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國
[摘 要]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不僅要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使學生掌握基礎的體育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全民強身健體做好教育基礎。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出發(fā),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熱愛運動,從而提升身體素質。
[關鍵詞]體育運動;運動習慣;小學階段
對于學生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要意識到這不是短時間能夠實現的。要有序加以引導,強化學生的思想認知,才能夠真正將習慣培養(yǎng)起來,使學生真正熱愛運動。教師需要先引導學生了解養(yǎng)成體育運動習慣的意義,并根據養(yǎng)成習慣的意義制定培養(yǎng)策略,同時,根據策略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體育運動的習慣。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思想教育、習慣培養(yǎng)和運動練習等多方面來展開引導,既讓學生有積極的運動興趣,又有主動運動的意識,以多樣的方式進行運動鍛煉,從而提升個人身體素質,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重要性
首先,在小學階段就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的習慣。小學階段是習慣形成的起始階段,學生的可塑性強,愛好廣泛,對未知事物和未知領域的好奇心較強,所以可以多嘗試、多選擇,找到自己熱愛并適合的運動項目,在長期堅持下,會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個人品質。其次,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會提供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的練習與實踐機會,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這有利于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另外,在當前的大環(huán)境下,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為了提升全民的幸福感,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全民運動也是國家建設的重要任務。要在各個階段強化人們的體育意識,普及全民運動,在小學階段就要有效落實,讓學生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二、影響學生運動習慣的因素
(一)學校教育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
這里的不重視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學的低效開展上。一方面,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規(guī)劃不到位,只注重學生的體育練習效果,忽略學生體育練習的過程,為文化知識的教學讓位。另一方面,硬件設施的準備不到位。小學階段的體育項目多種多樣,不同種類的體育運動需要不同的設施和場地,如果準備不充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會大打折扣,影響體育練習的效果和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
(二)教師教學工作做得不充分
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一項個人習慣,如果沒有強大的意志力和興趣支撐,就需要有人進行積極的引領和指導,所以,教師的個人影響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既需要制定長遠的習慣培養(yǎng)計劃,又需要組織學生學習多樣的體育運動項目,能夠有序練習,進而進行教學指導,讓學生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另外,有些教師教學示范不規(guī)范,體育教學效果也會不好,教師應不斷提高。
(三)學生個人體育練習的態(tài)度不端正
雖然說學生愛跑愛跳,但是真正要去學習一項運動時,也會產生較為被動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教師的教學指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有些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惰性較強,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加以注意,重視思想教育,以激勵學生多多運動,多多練習,強化習慣的養(yǎng)成。
(四)家校溝通不到位
學校教育中科目較多,每一門學科的學習時間相對較少,所以,體育運動的開展不只需要在校內和在課堂上開展,還需要利用課下的時間來補充,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十分重要。如果家校溝通不到位,學生在課后多運動會被有些家長認為是在逃避學習,所以教師要和家長溝通,讓家長發(fā)揮家庭環(huán)境的積極影響作用,督促學生做好運動練習,強化習慣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有效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提升運動主動性
小學生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很有熱情,如果喜歡某一事情,勝負欲較強,也愿意克服困難。所以,要想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讓學生建立運動的意識,應將其作為一種興趣愛好,讓學生有主動的選擇性和積極性。例如,在介紹某一體育運動時,可以先組織一些游戲活動,以勝負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對于跑步而言,學生一般都不喜歡單純進行跑步練習,這一運動形式上較為枯燥,又非??疾閷W生的個人綜合體質,所以,可以展開一定的比拼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勝利的渴望。另外,對于學生體育愛好的培養(yǎng),教師不僅要從學校教育出發(fā),而且要做好家校溝通。體育鍛煉是全民的事情,不只是學生需要進行一定的體育運動,每個人都要通過鍛煉來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最好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可以一起運動,可以多與家長一起練習,增加運動樂趣。作為家長,要支持孩子的練習,盡可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或是提供一些練習的設備,與孩子一起運動,強化體育運動的意識,養(yǎng)成熱愛運動的個人習慣。
(二)科普體育鍛煉的基本常識,使學生建立運動意識
思想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對于體育運動而言也是這樣,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為什么如此重要,如何做才能夠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而不能讓學生只是一味進行練習。要科普體育鍛煉的基本常識,強化學生的運動意識。例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學習是為了自己,運動也是為了自己。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重視體育運動,這不僅能夠讓身體靈活起來,而且能提高個人素質,保持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在運動的過程中,學生要正確進行練習,才能收獲良好的練習效果。在提升學生思想認知的基礎上,對學生運動主動性的激發(fā)也會更有效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聽指揮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制力
教師可以根據體育教學內容設計體育游戲,并向學生詳細講述體育游戲的規(guī)則,同時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規(guī)則。這不但能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而且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的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自制力的目的。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排成縱隊”時,可以先將學生分成五至六人一組。然后宣布:“接下來進行‘一二三木頭人’游戲?!毕驅W生說明游戲規(guī)則,之后在游戲過程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聽指揮的習慣,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制力。
(四)培養(yǎng)觀察思考的習慣,提升學生運動水平
教師在教學生體育動作時,可以先示范,讓學生觀察后進行模仿,同時可以讓學生對所模仿的動作進行思考,這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從而增強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學“立正和稍息”這兩個動作時,可以先向學生展示“立正”的動作,并讓學生在觀察后模仿。在學生模仿時,可以檢查學生的模仿成果,并指正學生。當學生做出正確的動作時,要提出表揚,并鼓勵其他學生繼續(xù)努力。教師根據學生的動作、努力以及進步等方面對學生提出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
(五)培養(yǎng)合作競爭的習慣,提升學生運動熱情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讓學生以合作競爭的方式開展活動,這樣能夠使學生了解合作競爭的價值,并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競爭的趣味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合作競爭的習慣,并提升學生對運動的熱情。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跳繩時,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喜歡跳繩嗎?會跳繩嗎?能不能向大家示范跳繩?”學生展示后,可以根據學生的展示過程了解學生的跳繩能力。接著,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到四人一組,并在每一組中安排一名會跳繩的學生。學生分好組后,可以讓學生按照小組進行站位。之后,向學生展示基礎的跳繩動作,并讓學生進行模仿。同時,向學生講述與跳繩有關的趣事或知識。在學生對跳繩有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讓學生按照小組進行練習,同時需要觀察小組的練習情況。當遇到學生不積極練習時,可以對其說:“接下來會進行小組間的跳繩比賽,我覺得你所在的小組可以奪得前三名?!碑斢龅叫〗M成員不合作,學生獨自練習時,可以說:“后面會進行小組跳繩比賽,每一位小組成員的跳繩成績都決定了小組的排名。我覺得如果你們幾位合作練習,肯定能奪得前三名?!睂W生練習完畢,向學生說明比賽規(guī)則,為學生安排小組比賽順序,并開展小組比賽。
總之,通過以上策略培養(yǎng)學生,可以提升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和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的習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耿秀秀.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習慣[J].智力,2020,(16).
[2]馬璐璐.小學體育培養(yǎng)學生終身運動意識的有效方法[J].智力,2020,(14).
[3]董嬋嬋.小學低段學生良好體育運動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18,(84).
[4]邵淵.小學體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運動習慣[J].考試周刊,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