,為了紀念圣徒彼得和費夫羅尼婭之間忠貞不渝的爰情。傳說,在13世紀,穆羅姆公國的彼得大公感染了麻風病,久治不愈。一天他夢見一位養(yǎng)蜂人的女兒費夫羅尼婭醫(yī)術高超,于是滿心、歡喜找到了善用草藥的費夫羅尼婭,并愛上了她。彼得發(fā)誓自己痊愈后會娶她為妻。然而礙于身份懸殊,彼得回去后并未遵守諾言,很快舊病復發(fā)。但費夫羅尼婭不計前嫌,再次將其醫(yī)好,倆人于是喜結連理。彼得哥哥繼位后決心拆散這對門不當戶不對的夫妻,彼得不忍與心愛的妻子分離,自愿放棄財富和地位,和她一起流亡。不久,穆羅姆發(fā)生動亂,彼得夫婦被大臣們請回。晚年他們在修道院禱告,希望可以在同一天死去并葬在一起,果然二人在1228年7月8日的同一時間去世。最初他們被分開安葬,神奇的是,第二天倆人竟然躺在同一口棺木中。故事在16世紀被修士伊拉斯謨記載在《穆羅姆的彼得和費夫羅尼婭的故事》一書中。這則故事中有一句話廣為流傳一一“他們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并在同一天死去”,這后來成為俄羅斯許多童話故事的結尾。
彼得和費夫羅尼婭的愛情佳話代代相傳,人也被俄羅斯人尊為家庭和婚姻的守護,者,愛情和忠誠的典范。在穆羅姆立著他們的紀念碑,當地的新婚夫婦婚禮當天都會到這個紀念碑前祈福,盼望婚姻幸福美滿."起初這一俄羅斯"七夕”主要在穆羅姆流行,后來擴散到全俄羅斯,如今各個城市的博物館、劇院、音樂廳和公園都會在這一天開展主題活動。'
今年的家庭、愛情和忠誠日,莫斯科組織了100多場節(jié)日活動:部分電影院重映《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愛情與鴿子》 等愛情電影;季米里亞澤夫國家生物學博物館組織了主題展覽,介紹自然界有哪些動物終生結對生活,忠于伴侶;在艾爾米塔什花園還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會和“洋甘菊舞會”。
洋甘菊被選為這個節(jié)日的象征,伴侶之間互贈洋甘菊花束,花朵的圖案被印在節(jié)日明信片和禮品上。選擇這種花是有原因的,明亮的洋甘菊是夏季田間十分常見、富有生命力,的野花,自古以來象征著俄羅斯人純潔真摯的愛情。以前陷入愛河的人們常用它來“占卜”,邊撕扯花瓣,邊低語“旁不彩”節(jié)日當天全國2地都公舉辦頒獎但"予結婚超過25年的模范夫妻“愛與忠誠”獎章,獎章的背'面是洋甘菊,正面是彼得和費夫羅尼亞的頭像以及“為了愛和對家庭的忠誠”的刻字。
許多新人為了討個好彩頭,也趕在這一天登記結婚(如圖)。登記處通常會延長營業(yè)時間,一些地區(qū)如車里雅賓斯克州的登記處甚至宣布當天拒絕受理離婚申請。自莫斯科在2019年啟動“幸福的新址”項目后,婚姻登記處開始多樣化,新人們現在可以通過網上預約在莫斯科水族館、盧日尼基體育場、馬雅可夫斯基地鐵站、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奧斯坦金諾電視塔等30多個景點登記結婚,而在這之前,結婚登記只能在戶籍登記處和婚禮宮進行。
近幾年,俄羅斯的離婚率居高木下,而家庭、愛情和忠誠日的設立有助于加強家庭聯系,維護社會傳統(tǒng)價值觀,讓年輕人思考用-生來維護家庭、愛和忠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