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虬
摘 要:中國聲樂作品《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是耳熟能詳的作品,眾多女高音歌唱家有多種演繹方式頗受歡迎。女高音與管風琴合作在中國聲樂作品領域不多見,以《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為例進行探討。
關鍵詞:女高音;管風琴;中國聲樂作品
注:本文系2020—2021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科研與創(chuàng)作項目(一般項目)“女高音與管風琴對話——《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的詮釋研究”(2020KYC001)研究成果之一。
在中國,人聲與管風琴合作相關實踐類的音樂會為數不多,中國聲樂作品與管風琴的合作極少出現,有關這一方面的文獻也很少?!豆茱L琴的早期歷史與工作原理簡述》《論巴洛克時期德國管風琴的形制及音栓音色特點》《鄭秋楓的聲樂套曲〈祖國四季〉的演唱探析》《金鐵霖聲樂教學法》等文獻,給筆者所要研究的項目以啟發(fā)。
通過網絡,搜到以下兩個關于女高音與管風琴合作的消息:一是在“天籟之合·歌聲與管風琴的美麗邂逅——李歌獨唱音樂會”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歌與俄羅斯管風琴演奏大師丹尼爾·澤拉塔斯基,于2018年9月27日在武漢琴臺音樂廳合作,作品包括巴洛克時期的歌劇詠嘆調、意大利歌曲,可能有中國作品,但未見作品名及演出視頻;二是荷蘭籍華裔女高音歌唱家楊絲琪與管風琴演奏家Anton Doorenheim于2018年11月24日下午在荷蘭鹿特丹市中心大教堂舉行音樂會,演唱曲目中有中國作品《燕子》,管風琴僅用一種音栓色彩貫穿到底。
改革開放初期,詞作家瞿琮、作曲家鄭秋楓一起經歷四季,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進行采風,由此聲樂組曲《祖國四季》問世。秋季,他們來到新疆帕米爾高原,當地的音樂與民風感染著藝術家們,《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就此誕生。這首作品帶有塔吉克民族音樂元素的獨特魅力,吸引許多歌唱家嘗試演繹。
一、四位著名女歌唱家演繹版本的分析與比較
(一)鄧韻的演繹版本及特點
首唱者——鄧韻,女歌唱家。她音域非常寬廣,演繹女高或女中音的作品,均游刃有余。筆者在中學階段曾欣賞過她演繹的唱片——聲樂組曲《祖國四季》交響樂伴奏的版本,當時就被震撼到了。最近,再次欣賞到該組曲,回想當時,記憶猶新。
有幸查找到65歲歌唱家鄧韻再唱《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的視頻,鋼琴伴奏版。在視頻中,雖然她僅唱了一段,但依舊如此令人動情。這一版本的演唱,更突出了她女中音的色彩。
這首作品在創(chuàng)作之初是為鄧韻老師的嗓音特點量身打造的,無論是高音區(qū)還是中低音區(qū)都有很飽滿的聲音。特別是由著名指揮家袁方執(zhí)棒的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伴奏的版本更是令人沉醉,歌唱家風華正茂,音色圓潤高亢,無懈可擊。在兩個演繹版本中,歌唱家都十分嚴謹,完全按照原譜演唱?!皼]有生活體驗,便唱不出作品中的情感”是鄧韻的直觀體驗。
因演繹的時期不同,《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的歌詞內容也稍稍有了些變化,以下是當前常用的歌詞版本:
引子部分歌詞:云雀,唱著歌在天上飛,帕米爾啊,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
第一段歌詞:云雀唱著歌在天上飛,帕米爾啊,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牧場青青牛羊肥,青稞飄香惹人醉??ɡK,清泉水;月亮湖,紅玫瑰。鷹笛聲聲吹,駿馬草上飛。啊,彈起熱瓦普唱起歌,豐收的日子多甜美!
第二段歌詞:十五的月亮這般明媚,帕米爾啊,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巍巍的冰峰閃銀輝,寂靜的山谷晚風吹。塔合曼,明月朗;雪松林,情人會。水是幸福酒,山是白玉杯。啊,帕米爾秋色無限美,怎不叫我的心陶醉!
這一版本的歌詞向人們展現了帕米爾高原的秋季風景怡人,萬物復蘇,奇峰靜谷,牛肥馬壯,農牧豐收,人們歡慶的景象,也投射出當今中國的崛起,表現出大國的風范。
在鄧韻首唱的錄音中,第二段歌詞與當今常用版本有所不同,原詞為:十五的月亮這般明媚,帕米爾啊,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巍巍的群山閃銀輝,寂靜的山谷晚風吹。塔合曼,聯防哨;冰大版,巡邏隊。人民保衛(wèi)著你的山和水。啊,帕米爾家鄉(xiāng)無限美,我永遠為你陶醉!
這一版本的歌詞是筆者聽錄音摘錄的,唱出了帕米爾高原巍峨的氣勢,唱出了邊防戰(zhàn)士的不畏艱險,也唱出了中國人民保衛(wèi)祖國大好河山的愿望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改革開放初期,萬事待興,我們的祖國還處于貧弱的狀態(tài),國際形勢也不樂觀,需要防范他國的侵略,因此,這版歌詞表達了人民保衛(wèi)祖國的決心。
(二)鄭詠的演繹版本及特點
鄭詠,女高音歌唱家。她音域寬廣,華美、清脆的嗓音和端莊大氣的舞臺形象,展現出她非凡的藝術成就和風采。
她演繹的版本由交響樂隊伴奏,其中,在作品《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的第75小節(jié)的尾奏處開始,添加演唱五拍小字二組的g,緊接一拍小字二組的g,再加八拍的High C延長結束,發(fā)揮了她甜美的高音,將作品推向最高潮。
在鄭詠演繹的視頻中,第二段歌詞與首唱版、當今常用版本均略有不同,其演唱的是:十五的月亮這般明媚,帕米爾啊,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巍巍的冰峰閃銀輝,寂靜的山谷晚風吹。塔合曼,聯防哨;冰大版,巡邏隊。千里邊防線筑起鐵堡壘。啊,帕米爾秋色無限美,我永遠為你陶醉!
這一版本的歌詞與首唱版有兩大不同:一是將首唱版中的“群山”改為“冰峰”,亮出了帕米爾高原的奇觀——公格爾峰和慕士塔格峰(慕士塔格峰是帕米爾高原上的“冰山之父”);二是將“人民保衛(wèi)著你的山和水”改為“千里邊防線筑起鐵堡壘”,不僅唱出邊防戰(zhàn)士的不畏艱險,并且顯現祖國的強大不可侵犯。在鄭詠演唱該曲的這一發(fā)展階段,我們的祖國正蒸蒸日上,部分人民的生活已得到改善,但還有許多貧困戶有待脫貧,我們的科學建設還有待發(fā)展,面對千變萬化的國際風云,還需“筑起鐵堡壘”。
(三)吳碧霞的演繹版本及特點
吳碧霞,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集中國民族和西洋美聲唱法于一身的歌唱家。她的演唱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有著純凈、甜美、靈巧的嗓音特點。
她演繹的《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鋼琴伴奏),歌詞部分采用當今常用的版本,發(fā)揮了歌唱家的特長:采用中國民族唱法為主的表現方式,在引子部分巧妙地在“飛”字上添加一些裝飾音,表現出云雀振翅的感覺;在最后高潮“陶醉”的“陶”字增添了一點加花;最后用花腔技巧以跳音的方式與尾奏的主旋律同步結束,像云雀在歡唱,與引子歌詞“云雀……”相呼應。
(四)迪里拜爾的演繹版本及特點
迪里拜爾,維吾爾族,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演繹《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時,身穿一襲紅裙,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新疆人特有的魅力,在演繹這首作品的韻味方面,得天獨厚。2020年1月17日,她再度演繹這首作品。兩次演繹,均由交響樂隊伴奏,歌詞部分采用當今常用的版本。在演唱這首作品時,她的自豪感、親切感是與眾不同的,加上載歌載舞,雖動作幅度不大,但這滲入血液里的民族氣質,令觀眾熱血沸騰。她雖然擅長花腔技巧,但一直尊重原譜,不隨意改變旋律。唯獨發(fā)現,當她演唱到第59小節(jié)“熱瓦普”時,“熱”字占用了前兩個音,“瓦”字落在第三個音上,強調了“熱瓦”兩字,“普”字落在最后那個音上,輕輕帶過,與原譜不同。
以上四位歌唱家,除了鄧韻之外,筆者均領略過現場演出,實際上,現場的演唱效果都比視頻效果要好。每一位歌唱家都有各自的長處,在演繹這首作品時都發(fā)揮了各自的特點,值得聲樂愛好者們借鑒與學習。
二、女高音與管風琴對《秋——帕米爾,
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的詮釋
2019年11月23日,筆者與管風琴演奏家段穎在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了“女高音與管風琴對話”音樂會(浙江音樂學院科研-表演交流推廣項目項目成果,筆者是項目負責人,項目序號:2019YB017)。這場音樂會由筆者與管風琴演奏家段穎兼任導聆的工作,以拉近觀眾對管風琴及演繹作品的距離。作品涉及巴赫(Bach,1685—1750年)、古諾(Gounod,1818—1893年)、弗蘭克(Franck,1822—1890年)、福雷(Faure,1845—1924年)、莉莉·布朗熱(Lili Boulanger,1893—1918年)等多位歐洲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其中,還包括《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這首中國聲樂作品。
(一)筆者自身的嗓音特點及演唱處理
筆者屬于抒情女高音,嗓音相對寬厚,換聲點在小字二組的f,需抓出這段音區(qū)及以上的部分引起注意。這首歌對于筆者來說,在發(fā)聲上的難點主要有:“帕米爾啊”這幾個字的旋律,連續(xù)在小字二組的g上進行,這需要穩(wěn)定的氣息,且要加強張力;第54小節(jié)至57小節(jié)的“啊”字,是個小高潮,需要很強的氣息流動與支持;第66小節(jié)至第71小節(jié),要發(fā)揮“陶醉”的地方,需在長音處以漸強為處理,達到陶醉的感受;第68小節(jié)的小音符需要唱得清晰;在第46小節(jié)發(fā)揮中低聲區(qū)的旋律,需要把握住高位置去發(fā)揮,以達到演唱中各聲區(qū)的統一。
這首作品在演唱處理上,主要尊重原作曲家、作詞家的常用版本,因作為最后一首演唱的作品,在尾奏的第75小節(jié)的第七拍上唱小字二組g,最后兩小節(jié)唱HighC演唱九拍,稍做了翻高,達到了音樂會的高潮。
(二)管風琴的音栓音色設計與討論
在前面提到的歌唱家的演繹版本中,與交響樂團合作,呈現出的立體音響效果,更能吸引觀眾。
筆者根據所查的資料,了解到管風琴這一古老的大型鍵盤樂器,由眾多音管、音栓、鍵盤、軌桿機、風箱、琴箱組成,所產生的音效可與交響樂媲美。針對作品的伴奏部分,筆者與管風琴演奏家段穎討論有關管風琴音栓的音色選擇,以營造音樂氛圍。
筆者是管風琴的門外漢,但對作品本身有許多想象。于是將設想告知管風琴演奏領域的專家。在前奏部分,第1小節(jié)至第4小節(jié)希望營造遼闊的戈壁灘的空間感,第5小節(jié)至第8小節(jié)則想要能感知帕米爾高原山谷里的回響,第9小節(jié)至第12小節(jié)要表現云雀的歡唱。
2019年11月21日,段穎運用白天的時間調音栓,接近傍晚時分,才開始合作。筆者與段穎在二十年前曾以鋼琴合作過多次,相互之間非常默契,而對于管風琴的合作還屬首次,特別是要演唱許多外國作品。以往鋼琴伴奏的聲樂譜子是三行,而此次管風琴伴奏的譜子則成了四行,最下面一行是需腳鍵盤演奏的譜子。
7/8拍的主題部分,節(jié)奏充滿動感,希望模仿交響樂隊熱鬧的合奏音效。問題來了,在主題前面的前奏如果光用管風琴演奏,好像出不來動感的效果。于是決定加入手鼓,并且由筆者演奏。
演出當天,臨時出現了一點意外,沒有機會走臺。特別是在演奏《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這首作品時,還沒有加入手鼓合作過。
針對管風琴音栓的具體操作情況,管風琴演奏者段穎在微信中的回復是:引子之前的前奏部分(第1—8小節(jié))選擇簧管音色的音栓,來模擬西域喇叭的音色,營造戈壁灘的氛圍。引子之前的前奏部分2(第9—12小節(jié))的高音部分,選擇哨管音色的音栓,如同短笛的聲音,描繪初春時節(jié)小鳥啼鳴的感覺,聲音由遠至近。同時,低音聲部,即腳鍵盤部分運用和聲,作為鋪墊,用的是低音的木管音栓。管風琴與雙排鍵相比,雙排鍵雖然也有類似的音栓,但音色上還是不同的。因為管風琴是物理作用,因風在管子里通過產生音效,雙排鍵則是電子聲卡產生靠電子音箱發(fā)出的聲音,沒有管風琴自然。主旋律部分運用的是旋律性較強的基礎音栓和其他的一些音栓的組合。
最后的演出基本達到了我們預想的音效。由于沒有預先加入手鼓配合過,發(fā)現在主題部分前奏的第一拍處,正需要換音栓,作為演唱者的筆者就在此處直接敲擊了,剎那間,感覺沒有合作上,后面很快就配合上了。雖然可能由于音樂會達到了高潮,觀眾并沒有注意到此處,但不得不說,這個鼓點還是需要設計的,留待下次演出時完善。另外,由于筆者非專業(yè)鼓手,近距離觀眾席的觀眾能較為明顯地感受到鼓點,二樓后排觀眾則聽不到鼓點,只能通過看演唱者的律動來感受音樂的氣氛,這一點也有待改進。
三、結語
以《秋——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這首中國作品為例,嘗試女高音與管風琴合作達到預想的效果。筆者從中總結出以下三點經驗與看法,以拋磚引玉:第一,創(chuàng)新采用女高音與管風琴演繹中國作品,為中國音樂走出去,在世界音樂舞臺傳播中國聲音邁出堅實的一步;第二,采用演唱和導聆相結合的形式,能夠為聽眾的有效接受、深度審美體驗奠定基礎;第三,融歌舞樂為一體的表演方式,能夠改變傳統只注重聽覺審美而帶來的審美疲勞,滿足當代人們多樣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胡喬木.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2]段穎.管風琴的早期歷史與工作原理簡述[J].藝術教育,2011(6):100-101.
[3]段穎.論巴洛克時期德國管風琴的形制及音栓音色特點[J].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5):79-82.
[4]彭玲.鄭秋楓的聲樂套曲《祖國四季》的演唱探析[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
浙江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