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業(yè)
“清靜必定勝過躁動”,不僅是對社會生活的深刻總結(jié),甚至在大自然中也能找到有力的佐證。荀子《勸學》有云:“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p>
“螾”是蚯蚓,“蟹”就是螃蟹,“跪”指螃蟹的腳,“螯”是螃蟹變形了的第一對腳,形狀有點像鉗子,用來取食和保衛(wèi)自己。
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也沒有強健的筋骨,是一種缺乏強力的軟體動物,但板結(jié)的土壤遇上了它也能變得松軟。這么軟綿綿的軟體動物靠什么生活呢?說來大家也許不信,它吃的是我們牙齒碰一下就發(fā)痛的沙土,飲的是地底下的黃泉。它憑什么如此厲害呢?我想也許是它有幸沒有我們?nèi)祟惸莾蓷l會走路的腿,也沒有我們那張會說話的嘴,所以不至于像我們那樣上上下下地跳,更不會像我們那樣四處大吹大擂地鬧。它成功的關(guān)鍵就是專一,而專一又來于它的恬靜。
《勸學》中說螃蟹有六只腳,其實螃蟹本來有八只腳,再加上前面兩個堅硬鋒利的螯。不過,這么多腳,這么硬的螯有什么用呢?它連自己棲身的洞穴也不會挖,一輩子都寄人籬下,擠在蛇或鱔魚的穴中混日子。螃蟹一輩子活得如此窩囊,就是它的那八條腿害了它,腿一方便就喜歡四處游逛,四處游逛就浮躁好動,難得靜下來,靜不下來又怎么能專心致志呢?
柔軟的蚯蚓之所以能勝過堅硬的螃蟹,全在于前者因靜而受益,后者因躁而吃虧。
看來“靜勝躁”是社會和自然界的共同規(guī)律。
適用主題:專心決不浮躁;以靜制動;甘于寂寞;堅守目標……
運用示例
淺熱鬧之歡娛,深清凈之思索。當今社會,似與“清凈”一詞相悖。娛樂化的環(huán)境使人們被“精彩”慣壞,沉迷于短暫的感官刺激,流于庸俗與膚淺,分散和掠奪了大量注意力。梁文道曾言:“浮躁是這個時代集體的病癥?!彼詷O是。人們在虛名浮利中迷失,在聲色犬馬中沉淪,早已丟掉那最珍貴的靜心與枯燥。揆諸當下,歲月冗長,久坐很難,我們更應(yīng)于心靈深處尋得清凈之意興?!魇≮M州市贛縣中學 田馨《熱鬧與清凈》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