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祥新,司劍飛,郝世勇
(海軍航空大學青島校區(qū),山東 青島)
案例教學法基于實際任職崗位的工作案例,或者把實際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進行案例化處理,形成一系列供學員學習思考的典型案例。通過教員指導學員學習研究、思考討論,從而使學員掌握實際理論知識,進而提高學員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1-3]。1870 年美國哈佛大學首創(chuàng)了案例教學法,后被推廣應用到基礎教育、大學教育以及成人職業(yè)教育等各類教學中,均取得了令教與學雙方面都滿意的效果,對提高學員綜合工作能力起到顯著作用。
案例教學法通過描述一個完整的典型案例,促使學員學習思考、領會分析和集體討論,以全面提高學員實際工作問題的教學方法?,F(xiàn)代航空裝備技術向系統(tǒng)化、模塊化、智能化轉變,維修保障模式也向綜合化、集約化、精確化轉變,人員素質向復合型、專業(yè)化轉變;這些轉變本質上是技術推動、裝備換代帶來的系統(tǒng)性變革,迫切需要航空裝備專業(yè)教學向綜合化、全面化方向推進,全面提升學員綜合素質和崗位綜合任職能力。傳統(tǒng)講授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不利于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提高學員未來的實際崗位工作能力?!讹w機供電系統(tǒng)》是航空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崗位課程,本文以該課程為例,針對案例教學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實施流程、基本特點進行闡述。
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員任職能力、全面提升學員綜合素質的基本途徑,當前在電氣類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多、基礎理論性強、學員學習興趣低,教員授課內容過分注重理論性、系統(tǒng)性而與實際工作崗位需求結合不夠,教學手段單一枯燥難以實現(xiàn)師生互動,總體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xiàn)狀。
《飛機供電系統(tǒng)》課程內容主要有飛機供電系統(tǒng)的基本工作原理、結構、系統(tǒng)電氣設備等內容,包括了低壓直流電源系統(tǒng)、交流電源系統(tǒng)、高壓直流電源系統(tǒng)、應急及二次電源、配電系統(tǒng)、供電特性測試及分析等七大知識模塊。課程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員具有對飛機供電系統(tǒng)及其設備日常維護、檢修、故障排除能力,能夠解決飛機供電系統(tǒng)裝備保障疑難問題,保障飛機供電系統(tǒng)正常運行。
與其他電氣類專業(yè)課程一樣,本課程基礎理論內容多、學員學習難度大,具體表現(xiàn)為兩方面:首先教員偏重對基礎理論的講授,由于課程內容多、知識點多,教員著重于知識點的答疑解惑,缺少對實際故障案例等實際問題的分析解答,與實際工作崗位需求脫節(jié),從而導致學員學習動力不足;其次教員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授課,課堂沉悶,學員多處于被動的聽講狀態(tài),不積極思考問題,對知識的掌握常常是一知半解,不利于學員開展自主學習,也不利于日后工作崗位的自主研究、獨立解決故障難題等工作。因此,為了改進現(xiàn)有教學法的不足,在《飛機供電系統(tǒng)》教學中開展案例式教學法的探索和嘗試。
案例教學的實施沒有固定的流程,教員通常根據教學內容來制定相應的教學實施計劃,由于課程、專業(yè)不同,每個教員的授課特點、方法也不同,教學過程會有所不同。概括起來,案例教學的組織實施可分為課前準備、課堂組織實施、課后鞏固評價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教員和學員分別實施不同的活動[4-8]。
課前充分準備是教員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首先教員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案例,將理論知識、知識點的傳授融合到案例教學中,在案例分析教學中完成知識的學習。案例的選擇應該具有選擇性、典型性,能夠體現(xiàn)課程的教學目的,反映教學內容。其次,教員要研究案例。教員要充分了解案例發(fā)生的背景、涉及的要素等關鍵信息,教員對案例信息了解的越多,越能夠發(fā)揮案例的作用。最后,教員要制定課堂教學實施計劃。教員要編寫案例式教學所需的教學計劃或教學實施方案,案例如何介紹、如何引入、給學員提供哪些信息、如何組織學員辯論、如何總結歸納等環(huán)節(jié),都要提前規(guī)劃設計。
對學員來說,課前準備也是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員被動地聽、較少主動地參與教學,但是案例教學則對學員參與教學、師生互動、學員互相學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想有效地參與教學,學生必須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包括仔細閱讀案例信息,查閱資料分析案例、組建學習小組對案例進行討論,做好個人分析并撰寫案例分析材料等。
比如以“某型飛機發(fā)電機空中斷電”故障為例,該故障危險性較大,涉及到交流電源系統(tǒng)的大多數電氣設備包括交流發(fā)電機、發(fā)電機控制裝置、交流電源控制盒、恒速傳動裝置等,引導學員研究分析形成該故障的成因,從而掌握該型飛機交流電源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供電特點等內容。
案例介紹是案例教學的引入階段,好的案例介紹能進一步引起學員的興趣,激發(fā)學員的學習動機。接下來進行課堂討論,這是區(qū)別于其他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員可以根據學員的不同特點分組。每個討論小組中,有表達流利、能言善辯的學員,也有善于思考、思維敏捷的學員,更有準備充分、平時學習基礎較好的學員,充分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特點,表達出小組集體課前研究的成果。理論越辨析越明了,在學員的討論中把理論知識傳遞給學員。教員在討論過程中要善于啟發(fā)引導,不要急于評價、急于總結,更不能放任不管,讓學員討論偏離了主題。課堂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是總結歸納,教員要歸納和梳理學員的不同觀點認識,就學員發(fā)言情況和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的觀點和問題做點評和總結,引導學員加深對所討論案例的理解和掌握。
結合上述發(fā)電機斷電故障為例,教員在課堂上首先介紹案例發(fā)生的背景,包括時間、地點、造成的嚴重后果等信息,引起學員的思考。接著將學員分為“交流發(fā)電機組”“發(fā)電機控制裝置組”“交流電源控制盒組”“恒速傳動裝置組”等不同組,各個組首先提出他們的觀點。各個組學員可以分別講述這些設備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故障類型等內容,如發(fā)電機故障可能原因有勵磁繞組的故障、電樞繞組的故障、整流二極管故障等。其他組學員提出質疑,再進一步討論、分析歸納。最終要把形成該故障的基本事件總結出來,如圖1 所示。
圖1 發(fā)電機空中斷電故障樹
課后作業(yè)鞏固和教學總結評價是案例教學實施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為了檢驗教學質量,鞏固課堂教學實施效果。學員課后鞏固主要包括整理課堂筆記、進一步收集補充資料、查漏補缺,對疑難問題進一步領會研究,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等。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是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進一步總結課堂案例討論的結果。一般在課堂討論結束之后,由學員課下獨立總結完成,最后以書面報告形式上交給教員。
對教員來說,評價主要包括教員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和教員對學員的評價兩部分。教員可以根據學員課堂發(fā)言情況及案例分析報告評價教學實施效果,思考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思路、方法手段等;同時評價學員的平時成績,促使學員積極參加案例教學實踐活動。如果課前沒有認真閱讀分析案例,課上發(fā)言不積極,平時成績自然不理想。
案例教學需要教員和學員雙方共同參與完成,在教學不同階段分別實施不同的工作活動,如圖2所示。
圖2 案例教學中教員和學員活動表
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別于傳統(tǒng)講授式課堂教學,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滿足學員的學習需求,有利于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其主要特點如下。
“以學員為中心”是案例教學的精神所在,不論是課前、課堂、課后,學員皆需積極參與。案例教學中使用的案例既可以是真實工作崗位中的模擬案例,也可以是真實工作環(huán)境中先前發(fā)生的真實案例。學員在此環(huán)境中學習,可快速掌握實際基礎理論,建立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快速提高實際工作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員提出問題激發(fā)學員思考,并通過討論培養(yǎng)學員獨立思考、整合、分析與決策的能力。教員成為了學員學習的倡導者和促進者,學員由單純的“被動聽”變?yōu)榉e極的“主動學”。由于案例教學學員的參與度、積極性高,課堂教學氣氛得以調動,因而教學效果全面提升。
案例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由教員的“教”為主變?yōu)閷W員的“學”為主;知識目標上,以教員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為主變?yōu)閷W員課堂生成的知識為主;過程目標上,以教員講授為主變?yōu)閷W員自主構建為主。讓學員多思考、多練習而不是教員單純灌輸知識。案例教學要求教員融入學員群體之中,與學員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案例討論階段,教員和學員的關系建立起教與學的平等互動關系,使教學活動轉變成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討論研究活動,教學過程轉變成師生共同推動的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著的教與學相統(tǒng)一的過程。
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法是單方向的,教員講、學員聽,強迫學員被動的學習,學員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另一方面,學員接收到的內容都是些“死知識”、前人的經驗、理論知識。案例教學則一方面鼓勵學員獨立思考,每個學員都可以對案例及別人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認識、自己的理解,這有利于增強學員的主體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案例教學法注重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通過雙向交流辯論碰撞出思想火花,使枯燥壓抑的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組織實施好案例教學,應從課前、課堂、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著手,教員選擇合適的案例,制定詳細的教學實施計劃;學員積極參與,從課前先自行分析案例入手、課堂積極參與討論、課下認真思考、撰寫案例分析總結報告,對教員、學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式教學模式的組織實施以學員為中心,通過學員自行閱讀分析案例,教員引導,在案例討論中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該教學模式優(yōu)化了教學氛圍,促進了學員參與教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員參加教學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氣氛得以調動,因而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同時,教員的課堂駕馭能力、教學能力得到提升,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適應崗位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