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璇
摘要:“雙減”政策不斷強調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方式。初中生物教師如何在課堂中建設高質量教學體系,確保我們的孩子在校內學足學好就顯得至關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初中生物教學面對的問題和“雙減”政策中與初中生物教學相切合的內容,并針對這些內容探討出適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推進“雙減”工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 生物教學 “雙減”工作 教學策略
近些年,教師們不斷學習關于“雙減”和“五項管理”的一些政策。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政策對于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提高教師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好的政策需要扎實的落實,對于如何落實這項政策,本文探討了一些落實辦法。
一、以生為本,創(chuàng)設高效健康的生物課堂
通讀整篇“雙減”政策,政策里多次提到課堂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方式等詞,由此不難看出,政策希望教師能夠建設高質量教學體系,確保我們的孩子在校內學足學好[1]。生物課一周有兩節(jié),一節(jié)有四十分鐘,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感受生物之美,掌握生物知識,杜絕“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就需要我們在集體備課中下足功夫。
首先每一次集體備課都應該設立一個主備人,在活動前都要精心準備,分析教材,介紹重難點,教學方法,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等。再集合組內力量,對課堂上用到的課件、教學設計進行多次打磨。對課堂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進行預設,讓每一個問題有效且能引導學生,杜絕重復啰嗦的無效問題。組織組內教師互相聽課、評課,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形成“主備人初備→小組共備→集體評議→改進教案→實踐探討→反思提煉→不斷完善”連動式備課、上課模式,實現(xiàn)教師教學的最優(yōu)化,使學生享受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過程。
初中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強,渴望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集體備課時,教師可以針對課堂內容,貯備不同活動來豐富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分析其所蘊含的生物學知識,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2]。針對“雙減”政策中不斷強調的作業(yè)問題,生物作業(yè)的形式可以是具有探究性和實踐性的。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生物”和“對終生發(fā)展有用的生物”,提高學生生物知識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二、以學定教,通過形式多樣的實驗豐富課堂
眾所周知,生物學是基于實驗的科學。這次“雙減”工作中也提到教師演示實驗100%,學生分組實驗應達到95%以上。通過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往往比較喜歡上實驗課,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對每一個實驗,教師都應預先操作一遍或多遍,通過試做,會發(fā)現(xiàn)實驗中的一些問題,才能更好指導學生實驗要細致、周到,從而提高實驗效果。有些比較復雜的實驗,教師可事先在生物社團中培養(yǎng)一批生物實驗的骨干,然后讓這些骨干作為分組實驗的“小老師”去帶動組內同學的積極性。教師巡視指導,確保安全性和有序性,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的問題。使學生在實驗中人人操作,個個動手,手腦并用,能親眼目睹生物實驗的現(xiàn)象與結果,讓實驗點燃學生學習生物的激情,使他們對生物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充分利用課后服務,讓學生走進神奇的生物世界
生物課后服務理念就是“以興趣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用實踐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力”,在這次“雙減”學習中,生物社團可以依托課后服務的指導,充分利用社團活動室的資源,設計一系列有趣的生物活動來服務于學生。一是結合生物學科內容或者科學熱點問題定期舉辦辯論賽活動,對諸如“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你支持克隆人研究嗎?”等,就社會熱點問題展開辯論,增強學生對科學熱點話題的關注。二是借助生物社團種植園,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體驗黃瓜、西紅柿和茄子等的種植,觀察蔬菜長勢并進行研究性記錄。學生在參與勞作過程中,也將明白水資源的節(jié)約和耕地保護的重要性。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對生物科學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生態(tài)意識[3]。三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愛的植物或動物,可以開展講解員比賽,讓孩子選取自己喜歡的生物,通過查閱書籍或網絡,像一名講解員一樣去介紹這個生物,盡可能去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除此以外,像葉脈書簽制作、種子拼圖等活動都是可以開展的。
在每一次活動開展前,教師都要制定出相應的計劃,對活動的預判和充分準備,爭取讓活動變得豐富多彩,讓孩子們可以接觸到教材之外的生物學知識,能夠對自然現(xiàn)象作出解釋,對生活常識更加關注和熟知。
心在哪里,哪里就會開花。教師應在?°雙減?±政策的驅動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校內教育教學質量、完善課后服務,更加堅定有力地走好教育教學之路,為學生成長導航,撐起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寧靜天空。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2021- 07- 24)[2021- 09- 30].
[2]靳穎.如何讓“減負”成為初[J].考試周刊,2010(46):2.
[3]陳敏.興趣、目標、效率:課堂教學成功的三大要素[J].中學生物教學,20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