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冰 章亞青
(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00)
高血壓是以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則長期的高血壓狀態(tài)會對血管內皮功能產生影響,誘發(fā)血管病變、高血壓腎病、眼底病變等諸多并發(fā)癥,目前被認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1]。在實際工作中,高血壓的知曉率、控制率及治療率均處于較低水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構成較大威脅。對于合并下肢骨折者,其因遭遇突發(fā)事件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并對血壓的控制產生影響,故還需加強積極的護理干預。無縫隙護理是一種一站式護理服務,強調以人為中心,并加強對社區(qū)、醫(yī)院、家庭的全方位服務,對患者提供連續(xù)、細致的護理,從而對疾病的治療及康復產生積極影響[2]。為進一步探究該護理模式應用于高血壓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本文將醫(yī)院將接收的92例患者納入研究,現報道如下。
將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壓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納入研究,均選自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將納入的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包括參照組、試驗組,各46例。納入標準:(1)符合原發(fā)性高血壓、下肢骨折相關診斷標準,并經X線、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3];(2)意識清晰,病情穩(wěn)定,可完成相關量表的填寫;(3)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1)伴高血壓急性并發(fā)癥者;(2)肺動脈高壓者;(3)合并嚴重的心、腎、肺等器官功能損害者;(4)伴感染性疾??;(5)骨折前伴肢體功能障礙者;(6)合并精神疾?。唬?)中途退出研究者。
1.2.1 參照組 常規(guī)護理服務。進行入院宣教,并以口頭為主的形式講解高血壓治療及護理的相關知識;每日監(jiān)測血壓,做好記錄,并注意患者病情變化;做好飲食、肢體活動及康復鍛煉方面的指導;出院時發(fā)放知識宣傳手冊,囑患者定期復查;出院后每月電話隨訪1次。護理周期為3個月。
1.2.2 試驗組 無縫隙護理服務,具體內容如下:
(1)成立護理團隊:由科室護士長、臨床經驗>5年的責任護士(5名)、康復醫(yī)師(1名)共同組成,參與無縫隙護理服務相關內容的學習,并進行全科室護士的培訓。
(2)醫(yī)院:①多樣化健康宣教:發(fā)放圖文并茂的高血壓防治宣傳手冊,播放高血壓康復鍛煉視頻,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高血壓的病因、危險因素、臨床表現、防治方法、飲食及活動、合并下肢骨折的康復鍛煉等知識,并注意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舉辦高血壓專題健康講座,由院內的專家授課,邀請患者及家屬參加,并設置一對一咨詢環(huán)節(jié),針對性解決患者的問題。②用藥指導:結合藥品說明書向患者介紹藥物的名稱、服用方法、劑量、時間及不良反應等,囑其服藥后續(xù)注意觀察自身的不良反應,有任何不適及時報告。③血壓監(jiān)測:遵醫(yī)囑為患者測量血壓,注意由同一護士、在患者同一體位、使用同一血壓、在同一時間、同一部位測量。關注患者的血壓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指導患者進行血壓測量的學習,向其介紹血壓計的原理、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等,確保其掌握自行測量血壓的方法。④生活指導:強調飲食、用藥、運動鍛煉、心理情緒對血壓的影響,促使患者意識到高血壓發(fā)病及血壓波動的危險因素。提倡低鹽、低脂飲食,多攝入新鮮的蔬菜及水果;堅持運動鍛煉,40-60min/次,3-4次/周;遵醫(yī)囑規(guī)律用藥,切勿自行減藥、停藥。⑤心理護理:告知患者情緒波動會誘發(fā)血壓的變化,應保持情緒穩(wěn)定。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情緒變化,對于出現負性情緒的患者,應使用專業(yè)量表進行評估,并分析原因,結合原因進行疏導。鼓勵患者采取聽音樂、看書、與他人溝通等方法調節(jié)自身的情緒,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3)社區(qū):醫(yī)院醫(yī)務人員與社區(qū)醫(yī)務人員建立聯系,由社區(qū)的醫(yī)生及護士每周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1次,隔2周進行家庭隨訪1次。隨訪時關注患者的血壓水平、心理情緒、康復鍛煉、飲食及用藥等情況,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進行合理的指導,同時需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對護理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
(4)家庭:社區(qū)護士創(chuàng)建患者主要照顧者微信交流群,加強隨訪管理。告知照顧者多給予患者生活及情感方面的支持,并加強對患者日常生活的督促。護理周期為3個月。
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并以護理前后負性情緒及血壓水平變化完成對護理服務效果的評價。(1)負性情緒:分別于護理前(首次就診時)、護理后(護理3個月后)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評估,有14個條目,每個條目0-4分,焦慮嚴重程度與分值成正比;并使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的抑郁情緒進行評估,有17個條目,每個條目0-3分,抑郁嚴重程度與分值成正比[4]。(2)血壓水平:分別于護理前、后測量患者的血壓,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使用的血壓計為水銀血壓計,測量體位為平臥位,測量部位為肱動脈。測量3次,取平均值。
以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骨折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組別例數(n)性別年齡(歲)男女參照組試驗組χ2/t值P值46 46 25(54.35)27(58.70)21(45.65)19(41.30)股骨頸骨折21(45.65)23(50.00)股骨干骨折16(34.78)12(26.09)0.177 0.674 61.53±6.81 61.25±6.67 0.199 0.843高血壓病程(年)9.51±2.41 9.17±2.25 0.699 0.486骨折類型脛腓骨骨折9(19.57)11(23.91)0.862 0.650
護理前,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HAMA、HAMD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降低程度大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s,分)
表2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s,分)
注:參照組護理前后比較,t HAMA評分=8.678,P=0.001,t HAMD評分=6.873,P=0.001;試驗組護理前后比較,t HAMA評分=19.495,P=0.001,t HAMD評分=16.740,P=0.001。
組別例數(n)HAMA評分 HAMD評分參照組試驗組t值P值46 46護理前29.37±3.15 29.08±3.04 0.449 0.654護理后24.02±2.75 18.14±2.29 11.144 0.001護理前28.15±3.11 28.61±3.24 0.695 0.489護理后23.97±2.71 19.04±2.13 9.701 0.001
護理前,兩組SBP、DB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SBP、DBP均較護理前降低,且降低程度大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3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s,mmHg)
注:參照組護理前后比較,t SBP=6.714,P=0.001,t DBP=5.845,P=0.001;試驗組護理前后比較,t SBP=13.097,P=0.001,t DBP=12.513,P=0.001。
組別例數(n)SBP DBP參照組試驗組t值P值46 46護理前158.62±14.79 157.98±14.13 0.212 0.832護理后138.44±14.03 121.46±12.57 6.114 0.001護理前101.26±10.79 101.39±10.85 0.058 0.954護理后89.14±9.02 76.65±7.88 7.073 0.001
高血壓的病程長,患者需長期服藥治療,而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用藥依從性差、情緒波動等因素均會對血壓的控制效果產生影響;合并下肢骨折者在接受臨床治療后需臥床休息,控制肢體活動,若護理不當,則易增加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關節(jié)僵硬等并發(fā)癥,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5]。因此,對于該類患者,在治療的同時做好積極的護理尤為重要。常規(guī)護理較為籠統(tǒng),缺乏對患者精神心理層面的關注,同時缺乏針對性,不符合現代護理的發(fā)展需求。隨著實踐的深入,臨床意識到全方位護理的重要性,強調對患者知識水平、飲食用藥、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的關注,以整體觀念出發(fā)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合理、高效的護理服務。
本研究對部分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結果顯示護理后,該組HAMA、HAMD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低于同時期的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該服務模式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無縫隙護理是以醫(yī)院、社區(qū)、家庭為一體的服務模式,以醫(yī)院為主導,以社區(qū)、家庭為點,并以提供技術指導為軸,通過全面的多樣化健康宣教、用藥指導、血壓監(jiān)測、生活指導、心理護理、定期隨訪與監(jiān)督等,使得護理更具整體性、人性化,可保證患者全面、有效地接收健康知識,并進行自我管理,取得顯著的護理效果[6-7]。在本研究中,多樣化的健康宣教可促進患者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有利于提升其認知水平,從而緩解知識缺乏所致的負性情緒;通過用藥指導、血壓監(jiān)測、生活指導等完成對患者病情的動態(tài)觀察,加深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配合護理工作,強化藥物治療效果;并通過合理的心理護理針對性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促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以宣泄,從而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本研究還發(fā)現護理后,無縫隙護理組SBP、DBP均較護理前降低,且低于同時期的參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前種護理服務模式有利于患者血壓的控制,促進病情的穩(wěn)定。通過一系列的護理,可從多個方面加強對患者的管理,并做好積極的監(jiān)督工作,有利于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各種危險因素的影響,在強化治療效果的同時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從而利于血壓的控制[8-9]。鑒于本研究為小樣本研究,同時護理隨訪的時間較短,故今后還需做進一步的完善,從更加深入的層次揭示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無縫隙護理可為患者提供連續(xù)、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加強多方面的管理,有利于負性情緒及血壓水平的控制,在高血壓合并下肢骨折的臨床護理中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