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石琦 謝燕
派出所名稱: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順慶區(qū)分局將軍路派出所。
建所時間:1966年。
轄區(qū)概況:轄區(qū)面積11.87平方公里,實有人口11余萬人,實有單位1925家、從業(yè)人員11725人,實有房屋37090套。
警力配備:現(xiàn)有民警20人、輔警 28人。
榮譽:被四川省公安廳、南充市公安局命名為“最強黨支部”,榮立集體三等功、 集體二等功多次。
歷史的縱深,鑄就了他的光榮與夢想。他就是深植紅色根脈的共和國首任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大將故居地派出所——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順慶區(qū)分局將軍路派出所。
時代的維度,記錄著他的堅守與跋涉。將軍路派出所成立以來,不斷攻克 “共治、共建、共融、共享”的難題,一份“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chuàng)建的“將軍路答卷”,鐫刻當下,更是寄望未來。現(xiàn)如今,將軍路派出所已成為南充市派出所高質量發(fā)展成效的“新地標”。
一脈傳承? 楓經霜而紅
紅色,是將軍路派出所的基因底色、立警本色、使命成色。
“群眾路線這一條我們也是不能忘記的。這就是要把公安工作變成全國人民的事情?!薄芭沙鏊窬ぷ髯龅煤貌缓?,就看壞人怕不怕你們,好人愛不愛你們,民警同群眾是不是打成一片?!绷_瑞卿部長關于公安工作的諄諄教誨,鐫刻在將軍路派出所的墻上,跨越時空,輝映時代,指引方向。
將軍路派出所始終堅守紅色根脈,培育忠誠警隊。推行“紅色陣地固根脈”。建成“根、旗、路”主題展館,將紅色教育和局史、所史教育作為全體民警的“必修課”,在傳承“將軍精神”中匯聚前行力量。實行“紅色傳承鑄忠誠”。以“黨課達人”“青藍傳人”“工匠能人”三大特色黨建為載體,采取“支部鋪路、骨干引路、民警上路”的培養(yǎng)模式,形成了薪火相傳的發(fā)展經緯和傳承脈絡。用“紅色工程聚動能”。在黨員中開展“黨支部聚光、黨小組發(fā)光、黨員閃光”等主題黨建活動,在隊伍中形成了舉旗定向的“燈塔”效應。
大將故里,紅色之源,根脈所系。走得再久再遠,這根脈,永遠輸送著精神之鈣。
一心解鎖? 巧化阻為路
小小一層板,天大一道坎。雞毛蒜皮的小糾紛,時時都在上演。
美雅小區(qū)的茍婆婆和文婆婆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卻因為生活瑣事吵了12年,也生分了12年。潑污水、貼小字報、指桑罵槐……如此種種,積怨撕裂了人心,形成了跨不過的一道坎。12年來,歷任所長和社區(qū)民警都是執(zhí)著的“說和人”,一絲一縷修補裂痕,從不言放棄。2021年8月,經過駐所調解員陳秀珍的“小陳說和”調解室反復運用“講法評理+真情感化”的化解法,終于打通了雙方心中最后的“堵點”。
派出所發(fā)揮“法治+德治”的杠桿作用,建立“小陳說和”工作室,采取專職調解員常駐調解、司法志愿者協(xié)助調解的方式,實現(xiàn)風險不累積、矛盾不上交。
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中,派出所大力發(fā)揮調解工作的作用:堅持首接排查,源頭調。落實糾紛類警情首接責任制,處警即調解、調解能滿意。2020年以來,當場調解糾紛465起。依托“1+2+N”警務工作機制,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累計排查化解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經濟糾紛、勞資糾紛、家庭糾紛772起。創(chuàng)新社會聯(lián)動,多元調。實施社區(qū)民警+司法調解員+網格員+人民調解員“四員聯(lián)動”,推動街道辦事處建立矛盾糾紛、醫(yī)患糾紛、交通事故、婚戀家庭、工傷事故“五大調解中心”,提升多元調解實效。2020年以來,多元參與調解占派出所調處總數(shù)的48.6%。打造精品團隊,專業(yè)調。精心打造“小陳說和”調解工作品牌,組建由公益律師、社區(qū)干部、網格員、小區(qū)業(yè)主等70余人組成的人民調解員隊伍,形成了“老大難”糾紛的攻堅陣地。三年來,該工作室調解各類糾紛149起,調解成功率達100%,調解滿意率達100%。
民警和調解員甘當“拔刺者”和“解鎖人”,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化解在先、化解在基層。三年來,無一例“民轉刑”“刑轉命”案件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發(fā)生。
一抓到底? 民因治得安
“我電瓶車丟了,原本沒抱任何希望,沒想到民警這么快就破了案,真是意外!”2021年7月5日上午,李先生接到將軍路派出所返還被盜物品通知時,不禁嘖嘖贊嘆。
群眾看公安,首先看破案。民生小案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派出所始終堅持以破大案的決心盯住民生小案,做到快偵、快破、快追贓。落實“智慧+實兵”,全時空設防。依托“天網工程”,不斷完善各類智慧感知源,構建起“重點區(qū)域全分布、交通要道全覆蓋”的防控體系。組建“清源紅袖標”“濱江護跑隊”“紅翼救援隊”等群防群治隊伍11支,成為警情社情的“千里眼”和“順風耳”。2021年以來,通過防控體系成功處置各類警情146起,破獲現(xiàn)行案件16件,抓獲嫌疑人27人。推行“專班+聯(lián)辦”,全天候流轉。組建“小案快破”專班,采取24小時工作制,針對各類小案件的不同特點和困難程度,分類明確辦理流程和辦結時限。2021年以來,派出所辦結各類小案件31件,為群眾挽回損失17萬余元,接報行政案件數(shù)同比下降25%,查處行政案件數(shù)同比增長21%。堅持“群發(fā)+面授”,全范圍覆蓋。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頻發(fā)高發(fā)的實際,派出所創(chuàng)新宣傳防范模式,民警進入小區(qū)業(yè)主群、校園家長群、企業(yè)職工群,構建宣傳防范微信塔群,其中“小警石琦”雙微工作號覆蓋群眾3萬多人。線下開展反詐課堂近100場,結合典型案例,講解常見詐騙手段,引導居民下載使用“全民反詐”APP,開展網上、網下全方位反詐宣傳,將流量紅利變現(xiàn)為平安紅利。
一葉關情? 心因愛至暖
龍吟路社區(qū),有樓有院有巷,有市井人情,有煙火風景。
這是民警岳俊明耕耘了19年的“責任田”,也是他守護了19年的家園。89歲的涂婆婆,自從相依為命的老伴去世后,逢人便說:“小岳比咱親兒子還親?!?020年10月的一天,涂婆婆神色異常地把岳俊明叫到家中,顫顫巍巍地從箱子底下摸出一個定期存折,鄭重地交到他手中。老人流著淚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對我好,我只相信你。我老了,我的后事就托付給你了?!币晃焕先藢ι鐓^(qū)民警托付余生,這何止是群眾對民警的信任,更像是母親對兒子的深情!
在群眾眼中,將軍路派出所的民警,是迷途孩子的慈父,是孤寡老人的孝子,是困難群眾的親人。他們將“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圓小夢、惠小利”作為滿足群眾需求的落腳點,開辟更精準、更高效的服務路徑。推行“民警幫辦”新模式。堅持服務群眾“零距離”,發(fā)布“民警幫辦”公示,公布轄區(qū)民警信息和可以幫辦的事項,對符合代辦的公安業(yè)務,實行社區(qū)民警捎帶辦理、限時送達,對行動不便、獨居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2021年以來,共提供幫辦服務153人次。打造“前端通辦”新平臺。推行“互聯(lián)網+”服務,官方公眾號開通流動人口登記申報、戶政業(yè)務預約辦理、線索反饋及舉報投訴等業(yè)務,讓“數(shù)據(jù)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將戶籍、出入境、交管等業(yè)務融匯至社區(qū)警務室,讓群眾享受“家門口”的服務。營造“心愿領辦”新場景。聯(lián)合街道、社區(qū)、學校,分片組織召開“陽光問政”壩壩會,開展“微心愿”發(fā)布認領活動,對群眾呼聲高、急難愁盼問題逐一歸納整理,建立“百姓心愿檔案”,分批分期解決問題。2021年以來,共搜集“微心愿”32件,完成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
大將精神生生不息,人民情懷雋永悠長。將軍路派出所正不負將軍意,勇立潮頭踏歌行,砥礪前行繪“楓景”,奮力書寫黨和人民滿意的平安答卷。A9A62B8A-0F04-4FB1-AF4C-B2B899D707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