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OBE和混合式教學是近年來新興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費時低效”,且培養(yǎng)出的人才并不適應社會需求,難以適應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鑒于此,該文引入OBE這一全新理念,并在教學中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將網絡資源與傳統(tǒng)課堂兩者的優(yōu)勢相結合,不僅提升了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同時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也得到提高,對提升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英語 OBE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3.1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6(a)-0000-00
Study on Blended Learn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English Based on OBE Concept
LI Xue
(Liaoyang Branch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oyangLiaoning Province111013China)
Abstract: OBE and blended learning are new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time consuming and inefficient”, and the cultivated talents don’t measure up to the standards of socials demands. In view of this, a new concept called OBE is introduced and meanwhile blended learning is used in class,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resources with those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It turns out that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OBE, blended learning not on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ut also improves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to use English.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OB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learning
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趨深入,社會急需既能熟練使用英語又能掌握專業(yè)知識的應用型人才。然而,眾多高校畢業(yè)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較差,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F階段大學英語作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技能的重要課程,其“費時低效”的教學模式依舊飽受詬病,目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課程改革的步伐。且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學習方式(E-learning)輔助課堂教學,如微課、慕課等網絡教學技術應運而生。但是,僅有網絡端的教學或單獨使用傳統(tǒng)課堂教授模式都無法達到預期目標。2018年,教育部提出要推動課堂教學革命,積極推廣混合式教學,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該文從地方性本科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以OBE的理念為指導,探索適合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達到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1 理論內涵
1.1 OBE教學理念的內涵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由美國學者斯派迪(Spady)于1981年提出,意指“基于成果的”“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該理念一改以往教學模式中強調輸入而不強調輸出的灌輸屬性,而重視教學模式的研究屬性,以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為目標來做教學設計和實施。因為其觀點契合社會對人才的現實需求,一經提出備受推崇。在該理念下,教育者首先需要構想學生應達到的能力,然后對課程設計、教學設計和評估方式做相應組織來確保其能力目標的實現。這種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設定成果導向的方式使英語學習者獲得成功,最終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1]。這就要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用更加基于專業(yè)成果的方式組織課程教學。同時,OBE教學理念下的學生能夠更好地貼合社會和行業(yè)需求。
1.2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關于混合式教學概念,國內外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視角進行了界定。有國外專家及學者研究了數字化學習(e-learning)理論體系,發(fā)現用數字化學習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不現實的。史密斯·J與艾略特·馬西埃通過研究E-learning(網絡化或數字化學習)的優(yōu)勢,利用純技術環(huán)境與傳統(tǒng)學習(face to face)相結合,于2002年正式提出混合式教學法(Blended Learning)這一概念,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混合式教學,學生可以在線上和線下與教師交流,提出疑惑,也可以自主學習英語知識,檢測學習效果,英語學習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變得更加靈活、方便,給學生帶來了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旌鲜浇虒W既發(fā)揮了教師在引導、啟發(fā)、教學監(jiān)控中的主導作用,提高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 以成果導向為理念,構建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
2.1構建基于移動網絡平臺的互動式自主學習環(huán)境
近年來,移動網絡已經延伸至人們生活和學習的各個領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無線學習時代。但學生在移動網絡中自主學習時,可能會對眾多網絡資源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有效地為己所用。我們通過對科學合理的信息技術和移動網絡學習平臺的搭建,為學生構建互動式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如學生借助隨行課堂、雨課堂、詞達人、i學等移動網絡學習平臺進行閱讀、口語、詞匯、聽力等方面的學習,教師可在后臺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予以幫助,進行在線答疑,調整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3]?;谝苿泳W絡平臺的自主學習是一種不需要固定時間和空間的學習模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開展“無線英語學習”和“微英語學習”,為其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
2.2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我們采用的混合式教學就是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讓學生課前在線上了解本課的重難點,提前預習,在課堂教學前利用WELearn(隨行課堂)進行在線自主學習,并進行學習效果的自主測試。教師通過后臺查看學情數據的方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進度,并敦促還未預習的學生,同時了解學生的知識難點。在線下課堂,教師以提問或者測驗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4]?;贠BE的教育理念,設置適合學生能力的任務型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吸收和消化,達到教學所要求的效果。課后,教師利用雨課堂、i學,詞達人、隨行課堂等網絡平臺模塊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包括口語、聽力等強化練習,讓學生借助網絡平臺進行課后自主學習。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課后還可借助網絡平臺模塊進行自主拓展學習[5]。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知識,激發(fā)了學習潛能,培養(yǎng)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3構建評價反饋機制持續(xù)改進教學
OBE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旌鲜浇虒W模式借助了計算機技術手段,有強大的后臺數據庫支持,對學生的學習時間、任務完成程度等能夠進行準確客觀地記錄。教師通過平臺提供的大量數據獲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率等方面的反饋,通過反饋教師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知識的薄弱點,以此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動態(tài)調整,提高教學效果。
2.4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課程評價方式
傳統(tǒng)的課程評價體系通常利用筆試這種最直接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成果,并以此判斷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旌鲜浇虒W模式的考核是多元的,我們采取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評價主要考查學生對于課程的參與情況,將課前預習、在線自主學習、教學過程中的課堂討論、學生互評等課堂記錄等作為形成性評價的重要依據,同時與階段性測試、終結考試等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通過多維度、綜合性的考核方式來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6]。
3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效果
3.1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混合式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實現了線上(課前、課后階段)、線下(課中階段)的有機融合,學生提前在網絡教學平臺預習,教師在網絡平臺的學情數據中已了解到學生對于相關知識掌握的難點和薄弱點,在線下課堂只需要對學生不懂的共性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彌補課前學習不足之處,這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贠BE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線下課堂完成適合其能力的任務型活動,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7]?;旌鲜浇虒W模式通過融合資源、環(huán)境、教育學的混合資源,將其與傳統(tǒng)課堂優(yōu)勢相結合,充分利用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2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其學習潛能
混合式教學的線上學習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需求,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地點,突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多地思考,能主動發(fā)現問題,學生的學習潛力被最大化地挖掘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學習效率。同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無需教師耳提面命也會主動學習,有效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習的潛能。
3.3完善課程評價體系,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效果
我國大學英語課程評價方式過多地依賴于終結性評價,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他們的日常學習行為表現。即便有些學校將形成性評價納入評價體系,但僅僅是通過作業(yè)或者課堂的表現給出評價,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該研究的形成性評價是基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持續(xù)觀察、記錄、反思而做出的發(fā)展性評價。通過網絡平臺的學習記錄、課堂活動的參與度、學生自評、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成性評價模式,來客觀評價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8]。因此,該研究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來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綜合性的考核,進一步完善了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使之能夠更加準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效果。
4 ?結語
在OBE 教育理念指導下,在本科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網絡資源與傳統(tǒng)課堂優(yōu)勢兩者相結合的一種嘗試,取其長處,去其短處。教師在彈性的時間框架內就可實現教學目標,并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去實踐和豐富教學,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和英語教學效率。在OBE理念指導下的學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期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潛能。在 OBE 教育理念指導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的學生,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培養(yǎng)的學生有了更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全符合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充分應用會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連穎.基于移動App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7(11):79-80.
[2] 李志瑩.基于OBE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21,42(33):128-129.
[3] 張志敏.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2021(10):181-183.
[4] 王博佳.基于建構主義的英語辯論混合式教學范式[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21(1):84-92.
[5] 汪露.基于跨文化視角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評《大學英語教學的跨文化交際視角研究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J].中國高??萍?,2021(10):109.
[6] 楊志瓊.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課堂教學變得的困境與突破[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21(3):66-71.
[7] 周帆.信息化技術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生態(tài)模式構建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0(5):58-60.
[8] 曾湘寧.論如何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大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J].當代教育實踐
與教學研究,2017(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