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媛琳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斷落實與加深,語文教學也要跟上時代步伐。提高小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綜合能力,增強學生在語言文字上的理解,強化學生在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上的閱讀與鑒賞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為切實促進學生的閱讀與鑒賞能力有效提升,逐步增強文學底蘊,提高小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語文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探索,并在教學實際中作出改進。本文以筆者在一線教學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對相關教育工作者以啟發(fā)。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標;閱讀與鑒賞
仔細審視語文教學工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在其日常表達能有所體現(xiàn)。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鑒賞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升其文學底蘊的重要方式。小學生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汲取知識,擴展眼界,實現(xiàn)審美水準的不斷提升。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幫助小學生陶冶情操,其中體現(xiàn)的一些人物、形象也能為小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當中建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通過對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長久以來積少成多,從量變實現(xiàn)質的飛躍,而小學生慢慢就可以對文章所蘊含的情感、感悟、情景等方面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與感受,同時,落實于學生的寫作上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借鑒作用,通過閱讀來引發(fā)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達到“以讀促寫,以寫引讀”的教育目的。
一、趣味朗讀,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1)分段閱讀,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
在課堂朗讀時,語文教師可以選擇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引導小學生們進行分段閱讀,這樣可以增加小學生對于朗讀的興趣,還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參與感與體驗感,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以達到更好地引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目的。例如,在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半年教學《我不能失信》這一課文時,因為這篇課文較長,如果單獨一個人在朗讀較為吃力,也會造成學生精神不集中。筆者就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小組每個人都分配了角色,有旁白,有文中的人物:宋耀如,宋慶齡,媽媽等。這樣讓所有的小學生都參與進來,但是進行分段分角色閱讀之后,每名小學生又都有自己的角色任務,可以使小學生集中精力于準備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該在什么時候進行朗讀與發(fā)言,讓學生能夠找到閱讀的重點,提高小學生對于本篇課文的閱讀興趣。通過分段、分角色閱讀的教學形式增進了小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2)利用多媒體教學,加強小學生的閱讀理解
在一些古詩詞等較難以直觀表達的閱讀鑒賞當中,我們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幫助小學生更加直觀、清晰地了解文章當中所蘊含的情景、情懷等。同時,多媒體教學當中的聲像、圖像等都是教師對于古詩詞等方面具有充分的了解之后進行制作的,包括在古詩詞朗讀時輕重音的轉換,語氣語調(diào)的強調(diào),都可以使小學生更清楚地體會到文學作品中所要表達的重點。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學習李白的《望天門山》這一古詩時,筆者就從網(wǎng)上搜集到了與原詩文所要表達的情感等較為接近的視頻,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們進行了播放。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聽視頻所朗讀的古文,了解了這首意境開闊、氣魄豪邁的古詩,了解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優(yōu)美壯闊。視頻帶領學生直觀地去感受到詩人以波瀾壯闊的長江引申到無限廣闊的天地,有效地達到幫助小學生開闊心胸,擴大眼界的效果。同時,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明白了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李白豪放不羈的精神和無限寬廣、無限探索的廣闊胸懷。在之后的課堂朗讀時,學生則可以更加聲情并茂地將這首古詩朗讀出來,節(jié)省了課堂講解時間。
在日常教學當中,語文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式,以達到更好地引領學生體會文學之美,領悟文學之美的目的。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對于文學朗讀、文學鑒賞的學習興趣。
二、鼓勵課外閱讀,培養(yǎng)閱讀鑒賞習慣
我們鼓勵課外閱讀的目的,是促進小學生通過對于課外讀物的閱讀與鑒賞更有效地增強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增加學生對于文學的積累,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在語文教材的選取當中,很多內(nèi)容是一些經(jīng)典名著的節(jié)選或者段落選擇?;趯W生的認知特點,小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經(jīng)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睘榱擞行У貙崿F(xiàn)課堂教學的目的,在課外讀物的選取上面,我們既可以向學生們推薦一些弘揚正能量、積極陽光方面的經(jīng)典讀物,也可以向學生推薦與課本知識有關的經(jīng)典讀物,幫助小學生進行引申閱讀,這樣對于課文的理解起到一定的輔助與促進作用。就像小學語文四年級第四單元的《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贰杜畫z補天》,均是節(jié)選自我國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華上下5000年》,學生們通過閱讀《中華上下5000年》,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我國的這段神話歷史,而在情感發(fā)展方面則可以堅定文化自信。
三、以讀促寫,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效率
我們提倡小學生進行文學的閱讀與鑒賞,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文學底蘊的積累。而閱讀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實現(xiàn)小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不斷提升其在表達與寫作的方面的興趣。小學生通過對大量優(yōu)秀文章的閱讀與鑒賞,可以很好地完成文學作品知識的積累。而通過對于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可以更加成熟地掌握對于成語、句式的合理運用;通過對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學生們可以將優(yōu)秀文學作品當中的名詞、名句引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使得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更加生動、有趣,更加具體的、有效地體現(xiàn)出學生自身的內(nèi)心活動與表達情感。
綜上所述,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文學水平。在日常的語文教學當中,語文教師應該多鼓勵與支持小學生進行對于經(jīng)典文學的閱讀與鑒賞,找準切入點,有效引導,從而更好達到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冉.聚焦而“導”? 統(tǒng)合而“延”——文本細讀教學策略探微[J].小學教學參考,
2021(33):8-9.
[2]敏鋒.民族地區(qū)學校小學生古詩文閱讀鑒賞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與推進古詩文朗誦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88):5-6.
[3]史林萍.知人論世明意圖,外引內(nèi)聯(lián)解詩歌——淺談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策略[J].課外語文,2012(16):98.
[4]沈波.突出重點講方法? 認真反思求落實——2003年高考語文復習談[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3(4):16-19.
責任編輯? 溫鐵雄7F586183-5F75-4EE6-BBB1-B668EEBBF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