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不僅是孩子生命的起點,而且是他們最早、最重要、影響最大的教育者。本文摘選了一些名家寫母親的文字,其中不僅有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和關懷,更有樸素卻偉大的教育智慧。
胡適《我的母親》
我受了母親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鄒韜奮《我的母親》
到年底的時候,父親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課。我的背向著他立著背書,背不出的時候,他提一個字。就叫我回轉身來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竹板很重地打下來。
我自己嗚咽著背,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但她卻時時從嗚咽著的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里勉強說著“打得好”!她的飲泣吞聲,為的是愛她的兒子;勉強硬著頭皮說聲“打得好”,為的是希望她的兒子上進。如今想起母親見我被打,陪著我一同哭,那樣的母愛,仍然使我感念著我的慈愛的母親。
史鐵生《合歡樹》
二十歲,我的兩條腿殘廢了。母親那時已不年輕,為了我的腿,她頭上開始有了白發(fā)。醫(yī)院已經(jīng)明確表示,我的病目前沒辦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再試一回,不試你怎么知道會沒用?”她說,每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
后來她發(fā)現(xiàn)我在寫小說。她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我聽出來,她對治好我的腿也終于絕望?!拔夷贻p的時候也最喜歡文學,跟你現(xiàn)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你小時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她提醒我說。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摘自《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