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頤 鐘雯 譚辜鈺 夏瑤瑤 張瑜 熊曉云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心臟介入室,江西 南昌 330006)
心臟介入療法是心血管疾病診斷、治療的新型方法,屬于外科手術、內(nèi)科治療之間的療法,雖然會造成一定創(chuàng)傷,但創(chuàng)傷程度較輕,患者手術用時較短,具有較高安全性,患者術后恢復速度相對較快〔1,2〕,故而在心血管疾病中頗受認可,尤其是在冠心病患者中應用較多。然而,部分老年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因擔憂自身疾病、因自己給家人造成負擔而愧疚、因不了解而擔心介入治療的效果等多種原因,常會存在負性情緒〔3,4〕,對自己或他人的負性認知較強,不能正確看待自身,也不能有效配合各項治療與鍛煉,這必然會對心臟介入治療效果的實現(xiàn)造成一定影響。正念減壓屬于心理健康維護的一種重要干預措施,通過情緒管理來幫助患者糾正認知〔5〕,使之形成積極心態(tài),從而積極配合各項治療與康復操作。行為干預能夠幫助患者糾正不合理的行為習慣,對疾病康復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擬分析正念減壓療法聯(lián)合行為干預在老年心臟介入治療中的作用。
1.1一般資料 選取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6例老年心臟介入治療患者,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按照信封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8例。對照組男26例,女12例,年齡60~71歲,平均(66.25±3.14)歲;學歷:小學15例,中學19例,大專及以上4例。觀察組男28例,女10例,年齡61~71歲,平均(66.31±3.20)歲;學歷:小學14例,中學18例,大專及以上6例。兩組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對比。納入標準:(1)經(jīng)診斷為冠心病,符合介入治療相關指征;(2)意識清醒,具有正常溝通能力;(3)能夠在護理人員指導下完成問卷調(diào)查;(4)首次實施心臟介入治療;(5)同意參與本研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疾病史或交流障礙,合并腫瘤;(2)有嚴重腦血管病并發(fā)癥;(3)家屬不愿患者參與研究;(4)文盲;(5)有血管栓塞病史。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干預:加強基礎護理、用藥指導,實施口頭心理疏導,與患者加強溝通,耐心傾聽其顧慮,及時為其提供有用信息(如介入治療方法知識的講解、護理重點介紹、注意事項說明等)。
觀察組實施正念減壓療法聯(lián)合行為干預,(1)方法說明:護理人員主動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治療后的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通過知識宣傳手冊、口頭講解結合的方式,為患者講解正念減壓療法、行為干預的意義、優(yōu)勢及實施方法,說明護理干預過程中的配合方法,增強患者對本護理方法的信心,同時提高配合度。(2)正念減壓療法:從患者就診開始實施正念減壓練習,時間8 w,1次/w,90 min/次,在治療中可根據(jù)患者數(shù)量分組,每組4~6人,實施地點為醫(yī)院的心理干預中心。具體實施措施如下,①放松身心:指導患者采取平臥位,放松全身,保持呼吸平緩,為其播放舒緩、悠揚的輕音樂,指導患者隨著音樂進入放松狀態(tài),并逐漸將注意力集中,從腳部開始,將注意力逐漸向頭部移動,對身體各處的感受細細體會。在覺得疼痛時,讓患者自我暗示疼痛會跟隨呼吸緩緩離開。這一過程為15~20 min。②冥想練習:指導患者取坐位,讓患者跟隨呼吸做腹部運動,同時留意自身想法,觀察后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腹部。③正念指引:指導患者展開正念冥想,在舒適、安靜的氛圍中,將大腦放松,引導患者對這一時刻腦海中的所有想法認真感受,注意保持旁觀者身份,客觀看待。在這一過程中,讓患者充分感受內(nèi)心的想法,待其內(nèi)心平靜后,指引其適當做瑜伽練習,強度、時間以患者可耐受為度。④行禪:囑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實施正念減壓練習,如行走過程中注意腳下動作,對做每個動作時的感受仔細體會;在進食時對情緒改變、味覺改變細細體會,在生活各個細節(jié)中,盡可能融入正念。⑤負面情緒出現(xiàn)時的練習:囑咐患者在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在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中采取坐位,姿勢端正,放松全身,以旁觀者身份看待自己的身體,感知當下的情緒與想法,同時保持舒緩呼吸。每次持續(xù)時間為3 min,每日可作數(shù)次。(3)行為干預:①健康教育,發(fā)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陪同患者閱讀學習,指引其戒煙、糾正不正確生活方式及習慣、指導形成健康飲食習慣、說明長期運動的重要性。在健康教育期間,同時重點講解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幫助患者形成正確用藥的意識。②康復鍛煉:在介入治療后,結合患者身體狀況指導展開康復鍛煉,包括床上被動肢體運動、床旁站立、室內(nèi)步行等,在情況允許時逐漸過渡為戶外活動。注意康復鍛煉需循序漸進,以患者無疲勞感、不會導致冠心病癥狀發(fā)作為度,不可操之過急。③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講解出院后堅持科學飲食、護理運動的習慣,囑咐患者結合自身興趣愛好,選取適當?shù)倪\動方式,同時遵醫(yī)囑堅持用藥。
1.3觀察指標 (1)在干預前后,以負性認知偏向量表(APNIS)〔6〕對患者的認知情況進行評分,量表共包含26個條目,分別為負性自己、負性他人、正性自己、正性他人,各項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在這一狀態(tài)上的狀態(tài)越強。(2)以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7〕、抑郁自評量表(SDS)〔8〕評價患者情緒狀態(tài),兩項量表均將粗分轉(zhuǎn)換為標準分,分值越高表明不良情緒越嚴重。(3)測定兩組干預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胸悶發(fā)作次數(shù)。(4)統(tǒng)計兩組用藥依從性,以能夠完全遵醫(yī)囑用藥、無漏用藥或無用藥現(xiàn)象為完全依從,以漏用藥≤3次為部分依從,以漏用藥次數(shù)>3次為不依從。依從率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人數(shù)之和所占百分比。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0.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認知情況評價 干預前,兩組APNIS評分中各分項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負性自己、負性他人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正性自己、正性他人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n=38)
2.3兩組干預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及胸悶發(fā)作 干預前,兩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胸悶發(fā)作次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胸悶發(fā)作次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胸悶發(fā)作次數(shù)比較
2.4兩組用藥依從性 與對照組〔28例(73.68%),完全依從17例、部分依從11例、不依從10例〕比,觀察組用藥依從率〔35例(92.11%),完全依從21例、部分依從14例、不依從3例〕明顯升高(χ2=4.547,P=0.033)。
心臟介入治療屬于有創(chuàng)性操作方法,且屬于相對較新的治療方法,很多患者對此缺少了解,可能會擔憂手術安全性及手術效果〔9〕,因此在圍術期更需重視護理干預,在促進患者了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知識的基礎上,幫助患者順利渡過圍術期。
現(xiàn)階段,心臟介入治療患者的心理問題相對突出,特別是老年患者,由于機體抵抗力降低,其病情和年輕人比更為復雜,這就導致護理難度進一步增加〔10〕。老年人在心臟介入治療期間,因自覺給家人造成經(jīng)濟負擔,或因身體狀況等因素,更易在認知偏向上出現(xiàn)問題,如患者會以過度悲觀或完全否定的方式,來對各種信息加以解釋,之后自己陷入自責、悲觀、消極、絕望的情緒中,同時生理狀態(tài)受到影響,治療配合度也明顯降低〔11〕。
正念減壓療法屬于心理治療方法的一種,是將正念思想作為基礎,引導患者“重視當下”,且“不做評判”,通過引導患者展開正念冥想訓練,實現(xiàn)患者的自我管理,使之為改善自己的負性情緒或不正確認知來努力〔12,13〕?,F(xiàn)階段,正念減壓訓練因其可以幫助患者清晰看待自我,清晰看待周遭,在諸多情緒障礙患者治療中得到了應用,而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治療中,也逐漸引入了這一方法。本文在為老年心臟介入治療患者應用正念減壓療法時,首先主動為患者說明正念減壓療法的優(yōu)勢及實施策略,提前獲得患者的了解與配合。在實施過程中,先通過語言、音樂等引導患者放松身心,之后展開冥想練習,讓患者跟隨呼吸做腹部運動,并對自身想法加強留意,此后逐漸實施正念指引、行禪等,讓患者對當下的情緒、想法、心情等細細體味,且讓患者在出現(xiàn)負性情緒時,不是通過自我否定導致不良情緒加重,而是仔細體會負性情緒,正確看待負性情緒。對老年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在采取有效方法糾正患者認知、情緒的同時,還需通過干預促使其不正確生活方式、行為方式逐漸改善,使之逐漸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這對疾病的康復極為有利〔14〕。
近年來,我科嘗試將正念減壓療法與行為干預聯(lián)合應用,充分借助這兩種干預方法的協(xié)同作用,來改善老年心臟介入治療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促進機體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jīng)干預后,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更為正面、積極;另外,觀察組的干預方法效果明顯,且對患者的積極影響是多方面的。
綜上,為老年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實施正念減壓療法聯(lián)合行為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對自己、他人的評價,減輕其心理負擔,改善心功能及胸悶癥狀,同時還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