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梁
有時看一幅畫,能看上大半天。
可以是畢加索的《夢》,從他簡單而又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里,可以去想象一個在夢境與現(xiàn)實中的少女,給予賞畫人更多聯(lián)想的思維空間。也可以是法國畫家馬奈晚年的代表作《福利·貝熱爾的吧臺》(又名《女神游樂廳的吧臺》),這幅油畫刻畫了巴黎喧囂和豪華的生活一角。畫中一位金發(fā)女郎站在吧臺的后面,身著花邊的緊身上衣,兩只手撐在臺面上,面目表情看起來有些疲勞和麻木,也許是應(yīng)酬太多顧客的原因。女郎的身后是一面大鏡子,似乎把酒吧里的一切盡收其中,琳瑯滿目的各色酒瓶,燈火輝煌里的滿座賓朋……
達·芬奇的名畫是必看的,如果說世界上的微笑存在神秘奇韻的話,那就當(dāng)屬《蒙娜麗莎》了。畫中人優(yōu)雅的坐姿,微妙的笑容,在山水幽深的背景襯托下,人物內(nèi)心的豐富感情,與大方美麗的外表巧妙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莫測撩人的千古一笑。
不過,還是喜歡國畫的含蓄和留白。尤其是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名作:山澗亂石之中,傾瀉一道急流,幾只蝌蚪搖擺著小尾巴順流而下,活靈活現(xiàn)地游蕩在溪水里,它們只顧天真地玩耍,卻忘了早已遠離了自己的媽媽,仿佛隔畫已聽到了青蛙媽媽焦急的呼喚聲。畫里沒有一只青蛙,卻讓蛙聲連成一片,絕妙之筆,讓人嘆服??v觀古今,國畫的留白則更顯得靈動飄逸,也更能給人奇思遐想的空間。這也許就是古人的智慧,把有意的空白之處留給觀者,在不言之處寫意,于無聲處里與畫共情。
齊白石的另一作品《柳?!罚嬅嬷辛鴹l后面的煙波彌漫,又像晴空一碧里的水波蕩漾,讓人聯(lián)想,這聯(lián)想帶出的意境充實著畫面的形象,作品與欣賞者之間產(chǎn)生的共鳴,使內(nèi)在的、生命的、含蓄的意境之美油然而生,畫里有聲,畫外有畫。留白,是空白,是作者有意而為留下的空白,而空白則是沒有,是虛無。恰到好處的留白,在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
古人說,凡事留不盡之意則機圓,凡物留不盡之意則用裕,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凡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凡才留不盡之意則神滿。由此可見古人對留白藝術(shù)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