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艷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一種藝術,良好的溝通能夠迅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能夠更加和諧地處理人際關系。對于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而言,班主任是管理者,但是想要能夠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那么班主任就一定要重視應用溝通藝術開展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發(fā)展,其不僅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對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運用靈活的語言,將溝通藝術合理、有效地運用到管理工作中,以此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管理工作當中,進而大幅度提高班級管理效果。由此能夠看出,針對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十分重要。
二、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過程中,許多小學班主任都以命令的方式管理學生,強迫學生配合自己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這樣雖然也能夠完成工作,達到班級治理的效果,但是影響了師生之間的關系,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過于嚴苛,導致學生對班主任十分畏懼,無法和班主任敞開心扉地溝通,班主任師也無法充分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然而,如果班主任合理運用溝通藝術,便能夠提高與學生的溝通效率,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效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效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和教師友好相處。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生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階段。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性格特點。同時,班主任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進度,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自身的教育經驗,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培養(yǎng)方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定期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或者在班級中設置一個班級信箱,鼓勵學生積極與教師交流,參與班級活動。有效的溝通模式能夠促進學生良好成長,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體會到人文關懷,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意識修養(yǎng)。
三、溝通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不僅能夠讓班主任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也能夠讓學生了解班主任的教育目標和教育計劃,從而更好地配合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只有班主任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才能讓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從而更加快樂地學習知識。其次,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然后充分運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參與教育環(huán)節(jié),無須他人的強迫要求,使被動學習逐漸向主動學習轉變,不僅增強了班級凝聚力,還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再者,班主任要充分意識到自己在學生學習生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讓學生能夠具備正確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有效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四、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1、學會傾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溝通不僅是語言的藝術,還是情感的橋梁,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管理者,還是學生的朋友和伙伴。班主任想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學會聆聽,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并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認真主動聽取學生的意見。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在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過程中,班主任不應該打斷學生的話語,不要消磨學生的表達欲望,這樣不僅會打斷學生的思路,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這樣,不僅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會降低班級治理的質量。此外,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鼓勵學生都參與班級建設,多聽取學生的意見,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教師要定期開展班會,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觀賞學生的表達和演繹。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班主任不斷地學習和鉆研,不斷創(chuàng)新與學生溝通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釋放天性,展示自我。班主任通過班會也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改變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固有印象,讓班主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
2、互相理解,多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
在大多數情況下,班主任和學生都會受到傳統(tǒng)升學制度的影響,認為學習成績代表一切,代表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同時,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認為班主任在班級中的地位是最高的。這種錯誤的理念導致班主任和學生的地位逐漸失衡,失去了平等、和諧的交流空間。想要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班主任應該具備基本的溝通藝術,完全拋棄自己的高等地位和身份,以平等的地位和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只有交流的雙方處于平等的地位,學生才能夠互相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感受,教師所提出的教育意見和教育策略,才能夠更好地被學生接受。對學生在課堂中的一些小小舉動,班主任可以先弄清楚學生產生這些舉動的原因,再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千萬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阻止學生的舉動。對那些擁有課外學習愛好的學生,班主任首先應該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再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該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在上課時就應該專心聽講,在課后可以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溝通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加強關注自己的表達方式,班級管理要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尊重。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真正實現平等。如此學生才能更好地向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也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從自身做起,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對于學生成長過程中犯的錯誤要給予足夠的寬容,使學生能夠在認識并改正錯誤的基礎上實現心理健康發(fā)展,真正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為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卓慧珺.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4):89.
[2]黃金剛.小學班級管理如何做到“剛柔并濟”[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4):33.
[3]湯艷.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