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目失明、青年喪父、終生未娶、三十多年如一日每天奔走幾十公里路賣雞蛋、以一己之力贍養(yǎng)80多歲的母親、撫育撿來的女兒長大成材……這是張喜平拿到的人生劇本。
雞蛋鋪就“光明”路
張喜平于1964年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馬王村,今年58歲了。張喜平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青光眼,被宣告要終身與黑暗相伴。面對“黑暗人生”,張喜平?jīng)]有沉淪、萎靡不振。
“打從我懂事起,我腦子想的一直是我能做點啥,給家里減輕負(fù)擔(dān)?!睆埾财礁嬖V記者,他不到10歲就試著干所有他能干的事兒,在工地上拉過架子車,在沙子場撈過河沙,在隊里干活掙工分……
1984年,張喜平長成小伙子,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隔壁嫂子在賣雞蛋,他也學(xué)著養(yǎng)雞、攢雞蛋,一個人去西安老火車站附近叫賣;1990年,張喜平的村子里開通了公交車,通過中轉(zhuǎn)可以到達西安市回民街,這里是西安市的中心旅游區(qū),張喜平?jīng)Q定把雞蛋賣到回民街上去,從此一賣就是30多年,不管刮風(fēng)下雨,從沒有停過。
張喜平每天晚上回家去村里收購雞蛋,然后就開始整理第二天要賣的雞蛋,他將雞蛋查驗后,輕放在籠中,放滿整整兩大籠正好3小時;次日凌晨5時,張喜平將雞蛋運到馬王公交站等公交車,轉(zhuǎn)兩路公交,歷經(jīng)2個多小時,把90公斤雞蛋帶到離家30多公里的回民街,然后開始一天的叫賣。
北廣濟街、西羊市、北院門、大皮院、小皮院、麥莧街……這是張喜平經(jīng)常走過的街巷。“我每天在回民街附近大大小小上百條巷子里走上三萬多步,哪里該拐彎,哪里是老客戶,都印在我腦子里?!睆埾财綗o不自豪地告訴記者。店家都特別喜歡在他這里買雞蛋,因為他的雞蛋特別新鮮,而且他堅持誠信經(jīng)營,只能多不能少,從不缺斤少兩。“我每天一吆喝‘賣雞蛋嘞,大家都會出來買。從早晨開始吆喝到下午,雞蛋基本上就賣完了?!?/p>
“賣一公斤雞蛋能賺上一塊錢嘞,很知足啦?!睆埾财叫χf,賣了38年雞蛋了,和回民街上的店家們都成朋友了,每天賣雞蛋的時候和老伙計們打個招呼聊幾句,心情很好。
雖然說起這些經(jīng)歷張喜平言語輕松,但是一個盲人每天輾轉(zhuǎn)多輛公交車往返60多公里、帶著90公斤雞蛋摸索上百條街巷何其困難?撞過無數(shù)電線桿、摔倒過無數(shù)次、掉進過下水道、甚至還掉進過深井;長年累月行走,讓他的膝關(guān)節(jié)和腳板過度磨損,靜脈曲張嚴(yán)重,走起路來一瘸一拐;風(fēng)里來雨里去,他卻從不舍得在外面買一頓熱飯吃……
付出中體會幸福
自食其力,不等不靠,張喜平每天都過著平凡且踏實的日子。他不僅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把母親照顧好了,給家里蓋起來兩層小樓,還在1990年收養(yǎng)了一個棄嬰?!半m然自己日子過得也很緊張,但想著這么小的娃娃就被親生父母遺棄,命苦啊,將心比心,不忍心再讓這個小娃娃受苦了?!笨恐u雞蛋,張喜平省吃儉用拉扯大了養(yǎng)女張小梅,送她上了大學(xué),護她到結(jié)婚生子。
“從小到大,奶奶、爸爸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緊著我,從不讓我受一點委屈?!睆埿∶犯嬖V記者,父親為了省錢,不管賣雞蛋到多晚,從不在城里買飯吃,惟一一次在城里吃飯是因為那天她和父親在一起賣雞蛋,不忍心讓她餓著。
現(xiàn)在張喜平有了2個小孫子,眼看著生活越過越幸福,他依舊省吃儉用,風(fēng)雨無阻每天賣雞蛋攢錢贍養(yǎng)87歲的老母親。“父親去得早,母親拉扯我過活不容易,我也希望能和別人一樣有出息賺大錢讓母親風(fēng)風(fēng)光光,賴我是個殘疾人?!睂τ谀赣H,張喜平總有愧疚之情,他總是希望能在干得動的時候盡量多干一些,攢夠錢讓母親體面養(yǎng)老。
孝順的張小梅總勸他年紀(jì)大了就不要再賣雞蛋了,但張喜平不以為苦?!傲?xí)慣嘞,賣雞蛋能補貼家里生活,而且很多老客戶在我這里訂雞蛋是照顧我這個盲人的生意,他們還天天在等著我嘞?!?/p>
“我是一個殘疾人,沒有什么可以回報給別人和社會,等我過世了就把遺體捐給醫(yī)院做科學(xué)研究,為社會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睆埾财饺缡钦f。8月13日,在2022第八屆中華慈孝文化節(jié)頒獎盛典現(xiàn)場,入選“2022年度中華慈孝人物”的張喜平面對記者提問,這位樸實的西北漢子略加思忖后笑著對記者說:“來呢!我的命我認(rèn),就算提前知道是這樣的人生,也要來好好走一遭?!?/p>
(據(jù)中國新聞網(wǎng)8.15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