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斗(1912年5月-2013年6月),水利水電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事業(yè)的主要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水利水電工程科研工作。在國內創(chuàng)建水工和水電學科,負責設計人民勝利渠進水閘、密云水庫、漁子溪水電站等。參加黃河和長江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工作,如葛洲壩、三門峽、丹江口、小浪底、二灘、三峽等工程,以及龍灘、溪落渡、小灣等水電站,解決了關鍵技術問題。參加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水資源戰(zhàn)略研究,并提出綜合報告。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獎項。
曾有一位耄耋老人,背像弓一樣曲駝,目光也不再清亮,但他的思維異常敏銳深邃,談起自己為之殫精竭慮奮斗一生的水利水電事業(yè),仍是滿懷眷戀,心存憂慮。他佝僂著身子,拿著一柄放大鏡,顫抖著手在電腦上用超大字體一字一句地敲擊著。他每天要閱讀大量資料,他關注水利水電建設,關注水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關注人民生活,關注高等教育和科技創(chuàng)新。他的血脈中跳動著一顆赤子之心,仿佛長江黃河鼓蕩著春潮,洶涌澎湃,奔流不息……他就是我國著名水利水電工程專家、教育家,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教授張光斗先生。多少年來,他承載著一顆智慧的心靈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
就是這樣一位為中國水利水電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兩院院士,在日理萬機之中還不忘關心《節(jié)水灌溉》期刊的發(fā)展,無數次親筆寫信給《節(jié)水灌溉》編輯部,一直感動和激勵著我們!
《節(jié)水灌溉》編輯部:
您們好!貴刊2004年第4 期發(fā)表孟春紅、夏軍同志的文章《“土壤水庫”儲水量的研究》,結語中“土壤水是地球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陸地上植被和作物所利用的水分主要是從土壤中直接吸取的。土壤水雖然不像地表水、地下水那樣集中分布,也不能由人工直接提取、運輸和作各種用途的運用,但是人們能夠通過間接的辦法利用它。任何形式的水必須轉化為土壤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從而使土壤水變成了人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土壤水的存蓄、補給、消耗、更新和平衡對農業(yè)、牧業(yè)、林業(yè)、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水資源平衡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笨梢娡寥浪闹匾?。我國旱耕地比水澆地多,農作物生長全靠土壤水,所以土壤水應是水資源的一部分。但我國評估水資源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不計土壤水,顯然是不全面的。所以土壤水蓄量的評估,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孟文的研究十分重要,希望早日評估出我國土壤水水資源量。
我國學者提出建設土壤水庫,是增加全國水資源的重要措施,要研究如何建設土壤水庫,如何增加蓄水量,進行研究。我不懂土壤水,但對水資源十分關心,所以讀孟文很受教益,提出以上認識。
此致
敬禮!
2004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