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 鄒潔寧, 王瑞玲, 肖進蕾, 陳丹丹, 張慧
(武漢市武昌醫(yī)院婦產科,湖北省武漢市 430063)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多發(fā)于育齡期婦女,近年來其患病率逐年上升,PCOS影響患者生育功能,且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大大增加[1]。目前臨床主要以改變生活方式、減重和藥物治療PCOS為主。枸櫞酸氯米芬是促排卵一線用藥,但其對子宮內膜有抑制作用,因此臨床妊娠率相對較低[2]。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是由兩種糖蛋白組成的激素,可增加性腺激素分泌和排卵率,促進卵巢黃體形成并維持,以提高排卵和妊娠[3]。目前雖有不少關于枸櫞酸氯米芬和HCG治療PCOS的研究,但關于二者聯(lián)用后對抗繆勒氏管激素(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和排卵效果的探討較少,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PCOS患者100例,隨機等分為對照組(n=50)和聯(lián)合組(n=50)。對照組口服枸櫞酸氯米芬膠囊,聯(lián)合組在此基礎上增加HCG干預。對照組年齡(30.6±3.7)歲,病程(3.6±1.1)年,體質指數(shù)(26.58±2.74) kg/m2,小卵泡數(shù)量(13.8±2.1)個。聯(lián)合組年齡(31.2±3.5)歲,病程(3.7±1.2)年,體質指數(shù)(26.49±2.83) kg/m2,小卵泡數(shù)量(14.2±2.6)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經激素水平測定雄激素過高,超聲下卵巢局部增大,出現(xiàn)10個以上直徑2~9 mm的小卵泡;②符合PCOS診斷標準[4],有月經稀發(fā)、排卵稀發(fā)、多毛、不孕、肥胖等癥狀;③20~45歲,有生育要求;④生殖系統(tǒng)健康;⑤自愿參與本研究,治療依從性高。排除標準:①治療前90天內接受過激素治療;②血管異常性疾病或重要臟器疾病;③生殖器畸形或性腺發(fā)育不全;④伴侶不育;⑤資料不全或中途退出研究。
對照組給予枸櫞酸氯米芬膠囊(高特制藥公司,H20140688)治療,從月經第4天開始進入第1個周期,連續(xù)口服枸櫞酸氯米芬膠囊5天,50 mg/次,1次/日。在月經第12天檢查卵泡情況,若卵泡直徑<18 mm則繼續(xù)用藥,若>18 mm則停止用藥并在2天后觀察卵泡塌陷情況。第1個周期指導夫妻同房以提高妊娠率,若未受孕成功,則同方法開始第2個周期或者第3個周期,直至B超檢查排卵正常。
聯(lián)合組第1個周期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HCG(馬鞍山豐原制藥公司,H34023587)治療,當卵泡直徑>18 mm時肌肉注射5 000 U HCG,同時指導同房以提高妊娠率。若未受孕成功進入第2個周期,方法同對照組。若仍未受孕成功則進入第3個周期,口服枸櫞酸氯米芬膠囊3天,50 mg/次,1次/日,自第4日起肌注HCG 5 000 U,隔日肌注1次,直至B超顯示排卵正常。
記錄并比較治療周期中兩組排卵率、妊娠率、早孕流產率、優(yōu)勢卵泡數(shù)、治療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療效標準顯效:體溫呈雙相性,血HCG及B超提示妊娠,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有效:體溫呈雙相性,排卵和月經正常,臨床癥狀得到改善;無效: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無排卵或排卵不正常。顯效+有效為總有效。
于治療前、治療結束后檢測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xiàn)S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和AMH水平。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低速離心后取血清低溫保存?zhèn)溆谩J褂妹嘎?lián)免疫法檢測血清FSH、LH和AMH水平,使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E2、P水平,具體操作嚴格按試劑盒步驟進行。
于治療前、治療結束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和服糖后1~2 h靜脈血,檢測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xiàn)C-p)、葡萄糖水平,計算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insulin secretion index,HOMA-IS)、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
治療后聯(lián)合組排卵率、妊娠率、優(yōu)勢卵泡數(shù)和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早孕流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3例有輕度惡心、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聯(lián)合組4例有輕度惡心、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均對癥治療后治愈;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的比較(n=50)
治療后兩組AMH水平均降低,SHBG水平均升高,且聯(lián)合組AMH水平低于對照組,SHBG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表2)。
表2 兩組AMH、SHBG水平的比較(n=50)
治療后,兩組FINS、FC-p、HOMA-IR和血清LH、FSH不同程度降低,且聯(lián)合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HOMA-IS和E2、P不同程度升高,且聯(lián)合組高于對照組(P<0.05;表3)。
表3 兩組胰島素抵抗程度的比較(n=50)
PCOS是一種常見婦科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復雜,多認為與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雄激素增多、持續(xù)性無排卵有關,由于該疾病患者易發(fā)生子宮內膜單純和異常增生,嚴重者可發(fā)展為子宮內膜癌,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影響極大,因此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當前臨床需解決的重點及難點。枸櫞酸氯米芬是一線促排卵藥物,但治療過程中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的發(fā)生率較高,且長期用藥會對視力產生影響[5]。HCG由α和β二聚體糖蛋白組成,有助于持續(xù)分泌雌激素和黃體酮,使胎盤生長成熟,治療PCOS時可促進卵泡破裂排出,療效顯著[6]。
AMH由卵泡顆粒細胞分泌,具有抑制卵泡生長、防止卵泡消耗過快和卵巢儲備的作用,且AMH通過AMH II型受體參與始基卵泡的生長、發(fā)育和抑制卵泡募集[7]。由于早期竇卵泡數(shù)可用于預測生育潛能,而AMH水平能反映出早期募集的卵泡數(shù),因此AMH可用于檢測卵巢功能,并在近年來得到廣泛認可。本研究中,治療前兩組AMH水平明顯升高,這是因為AMH水平與卵泡數(shù)量呈正相關,由于PCOS患者卵巢中存在過量的生長期卵泡,卵巢儲備豐富,故其AMH水平較高[8]。本研究聯(lián)合組治療后AMH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提示其卵泡數(shù)量較少,卵巢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HCG是由人體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產生的一種糖蛋白,相比其他化學藥物更加安全有效,其對AMH的作用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HCG影響卵巢功能有關[9]。
PCOS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使患者氧化應激激活,促進氧自由基生成,過量生成的氧自由基會造成卵泡細胞損傷和卵巢功能破壞[10]。本研究患者治療后,聯(lián)合組HOMA-IS、SHBG高于對照組,F(xiàn)INS、FC-p、HOMA-IR低于對照組,說明聯(lián)合組HCG治療更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抵抗程度。HCG可與促甲狀腺激素結合,增強甲狀腺活性和胰島素敏感性[11],因此聯(lián)合組胰島素抵抗程度降低。本研究中,聯(lián)合組治療后LH、FSH水平低于對照組,E2、P高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用藥有助于調節(jié)患者雌孕激素,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分析原因在于HCG可通過刺激黃體,使E2和黃體酮持續(xù)分泌,并使月經黃體刺激后增大成為妊娠黃體,輔助妊娠,且能有效促進排卵,促使卵泡發(fā)育、成熟,并將體內多余的雄激素芳香化轉化為雌激素,刺激P形成[12],因此增加HCG干預有助于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綜上,枸櫞酸氯米芬聯(lián)合HCG治療PCOS可促進患者排卵,提高妊娠率,降低血清AMH,調節(jié)機體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具有臨床應用價值。但如果使用劑量過大,可能會導致卵巢過度刺激征,故臨床應用時應注意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