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青
福建省立醫(yī)院,福建福州 350100
我國臨床常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 與老齡化的進程存在關聯, 患病人群中中老年人的占比越來越大,因為患者病情不同,護理需求不同,由于多數患者有后遺癥, 例如偏癱, 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生活質量下降,增加患者家庭經濟壓力,因此,應對患者實施早期有效護理。 由于老年腦梗死偏癱患者容易合并糖尿病, 為控制患者血壓與血糖通常會采取長期用藥的治療方案,盡量避免患者發(fā)生腦血管意外。因此,護士應重視上述情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并給予患者實施康復鍛煉方面的指導,促進患者在治療與護理干預后盡快恢復健康[1-2]。 該文選擇2019 年8 月—2021 年9 月該院收治的50 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偏癱患者,運用早期康復健康管理及護理,探求其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診治的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偏癱患者100 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 例。 觀察組患者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齡52~77 歲,平均(65.45±4.34)歲;糖尿病病程5~30 年,平均(16.29±2.33)年。 對照組患者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齡50~78 歲,平均(64.34±4.09)歲;糖尿病病程5~31 年,平均(16.44±2.12)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批準入組。 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病史、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開展常規(guī)健康教育,增加患者疾病認知度;在護理期間開展體位護理,使患者正確擺放肢體功能位;開展營養(yǎng)支持、被動運動,保證患者服藥定時定量等;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出現異常癥狀立即與主管醫(yī)生聯系,并及時配合有效救治患者。
觀察組患者除了開展上述護理措施, 還需要開展早期康復健康管理及護理:①早期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針對入院患者開展一對一宣教干預, 講解疾病知識,發(fā)放宣教手冊,介紹護理對策,提升患者認知。 針對患者家屬實施宣教,鼓勵患者配合護理,提高患者治療主動性。在工作中,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發(fā)生病情反復發(fā)作, 需要長時間治療,應保持耐心,提升患者護理效果。
②心理護理:在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由于患者存在肢體活動受限以及語言功能障礙等情況,影響日常生活,存在不良心理,護士應掌握患者心理波動,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依據患者心理特點實施疏導,對應講解成功案例,運用功能鍛煉,促進患者恢復肢體功能、自信,可以盡快治愈疾病,排解憂慮,確?;颊咝膽B(tài)積極。
③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側面了解患者飲食情況, 盡量根據患者喜好來挑選食物,確保符合飲食原則,參照患者血糖以及體質,制訂食譜,保證均衡營養(yǎng),將足夠的熱量補充完成,有效滿足身體營養(yǎng)。
④早期被動運動:穩(wěn)定患者體征后,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訂早期康復護理計劃, 首先開展被動運動,鍛煉肢體關節(jié),從肢體近端開始,向遠端延伸,先鍛煉小關節(jié),然后鍛煉大關節(jié),2 次/d,每個關節(jié)鍛煉5~10 次,恢復患者肢體功能。
⑤康復鍛煉: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24 h 內開展早期康復鍛煉,在床上運動髖部,定時對患者進行翻身輔助,練習軀干移動。 強化偏癱肢體訓練,避免患者發(fā)生關節(jié)僵硬、肌肉萎縮等情況,伸展以及屈曲患者上肢、下肢,然后實施外展內收運動,練習旋轉運動,動作實施5~10 次/d,做1~2 遍/d。 從患者角度考慮,循序漸進運動,使患者肢體功能進一步恢復。 訓練結束后,按摩放松患者肢體,實施起坐等訓練。 待患者病情逐漸好轉,為患者實施步行訓練等,延長鍛煉時間,康復效果理想。
⑥生活能力方面的鍛煉指導: 術后3 d 鼓勵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穿衣服、洗臉等,強化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鍛煉時,肯定患者的進步,強化患者恢復健康的信心。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 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
對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以及肢體功能評分進行對比, 利用醫(yī)學研究委員會評分法評估患者雙側六組肌群肌力,每組0~5 分,總計0~60 分,分值越低,殘疾越嚴重; 運用肢體運動功能評定量表評價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共計50 項,每項0~2 分,總計100 分,分數高代表肢體功能好。
運用Barthel 指數統(tǒng)計日常生活能力,對比兩組患者數據,分值100 分,分數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好[3-4]。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 以該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統(tǒng)計,指標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90 分為非常滿意,70~90 分為滿意,70 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1-不滿意率。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對比[(±s),mmol/L]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對比[(±s),mmol/L]
組別空腹血糖護理前 護理后餐后2 h 血糖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10.12±3.11 10.14±3.13 0.032>0.05 6.72±2.13 8.01±3.14 2.404<0.05 13.55±3.07 13.51±3.11 0.065>0.05 10.04±2.10 11.31±3.06 2.420<0.05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運動功能、肢體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運動功能、肢體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運動功能、肢體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運動功能干預前 干預后上肢體功能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下肢體功能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34.33±3.44 34.56±3.18 0.347>0.05 50.45±3.22 40.54±3.34 15.104<0.05 50.13±1.00 50.23±1.23 0.446>0.05 65.45±1.24 53.44±1.23 48.623<0.05 24.34±2.34 24.13±2.43 0.440>0.05 28.93±1.23 16.34±2.12 36.322<0.05日常生活能力評分56.78±2.34 53.76±2.22 6.621<0.05
觀察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腦梗死的概率高于一般患者,因為腦梗死患者血壓容易突然升高, 如患者機體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下,會增加腦梗死發(fā)生的概率。由于腦梗死損傷程度,并發(fā)癥多,如偏癱,導致患者喪失活動能力,難以生活自理;病情遷延不愈情況下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所以應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治療。為了促進患者機體盡快恢復,應給予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運用康復健康管理以及護理,可以提高患者訓練以及護理等醫(yī)療行為的依從性, 強化患者自我生活能力,運用科學鍛煉方式,提高患者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肢體運動能力[5-10]。
對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偏癱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臨床推薦采用早期康復健康管理以及護理,在護理期間,護士可以從患者身心兩方面入手,有效評估患者病情,明確患者護理問題,對患者護理需求進行掌握,協(xié)調患者體位,引導患者積極依從康復鍛煉, 利用日常生活瑣事來鍛煉自己的肢體功能,促進患者有效恢復健康。 同時,護士應為患者提供心理干預以及健康宣教, 干預患者飲食,確?;颊哂姓_的護理觀,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自愿參與相關工作,依從性高的情況下,患者護理效果理想,滿意度也高[11-20]。
臨床實踐證實, 將早期康復健康管理方法與護理干預運用在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偏癱患者中, 意義重大,在患者情緒護理中,與患者溝通頻繁,排解患者負面心理,講解相關知識,減少患者不配合度,安撫患者,耐心服務,解答疑問,開展針對性心理干預。在患者飲食干預中,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不要吃含糖食物,根據患者自理能力,選擇合適形態(tài)的食物。在患者血糖監(jiān)控中,對血糖進行定時監(jiān)測,與血糖水平結合,對用藥進行調節(jié),控制患者血糖,促進患者自覺完成控糖行為。在運動康復指導中,護士需要被動為患者實施訓練,輔助患者坐立以及翻身等,支撐健側肢體,然后床上坐起,自行行走。 指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后期由患者家屬陪護,主動開展訓練。 護士應叮囑患者緩慢起床,使用床檔,若有必要,可以請求幫助。由于患者用藥期間,容易發(fā)生墜床、跌倒,護士應告知患者及其家屬, 強調特殊藥物服用的注意事項,預防跌倒發(fā)生。 護士在患者日?;顒又?,例如洗漱、起床等,應對其進行嚴密監(jiān)護,做好相關護理措施,避免跌倒等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確保患者護理安全。 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運動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均明顯改善, 且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2.00%(P<0.05)。
綜上所述, 在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偏癱患者臨床干預中運用早期康復健康管理及護理,患者血糖、肢體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標均明顯改善,臨床應用效果好,值得廣泛推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