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毅
(貴州省石阡縣人民醫(yī)院 貴州 銅仁 555100)
股骨粗隆間骨折指的是機體的小粗隆以上或者股骨頸基底發(fā)生骨折,屬于一種非常常見的髖部骨折[1]。非手術方法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容易引起并發(fā)癥,預后情況較差,因此盡早行手術治療是目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主要療法[2]。目前的手術療法主要為內固定術以及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但是二者各有優(yōu)缺點。本研究探討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取加壓髓內釘內固定術的臨床療效,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我院的64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57~92歲,平均(68.34±3.92)歲;受傷至就診時間1~6d,平均(2.19±0.34)d;Evan's骨折分型:Ⅰ型患者20例,Ⅱ型患者4例,Ⅲ型患者6例,Ⅳ型患者2例;基礎疾病:消化系疾病13例、泌尿系疾病7例、心腦血管系疾病9例。對照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58~92歲,平均(67.82±4.13)歲;受傷至就診時間1~6d,平均(2.17±0.35)d;Evan's骨折分型:Ⅰ型患者19例,Ⅱ型患者4例,Ⅲ型患者6例,Ⅳ型患者3例;基礎疾?。合导膊?2例、泌尿系疾病6例、心腦血管系疾病8例。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采取C臂X線機對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認真觀察其復位狀況,當復位效果滿意后,切開患者股骨大轉子尖近端的皮膚,作一個5厘米的切口,在外展肌部位進行鈍性分開。在大轉子頂點前進行開口,插入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的主釘,將導針鉆入股骨頸,在X線的透視下準確地確定導針的具體位置,使導診處于股骨頭的中央,打入近端的螺旋刀片,將尾帽擰緊,然后旋入遠端鎖釘。觀察組:采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保持健側臥位,在患者的髖關節(jié)后外側入路作一個長11厘米的切口,將皮膚切開,取出股骨頭。磨患者的髖臼軟骨至機體的關節(jié)面出現點狀的出血,安放內襯和臼杯,外展角40~45度,前傾角15~20度。采取髓腔銼進行擴髓處理,復位患者的殘留骨折塊,采取張力帶對粗隆間的骨折塊進行固定,然后沖洗髓腔。采取提前準備好的假體柄,將其插入髓腔,前傾角控制為大約10°~15°,然后安裝人工股骨頭。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的尿路感染、靜脈血栓栓塞和髖內翻發(fā)生率。
比較兩組的臥床時間、手術時間、術后引流量、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3]。
比較兩組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量表由8個維度組成: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總體健康、生理職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職能和社會功能,每個維度均為100分,分值越大生活質量越高[4]。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1兩組尿路感染、靜脈血栓栓塞和髖內翻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的尿路感染、靜脈血栓栓塞和髖內翻的總發(fā)生率(3.13%,1/32)明顯低于對照組(18.75%,6/32)(P<0.05),組間差異明顯,見表1。
表1 兩組尿路感染、靜脈血栓栓塞和髖內翻發(fā)生率對比[n(%)]
2.2兩組臥床時間、手術時間、術后引流量、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
兩組的術后引流量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的臥床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各數值均明顯小于對照組相應的數值(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臥床時間、手術時間、術后引流量、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
2.3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生活質量得分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差距很小,沒有顯著性(P>0.05),治療后,兩組的生活質量得分均表現出明顯在的增長(P<0.05),尤其是觀察組增長的程度較對照組更大,統(tǒng)計顯示具有差異性(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分)
股骨粗隆處于股骨頸和股骨干之間,大粗隆的位置比較表淺,極易被觸及,包括閉孔外肌、股方肌、臀中肌和閉孔內肌等肌肉附著點[5]。當出現股骨粗隆骨折后,容易發(fā)生分離移位、側方移位和扭轉移位。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股骨粗隆間骨折大約占55%,且多發(fā)于老年患者[6-7]。老年患者大多存在糖尿病、高血壓、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對手術的耐受性比較差。以往常規(guī)的內固定手術措施具有一定的缺點,比如復位的效果并不是很滿意、創(chuàng)傷大以及術后疼痛明顯等,容易引發(fā)釘板斷裂、松動、股骨頭切割以及髖內翻出現畸形等情況,不利于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8-10]。如何縮短臥床時間、提高髖關節(jié)的恢復進程以及降低手術帶來的損傷,成為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手術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11]。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術的優(yōu)點主要是髓內固定屬于微創(chuàng),只需要打開骨骼外側皮質,而不需要剝離患者的股外側肌,有助于保護外側壁以及保持肌肉的完整性,而且術后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也較良好;主釘由于承載了大部分的應力傳導,可以明顯降低外側壁的承重[12-14]。本研究發(fā)現,觀察組的尿路感染、靜脈血栓栓塞和髖內翻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髓內釘內固定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治療前,兩組的生活質量得分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差距很小,沒有顯著性(P>0.05),治療后,兩組的生活質量得分均表現出明顯在的增長(P<0.05),尤其是觀察組增長的程度較對照組更大,統(tǒng)計顯示具有差異性(P<0.05)。表明髓內釘內固定術有助于改善生活質量。觀察組的臥床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髓內釘內固定術能明顯減少患者在臥床、手術、骨折愈合以及住院的用時,另外術中出血量也較少。其原因為,髓內釘內固定術因其特有的解剖型設計,手術操作簡單,將主釘插入到患者的股骨近端髓腔時非常容易,進而可以更少的使用防旋釘,減少手術的耗時。
綜上所述,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取加壓髓內釘內固定術的臨床療效較佳,預后效果較好,患者恢復較快,發(fā)生不良并發(fā)癥較少,生活質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