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黃河交通學院 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我國經濟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互聯(lián)網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使用,國家在此背景下制定了“互聯(lián)網+”戰(zhàn)略行動計劃。“互聯(lián)網+”在各行各業(yè)都有著一定的發(fā)展與應用,實現(xiàn)了融合。隨著我國教育行業(yè)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落實,越來越多教育者開始注重“互聯(lián)網+”與教育教學的有機融合。
“互聯(lián)網+”推動了我國教育混合學習的進一步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就是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能夠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滿足學生各式各樣的學習需求,實現(xiàn)在線學習與面對面學習。汽車理論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應用了線上問題式教學法與線下講授式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法。線上問題式教學法指的是在線上平臺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自學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且對學生業(yè)余時間的占用量比較大,對師資力量的要求也更高。而線下講授式教學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其特點就是學生積極性較差,但教學的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強,且對教學條件要求較低。
汽車理論是車輛類學科學生與運輸類學科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課程,其涉及到了大量的理論與公式,其概念較為抽象與復雜。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的過程中積極性普遍較差,教學效果還有待優(yōu)化。僅僅使用線上教學開展汽車理論的教學往往教學效果較差,學生雖然有著較高的積極性,但是因為這門課程難度較大,因此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達標率不理想。而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缺乏較好的靈活性,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就更難以保證教學的效果了。
汽車理論是一門從多個角度入手,對汽車使用性能進行分析,幫助汽車養(yǎng)護、改裝、設計提供理論依據的一門課程,其涉及到了大量數學建模、評價指標、力學分析、影響因素等內容。汽車理論教學有以下幾個要求,首先要要求學生必須能夠掌握汽車理論中的基礎知識,其涉及到了流體力學、高等數學、理論力學等,還涉及到了內燃機的原理、汽車的構造等。只有在確保學生的理論基礎能夠達標,才能推進后續(xù)的教學。其次,對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新的要求。因為汽車理論涉及到的性能評價、參數設計、因素分析、模型建立等都需要用到數學與力學推導,如果學生缺乏想象力或者教師教學手段無法講解清楚的話,就會大大影響教學效果。最后,汽車理論是一門關聯(lián)性非常強的課程,其與汽車的內燃機原理、汽車的構造、汽車的設計與應用有所聯(lián)系,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其他課程聯(lián)系起來,一起開展授課。學生在學習與考試的過程中,也要進行科目與科目之間的聯(lián)動,提升教學效果。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國的教育行業(yè)也受到了“互聯(lián)網+”這一背景的沖擊,教師在這個背景下,所要扮演的角色也就變得更加豐富與多樣化。教師在以往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可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推廣與發(fā)展,對教師的策劃能力與組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與策劃者。而學生現(xiàn)階段也不僅僅扮演知識的接受者,在新時期,要求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成為一個交流者與參與者。汽車理論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必須意識到“互聯(lián)網+”這一背景下的教學特征,更好的組織與策劃課程,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網絡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學生可以利用網絡獲取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xiàn)學習的有效預習與復習。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的與學生交流和互動。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的開拓教學環(huán)境,是教學環(huán)境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能夠進一步延伸,與時代的發(fā)展相適應。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常采用的是集中式教學方式進行學習,這就意味教學時間也是比較集中的,集中化教學時間教師在教室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學習系統(tǒng)性知識與連貫性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個性化教學,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喜好、發(fā)展需求學習重點知識、難點知識、易混點知識、個性化知識。這樣子能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有效性,使教學效果有效提升。
“互聯(lián)網+”為教育行業(yè)帶來最為顯著的好處就是教育資源變得日益豐富?!盎ヂ?lián)網+”的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不僅推進了教學資源的集約化,還實現(xiàn)了教學成本的有效降低。隨著電子教學的越來越豐富,資源已經從數字化趨勢朝著數據化趨勢發(fā)展與改變。
如果想要提升汽車理論的教學效果,滿足新時期汽車理論教學的要求,我們就必須重視“互聯(lián)網+”這一背景。因此我們要探究“互聯(lián)網+”背景下汽車理論混合教學模式。即推進線上問題教學法與線下講授式教學法的有機融合,實現(xiàn)讓學生掌握汽車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多方位目標。
在汽車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利用課外的碎片時間,利用線上資源預習汽車理論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其包括了汽車理論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學習方法、研究方法、教學內容等。在此基礎上,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學習,即在課堂教學前設置問題,再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剖析問題,在課后通過解答與講解問題,實現(xiàn)有效復習。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對重點、難點、易混點進行學習,使學習的質量與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線上問題式教學法利用網絡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教師而言,其教學準備與設計的要求也相對更高。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上,一方面是問題設計的合理性,要求教師在課程開始前,設置一個引導性較強的問題。通過這個問題指導學生學習的方向,幫助學生學習。另一方面上要準備好相應的線上資源,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自己去尋找學習資源,自己也應該準備相應的線上資源。以檢驗學生自學效果的資源為例,教師可以利用雨課堂等平臺提前準備相應的題目檢查學生自學效果。而在課程的拓展與延伸方面,教師可以提供小視頻、圖像、文章等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歷。
在混合教學模式下,教師仍要將線下講授式教學法作為教學的中心,利用線上問題式教學法引出學生學習興趣后,切忌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講解教材,降低學生的積極性。要將理論與實際切合,開展拋磚引玉式的教學,在課堂上模擬汽車理論的相關場景,引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在汽車理論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汽車的實際應用場景進行思考,使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
在線上問題式教學法與線下講授式教學法混合教學模式下,汽車理論教學更要注重個性化與精準化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可能無法對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深入學習。教師要利用“互聯(lián)網+”這一背景搭建師生交流互動平臺,引導學生向喜愛的方向學習與發(fā)展。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觀察與評價,實現(xiàn)個性化與精準化教學。
就汽車理論這門課程而言,教師應該先從資源建設的角度入手,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拓展與應用。就教學資源而言,其并不需要多么高端,教師要能夠做到利用屏幕錄制、視頻拍攝與編輯等操作,完成微課的錄制與編輯即可推進線上問題式教學法的教學。而隨著各類教學APP 的成熟,如騰訊課堂、雨課堂等,教師的資源建設成本也變得更低。因此,在開展汽車理論教學時,教師要注重資源的建設,確保線上能夠保證知識的有效講解,為學生留夠充分的學習時間,讓學生線下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好的基礎。就汽車理論的教學而言,以前更多的是講座式灌輸,學生的參與無關緊要?,F(xiàn)階段,課前我們可以以線上驅動型教學的形式,向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必須通過查閱資料、聽講座、實地調查的方式才能完成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顯著高于傳統(tǒng)式講授法。課堂上教師的任務量也可以得到減輕,只針對重點與難點進行講解,與同學們共同解決問題即可。線下老師要結合線上教學情況,通過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將同學們學到的知識加以利用,推進師生見面的過程中能夠完成更高的教學目標。而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組織汽車理論相關的文化活動,如宣講、發(fā)言活動等,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分享自己在線上所學到的知識,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汽車理論的學習中去。推進課前自我學習、課中集中研討、課后復習鞏固模式的建立?;旌鲜浇虒W模式下,線上與線下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進行評估,教師要做好反饋工作,線上可以通過小程序、小測試的形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估,提升學習的針對性。線下則可以通過考試、測驗等方式進行評估,確保學生學習過程的可靠性。
本文主要探究了互聯(lián)網+背景下,汽車理論的教學要求,分析了現(xiàn)階段“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教學特征,在此基礎上探究了汽車理論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期望能夠推進我國汽車理論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