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嶸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一門學問皆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昔有文惠君聽庖丁解牛之說悟養(yǎng)生之道,今日于考場端詳棋語,悟求學奧妙。在求藝的路途上,從來沒有空中樓閣的妙手,從天而降的妙手,妙手源于本手。求學何嘗不是如此。
大巧若拙,苦練本手,才能成就偉大的學問。楊振寧先生曾對弟子翟薈說,做科研要“寧拙勿巧”。一方面是說做科研不要投機取巧,必須誠實;更重要的是強調(diào)做學問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觀古今中西,成大業(yè)者,唯此途可行。昔有歐陽修馬上、枕上、廁上之勤,積累唐宋文人之首的學問,笨書生張薄七錄習書,終成明清時期大學問家,曾國藩天資薄弱,并不自棄,用最笨的詩書法:不看懂這一頁,絕不翻下一頁,不背完這一本,絕不睡覺,日日苦讀,將嘲笑者遠遠甩在身后。今有馬爾克斯在家國動蕩之中筆耕不綴,用自己經(jīng)歷的苦難承載他驚人的藝術才華,一部《百年孤獨》正是他避開喧囂、浮躁、迷茫,在孤獨中與一盞孤燈靜守,看似與世界脫節(jié),其實在方寸之間改變著世界。路遙的守拙寫作絕不取巧,直到燈枯油盡,百萬字煌煌巨著《平凡的世界》問世。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抓鐵有痕,踏石有印,我們才能從駁雜走向純粹,由膚淺走向深刻,從單薄走向厚重。尼采有云:“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省了一步,急功近利,都有可能滿盤皆輸,湖南插旗菜業(yè)有限公司在即將上市的前夕被315質(zhì)檢曝光,偷工減料、降低成本,最終導致功虧一簣。古人云:“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蔽ㄓ猩鹘K如始,走好每一個階段,方可鑄造功業(yè)。
這是一個追求速成的時代,諺語云:“巧干能捕雄獅,蠻干難捉蟋蟀?!毙星刹攀峭醯馈H欢镉斜灸?,事有終始,打好本手的基礎,才有資格談妙。小至民間技藝,賣油翁的經(jīng)驗是“無它,但手熟爾?!狈N樹郭橐駝也是終其一生,積累出“順木之天以至其性”的種樹經(jīng)驗,使它植者莫能如也。庖丁解完數(shù)千頭牛之后,才能目無全牛、游刃有余。大至超越蕓蕓眾生的頂尖成就、驚艷世界的功業(yè),皆源自于根本。冬奧會上,天才少女谷愛凌為自己的冬奧首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她的光環(huán)溢出了運動場館,世界熱議“谷愛凌是怎樣速成的?”
然而,追溯谷愛凌的成長軌跡,皆是凡人艱辛付出的足跡:苦練、受傷、擠時間如擠出海綿里的水……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因為熱愛,所以專注,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實現(xiàn)全面的成長,那就要有強大的時間管理能力。谷愛凌的經(jīng)驗皆是在凡人可以操控的范圍內(nèi),“1620”的驚世一躍,象征著厚積薄發(fā),水到渠成。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的身姿皆是一次次滑倒又點冰再起的執(zhí)著,“破記錄”不僅是運動速度的跨越,更是突破年齡、突破自我的意志磨礪,漫長緊守的積累沉淀。
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皆構(gòu)建于微末,認識世界的奧妙,然后把握好自我,詩與遠方盡在你我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