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文
隨著新課改深入實施,“雙減”政策的落地,遵循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成為了新的教育發(fā)展方向。運用體驗式教學則是有效途徑,體驗式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真實體驗中,激發(fā)學習動力,增強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就要積極運用體驗式教學,使學生在良好體驗中,激發(fā)寫作情感,從而有效提升寫作教學的效果。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模式僵化
雖然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得到了普及,但是當前許多教師觀念依舊僵化,教學模式也以灌輸式為主,直接將寫作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方式長期下來,學生的思維就會固化,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阻礙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學生缺乏寫作興趣
在初中語文學習中,相較于其他知識的學習,寫作學習具有較大難度,而且需要長期堅持和積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一旦不理想,就會產(chǎn)生退縮的情緒,不愿意學習寫作,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影響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初中語文寫作運用體驗式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學會凝練和升華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到生活當中,獲得真實的生活體驗,這樣學生在真實體驗中才會流露出真情實感,促進學生的寫作學習。
比如,在教授《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節(jié)作文課時,因為這節(jié)寫作課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而筆者恰巧又參與了關于“花園課堂”的主題教學,其主要內(nèi)容是教授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種植花草,為花花草草挖土、播種、澆水、施肥等。在寫作教學當中,創(chuàng)設一種生活化的寫作體驗情境,讓學生真實參與到花園課堂當中,每天為種植的植物施肥澆水,并讓學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真實情感記錄下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真實的生活和種植體驗,寫一篇富有感情的作文。因為有真實體驗,學生激發(fā)了寫作情感,所以都非常積極踴躍,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寫了出來,有效提升了寫作的效果。
(二)構(gòu)建自主表演情境,讓學生把握寫作脈絡
學生是寫作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構(gòu)建自主體驗情境,如表演情境等,讓學生在自主體驗和表演中,把握寫作脈絡。例如:教師在教授《學會記事》這節(jié)作文課時,就可以先構(gòu)建自主表演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開展表演,并將表演的內(nèi)容寫成一篇作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先為學生引出一個表演的情境,如“在上學的路上,恰好碰到了一個摔倒的老奶奶,這時候應當怎么辦”,提出這個情境后,教師要為學生劃分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自主構(gòu)思、排練,然后上臺表演。這時候?qū)W生就會調(diào)動自己的情感,思考如何安排表演,同時思考到底應不應該扶老奶奶。大部分學生的表演都是扶老奶奶,也有極少部分學生的表演是沒有扶老奶奶,這無關對錯,只是學生真實情感的一種流露。
當學生們表演完后,將這件事寫成一篇作文,詳細記錄下整個過程,并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出來。通過這種自主表演的方式,學生的寫作思維就被激發(fā)出來,在真實的體驗中,提升了寫作能力,寫出了理想的文章。
(三)營造讀寫結(jié)合情境,豐富學生讀寫的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二者相互促進,在作文教學中,用閱讀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回歸文本,讓學生在文本中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豐富寫作情感,以此來提升寫作水平。
比如,教師在教授《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首詩歌時,就可以在授課結(jié)束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以詩歌為依據(jù),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對文章進行改寫。改寫過程中,學生就會進一步深入到閱讀當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然后在此基礎上,合理構(gòu)思改寫詩歌。
體驗式教學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帶著情感積極投入寫作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開展體驗式教學,使學生在良好的體驗中,激發(fā)寫作情感,提升寫作水平,促進學生寫作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