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潔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當下5G網絡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提出了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希望對構建安全穩(wěn)定的網絡環(huán)境帶來一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5G網絡 安全問題 防護措施
1.5G技術的特點
5G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是最新一代數字蜂窩網絡,是4G、3G和2G系統(tǒng)后的新一代移動通訊技術。近年來,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5G)已經成為通信業(yè)和學術界探討的熱點,人類和會對移動數據需求的爆炸式增長使得新一代5G系統(tǒng)的額研發(fā)勢在必行。未來5G網絡的應用開啟了萬物互聯網的新時代:遠程醫(yī)療、無人駕駛、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農業(yè)、智能制造以及由5G網絡互聯的智慧城市等等,如果說“4G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5G改變了人類的社會”。5G時代帶來的是網絡傳輸高速率、廣域物聯大容量、低時延高可靠,也帶來了新形勢下網絡安全的新變化,同樣也面臨著新的個人隱私數據保護新問題。基于這種情況,探尋如何在5G下做好個人隱私及數據保護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2.5G網絡存在的安全問題
我國當前正處于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5G網絡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迅速崛起,為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網絡安全問題,對健康和諧的網絡環(huán)境帶來了消極影響。
隨著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的全面實施和5G技術商用化的高速發(fā)展,陸續(xù)出現了形式多樣的數字化產業(yè)。隨著社會生產力和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5G網絡和信息安全面臨重大挑戰(zhàn)。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5G技術不僅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還要為公眾搭建一個穩(wěn)定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因此,對5G網絡安全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對滿足社會進步與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充分保障公民的個人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2.1容易導致信息泄露
4G時代最大的問題當數個人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個人數據、隱私等泄露問題一直貫穿著4G時代的始終。相對于4G技術來講,5G網絡的傳輸的速度更快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拓展,更多地應用于生活的信息化與智能化,個人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也隨之增強,用戶會與大量的其他用戶進行訪問鏈接,連接的數量越多,安全風險就越大,導致用戶個人的隱私和數據更容易被盜取。例如,在通過5G網絡進行線上支付時會采用人臉識別功能、還有一些線上會議直播、大數據云存儲等新技術,這些功能的實現都建立在使用個人隱私信息的基礎上。例如,要求用戶在“刷臉支付”設置中提供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電話號碼等信息。然而,這些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的安全防護措施并不是無懈可擊,增加了個人信息泄露的幾率。
2.2網絡攻擊風險較高
網絡攻擊一直伴隨網絡的發(fā)展而存在,顯而易見,5G網絡是一種高速、便捷的網絡系統(tǒng)。對于龐大而復雜的5G通信網絡系統(tǒng)來講,安全隱患在所難免,可能受到各方面的網絡攻擊,對系統(tǒng)造成安全威脅。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所承載的信息也越來越多,會產生更多的網絡安全隱患和漏洞,且很難全面修補,使5G網絡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例如,根據預測2025年我國將有740億個物聯網連接設備,而這些設備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將成為網絡黑客攻擊5G網絡的重要切口。
2.3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
智能化的生活方式需要全新的基礎設施來支持,但目前存在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欠缺的問題。例如,目前5G設備廠商的產品形態(tài)不足,空間分布、輔助天線的生產能力和標準尚在研發(fā)中,網絡建設規(guī)劃仍缺乏針對不同場景應用需求的靈活性。5G網絡的重要特征是促進人、機、物之間的有效連接,物聯網是5G網絡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場景,具有低時延、廣連接的特點,這種大規(guī)模且充滿復雜性的部署對網絡安全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然而網絡基礎設施并不完善,甚至在具體操作中出現了無法訪問的現象。
3.5G網絡安全的防護措施
目前,我國仍然處于5G通信技術的初級發(fā)展階段。我們只有在面對網絡威脅時,不斷轉變觀念,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做好充分的防護,才能在網絡中立于不敗之地。
3.1加大安全技術的研發(fā)力度
多場景5G應用對網絡帶寬、網絡延時、信息傳輸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相應的埋下了更多的安全隱患。為了在網絡安全防護上取得成功,就必須加大對5G安全核心技術的研發(fā)力度。對此,應在新的5G網絡框架中納入網絡切片技術,網絡切片應在不同區(qū)域之間實現有效協(xié)調,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需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以更好的滿足不同場景、不同層次的安全需求。人工智能是當今最熱門的研究課題,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在推理能力、識別功能、數據分析、智能統(tǒng)計等方面的優(yōu)勢,將其運用在信息安全領域?,F階段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發(fā)展中取得了顯著成就,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有效檢測系統(tǒng)中的安全漏洞和惡意軟件的入侵等,并創(chuàng)建網絡“防火墻”。通過將人工智能應用于5G網絡防御系統(tǒng)中,可以大大提高系統(tǒng)的防御能力,增強網絡環(huán)境的安全性,打造智能、優(yōu)質、安全的網絡空間。雖然5G技術在能源、交通等非密領域的應用很多,但是在涉密領域的應用還幾乎是空白,需要加強5G無線加密技術的研發(fā)力度,盡快完成5G無線加密技術的研發(fā)并投入使用。5G無線加密技術研發(fā)成功后,5G技術才能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和航海等諸多涉密領域,5G技術才能在全社會廣泛使用,發(fā)揮出5G技術的巨大價值。
3.2加強對個人隱私的技術保護
5G網絡輕松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萬物互聯狀態(tài)使用戶遭受的網絡攻擊比傳統(tǒng)網絡攻擊更大更頻繁。因此,需要采取更多的方法來保護個人隱私:移動運行商可以采取基于混合云的處理方法,在本地存儲與處理敏感性較高的數據,在公有云中存儲與處理敏感性較低的數據;在5G移動網絡環(huán)境下,終端安全離不開云端協(xié)同防御體系的構建,這就需要在終端方面立足于硬件、軟件以及系統(tǒng)幾個層面來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方法;不斷完善云體系來制定出更加靈活、快速的保護措施。我們只有對已存在的網絡安全問題高度重視、提高警惕,及時了解新的安全問題,兼并融合地綜合使用多種技術手段,制定周密、合理、科學的應對策略,才能更好地在5G時代保護個人隱私。
3.3提高公眾隱私保護意識
提高用戶的信息安全意識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內容。增強用戶的安全意識和預防技能,是保護網絡安全的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首先應在上網過程中提高網絡安全意識,樹立科學的網絡安全觀念。據調查顯示,個人信息泄露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用戶在瀏覽互聯網時,不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信息,從而導致網絡安全風險。例如,用戶在公共場所使用無線網絡進行網上購物、網上銀行轉賬等行為,在登錄個人賬號的過程中,個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從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公共場合進行賬號密碼或者轉賬等操作時,應重視個人隱私,與人群保持相應的距離,防止敏感信息被窺探。其次,應增強對保密信息和驗證信息的保護,必要時采取密碼技術進行加密處理。例如,在安裝一些系統(tǒng)軟件后,要定期進行設備健康檢查,盡量不下載或安裝來源不明的軟件,對個人設備上的數據和信息要進行及時備份,對于存在安全風險的網站要堅決抵制,不在網絡上分享個人的隱私信息。最后,學習網絡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充分認識到在網絡環(huán)境中個人應履行的權利和義務,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技能。例如,在注冊和登錄網站時,要注意網站上的信息泄露問題;在使用移動設備時,應從正規(guī)渠道進行軟件的下載與安裝;了解常見的網絡詐騙陷阱,遠離各種不安全的信用貸款及網絡投資等,提升用戶的信息安全防護意識。
3.4完善5G基礎設施建設
5G技術目前在社區(qū)服務、生物醫(yī)療、物流運輸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能,5G網絡基礎設施也成為產業(yè)轉型、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消費形式的重要渠道,在產業(yè)投資、拉動內需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市場競爭力。例如,國內的各大手機生產商先后推出了5G手機以及5G網絡等相關服務,各大通信集團及相關企業(yè)聯合開通了5G通用基站,并率先在中國進行5G網絡切片技術的實施試驗,首先利用5G人工智能技術和視頻技術的有機融合,開發(fā)一些具體的應用和產品原型。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無疑將加快我國智能化生活方式的建設,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5G網絡速率快、寬帶大、時延低、容量大的優(yōu)勢將及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但同時5G時代個人隱私及數據保護等方面也面臨著網絡安全方面的問題。5G技術是把雙刃劍,我們既要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特點,也要真正做好安全防范,加強對網絡系統(tǒng)的管理,樹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共建和諧高效的網絡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一個攻擊者進不去、非授權者信息拿不到、竊密信息看不懂、系統(tǒng)信息改不了、系統(tǒng)工作癱不成、攻擊行為賴不掉的理想的網絡安全狀態(tài),實現全民共享5G成果帶來的便捷生活。
參考文獻:
[1]張雄,張海春,劉政林.V2G網絡的安全和隱私問題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