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珍
四要素句式是指在一個寫人敘事的句子中,包含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這樣的句式被稱為基本句式是因為對其中的四要素內容加以補充,就能夠構成一個故事。四要素句式屬于第一學段表達訓練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習典范的表達,又要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四要素句式訓練,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典范句式時,要說完整的句子,把意思清楚地表達出來。當課文中出現(xiàn)四要素齊全的句子時,教師應該將這樣的句子列為學生學習的范例。當然,有時候課文中有省略的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將省略的部分補充出來,這也是學生學習四要素基本句式的一種方式。
如教學《鄧小平爺爺植樹》,課文開始是這樣表達的:“這一天,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在北京天壇公園植樹的人群里,83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格外引人注目?!边@個句子中包含了四要素,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從句子中提取四要素的內容:時間是“這一天”,地點是“北京天壇公園”,人物是鄧小平和植樹的人群,事情是植樹。接著,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按照一般順序可以安排的句子是“有一天,在天壇公園里,鄧小平和人們在植樹”;再讀讀課文中四要素出現(xiàn)的順序,最主要的人物是最后出現(xiàn)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突出主要人物。之后,教師再讓學生選擇校園活動,用四要素說句子,四要素的順序可以有變化,訓練學生靈活運用四要素句式。
根據(jù)課文的范例學習四要素句式,是學生學習句子表達訓練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要以大語文的視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經常開展語言實踐活動,說一說包含四要素的句子,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首先,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學習、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組織學生選擇用四要素的句子及時進行表達。如考試成績出來后,學生把試卷帶回家,教師要求學生用四要素句式向家長講述自己的考試情況,然后把句子寫在試卷上。又如,班上有突發(fā)事件,學生向教師報告,教師隨后要求大家用四要素句式把事情講述清楚,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其次,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開展四要素句式的教學工作,鼓勵學生在四要素句子表達中有自己不一樣的想法,擴大表達的范圍,由用句子表達走向用段落表達,使學生在四要素表達的基礎上走得更遠。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我的周末”為主題,用四要素句式進行介紹,比一比誰介紹得更具體,看一看誰介紹得更有意思。
對學生進行四要素句式訓練屬于語言表達訓練,具有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教師要轉變評價理念,改變評價方式和手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進步,借助教師評價的力量在四要素句式表達上再上一個臺階。
教師在評價時首先要注意分層評價,注意區(qū)別不同學情的學生。對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只要他們在寫話中能體現(xiàn)四要素,教師就要給予必要的肯定,鼓勵他們進步;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則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讓他們寫的句子更有特點,激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沖擊。其次,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進行評價。無論學習能力處在哪一層級的學生,只要他們在四要素句式表達上體現(xiàn)出一定的進步,教師都應積極肯定,提出新的發(fā)展目標,鼓勵他們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句子。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四要素句式訓練,能夠為學生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