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
一連下了好幾天雨,今天,雨終于停了,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去小區(qū)里的花園,想在陰暗潮濕的花壇里尋找?guī)字晃伵#纯此鼈兪窃趺椿顒拥摹?/p>
可是,找了許久都一無所獲,正在我灰心喪氣時,突然發(fā)現(xiàn)在一棵低矮的灌木的葉子上,有一只小蝸牛在慢慢蠕動,旁邊還有一圈晶瑩剔透的小水珠。只見小蝸牛伸出自己那對像雷達似的短觸角,輕輕碰了碰前方,又抬起那對長著眼睛的長觸角,仔細試探四周一番,確認沒有“敵情”之后,才向前挪了挪,用小嘴吸吮起小水珠,開始喝水。我越看越喜歡,便將它捉住,放在手心。小蝸牛把我的手心“撓”得癢癢的,我既驚喜又害怕,干脆把它帶回了家。
回到家后,我把小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養(yǎng)殖盒里,然后將一大片青菜葉和幾把泥土放入其中。我以為在這么舒服的環(huán)境中,小蝸牛會美美地睡一大覺,沒想到它卻開始努力地蠕動。只見它腹部上的吸盤牢牢地吸在盒壁上,努力地向上爬。我心想:大概是它想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吧!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它,不想就這樣放它走。在我一次又一次的阻撓下,它依舊堅持不懈地向上爬。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于是,我決定讓它“放風(fēng)”——讓它從養(yǎng)殖盒里爬出來,在桌面上自由爬行。
小蝸牛背著自己的“小房子”,在桌面上向前爬呀爬,所經(jīng)之處都會留下一道白色、無味的黏液。這道黏液不一會兒就干了,形成了一條閃閃發(fā)光的涎線。為了增加爬行的難度,我還在小蝸牛前面設(shè)置了“障礙物”——一個小紙盒。令我吃驚的是,小蝸牛觸碰到這個小紙盒后,不僅沒有繞過去,反而不費吹灰之力就爬上去了。此時,它就像一位攀巖運動員,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卦趹已虑捅谏吓佬小S纱丝梢?,蝸牛腹部的吸盤真是不一般啊!
經(jīng)過短暫的相處后,最終,我還是依依不舍地將小蝸牛放回了大自然。它一邊蠕動著身體,一邊揮動著觸角,好像在向我告別。再見了,可愛的小蝸牛!
指導(dǎo)老師 姜 霓
名師點評
本文觀察細致入微,描寫逼真?zhèn)魃瘢苍~造句貼切得體,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 敘述了這樣一件事:“我”在小區(qū)的花壇里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蝸牛,將它帶回家觀察時,被它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動,最后將它放回大自然中。小作者從實際生活出發(fā),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向讀者描繪了這只可愛又堅忍的小蝸牛,表達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