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留下了很多藝術(shù)瑰寶,其中詩詞作為一種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長河洗禮,涌現(xiàn)出類型多樣的古詩詞,蘊含豐富的意象,是意象的重要載體。通過對古詩詞蘊含的意象鑒賞分析,有助于更深層次地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思想,拉近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距離,跨越歷史長河,產(chǎn)生情感共鳴。李清照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女性詞人,其詩詞在我國古詩詞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通過詩詞鑒賞,可以發(fā)現(xiàn)李清照多面的性格,有女性特有的賢淑,也有不輸須眉的剛毅、直率,透過詩詞,從中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內(nèi)心深層次的英雄主義情懷、溫柔情懷以及浪漫主義情懷。加強對李清照詩詞蘊含的花、酒、香意象探究,有助于把握李清照詩詞的意象和風格,提升古詩詞鑒賞能力,在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同時,為后續(xù)的相關(guān)詩詞研究提供一定參考和借鑒。
二、李清照的詩詞風格
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詞人,詩詞類型多樣,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就李清照的詩詞風格特點看,在其前期階段主要是描述待字閨中的生活,以及內(nèi)心真情實感,寄情于景的詩詞作品數(shù)量較多。后期階段主要描述傷時念舊,懷鄉(xiāng)悼亡的情感,表達自身內(nèi)心的惆悵和哀愁,因此,作品整體基調(diào)是傷感、哀怨的。[1]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其習慣采用白描手法,有很多清麗的描述性語言。李清照的詩詞作品流傳至今,共有46首,還有10多首詩詞并不確定是否屬于李清照所作。通過對李清照的詩詞意象特點進行歸納總結(jié),發(fā)現(xiàn)主要是以花酒香意象為主,加深對花酒香意象的理解和感知,有助于深度剖析和感知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加深對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
三、李清照詩詞中“花”的意象鑒賞
(一)梅花
梅花是很多詩詞中常見的花種,在《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所描繪的梅花,可以將其比喻為作者少婦前期的自身形象,在創(chuàng)作這首作品時,李清照正處于熱戀期間,內(nèi)心洋溢的幸福透過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將自身比喻成香梅,形容自己如初春的梅花一樣,仿佛是出浴新妝的玉人,在上天的偏寵下出落得亭亭玉立,通過擬人化的修辭手法,令大雪中報春的蠟梅的擬人形象更加立體化、生動化,與詞人當時的情境相契合。通過詞中“造化可能偏有意”以及“此花不與群花比”兩句就可以感受到,原本含義是指蠟梅本無意爭春斗艷,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無形中流露出李清照內(nèi)心深處潔身自好、自矜自信的心聲。[2]除此之外,在李清照少女時期的作品中,同樣可以見到藕花的身影。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一首耳熟能詳?shù)淖髌?,也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品之一?!俺S浵と漳?,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泵枥L了妙齡少女時期的李清照生活無憂無慮,與伙伴暢游玩耍,玩到盡興時卻忘記了回家的路的場景。
(二)菊花
在李清照的詩詞中,可以看出其對菊花的喜愛,但相較于陶淵明的隱逸之菊,其有著不同的寓意,除了比喻高尚、高潔的君子以外,還賦予菊花獨特的女性特色。詞人的“人比黃花瘦”和“滿地黃花堆積”,分別描述了相思之情以及凄涼悲苦之情。[3]《醉花陰》中的“人比黃花瘦”,正是描繪了已經(jīng)進入少婦階段的李清照,在佳節(jié)之日無人陪伴,百無聊賴,只能自顧飲酒消愁的場景?;h間風吹動菊花,不僅散發(fā)出一陣幽香,撩動詞人內(nèi)心深處的凄苦和悲涼,尤其是風帶動簾子時,詞人不禁有些感嘆,自顧自憐。因此,“人比黃花瘦”成為古代女子形容內(nèi)心愁緒的生動寫照,流傳至今,成為千古名句。又比如在《聲聲慢》中,“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字里行間充斥著悲涼、凄苦的愁緒,而這首作品正是李清照的轉(zhuǎn)折之作。在這一時期,詞人經(jīng)歷了亡國之痛,隨后丈夫離世,詞人不得不顛沛流離,無論是亡國之恨,還是喪偶之苦,都無從宣泄,只能含淚寫下《聲聲慢》,以此表達內(nèi)心的愁苦與哀怨。此處菊花盛開,正值秋天,原本秋天就有著清冷、肅殺和愁苦之感,而李清照本身就是喜愛菊花之人,此時卻由于內(nèi)心愁苦無意摘花,任其凋零枯萎,而這里菊花滿地則生動形象地折射出詞人內(nèi)心的憔悴和悲苦,與整首作品的主題思想相呼應(yīng)。[4]
(三)牡丹
在李清照的《慶清朝·禁幄低張》中,牡丹有著妖嬈艷態(tài),妒風笑月的別樣美感。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李清照正值新婚,攜手踏春賞花,熱鬧非凡,從清晨到夜晚,仍然保持著較高的興致,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此時牡丹在李清照的眼中,有著容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的形態(tài),讀到此句,不禁感嘆牡丹獨特的魅力所在,真正稱得上是“國色天香”。“天真”“艷態(tài)”以及“妒”,每一句都是用擬人手法描繪牡丹的姿態(tài),仿佛是傾國傾城的佳人,遺世而獨立。這般美景,只有與心愛之人共同欣賞,才真正是幸甚至哉。[5]
(四)月季
在李清照筆下的月季,有著“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的美感。詞句出自《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作品描繪了李清照十八歲出嫁時的光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婚姻需要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李清照無疑是幸運的,丈夫是門當戶對且與自身興趣愛好相投的趙明誠。因此,對于此樁婚姻,她是十分欣喜且向往的?;楹?,李清照生活無憂無慮,一天清晨與丈夫攜手同行,看到市面上的賣花擔子芬芳撲鼻,喜不自禁地挑了一枝月季,在朝霞映襯下顯得十分美艷。然后將花插在頭上,讓心愛的丈夫評判到底是自己好看還是花好看,而這一問顯然令自己的丈夫十分為難,因此,這首詞到此戛然而止,意蘊深長。人美艷似花,花嬌嫩似人,趙明誠如何回答則留下讀者去猜想吧。在草長鶯飛、熱鬧非凡的季節(jié),李清照筆下的詩詞充滿幸福、希望和美好,表現(xiàn)了自身對婚后生活的滿意和富足。[6]
四、李清照詩詞中“酒”的意象鑒賞
(一)少女時期的酒醉游玩
李清照在妙齡少女時期,十分沉迷于山水風光,在《如夢令》中就生動地描繪了詞人與同伴游玩,興致正酣時酒醉迷路,誤入藕花深處的故事。[7]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天真爛漫,不知人間疾苦,《如夢令》這首詞正是李清照少女時代歡樂生活的一個縮影。玩到盡興時卻迷路,誤闖藕花深處,導致鷗鷺被驚飛。這一切的混亂為原本寧靜的畫面帶來一絲別樣的生機,促使人和飛鳥、池塘等環(huán)境巧妙地融為一體,煥發(fā)勃勃生機。這一畫面的產(chǎn)生,可以將其歸功于酒,是由于李清照酒興大發(fā),在夕陽西下時,小舟誤入藕花深處,看似偶然的機會,卻帶來巨大的驚喜,也像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帶給作者的是深深的震撼。而少年時期的李清照性格活潑好動,在誤入藕花深處后有了爭渡的念頭,付諸行動后驚起了鷗鷺,從中可以感受到強大的生命力,最終形成了這幅美麗的景象。另外,在《漁家傲》中,在“明月玲瓏”的月色中,詞人邊飲酒邊賞花,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并表現(xiàn)出“莫辭醉”的豪邁之感,柔弱的表面下卻隱藏著一種不輸于男兒的陽剛之氣。
(二)新婚后空閨的孤寂
盡管李清照與丈夫恩愛有加,婚后生活無憂無慮,醉心山水,踏雪尋詩。但丈夫“負笈出游”,令這份寧靜、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不得不與丈夫分離,獨居深遠,滿腹哀怨、愁苦,對丈夫的思念和獨居的孤獨,使她不得不借酒消愁,喝醉了,正是愁緒至深的反映。同樣的,“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生動地刻畫了無聊、孤獨的生活,并從側(cè)面烘托出環(huán)境的清冷孤寂。在此情境下,回憶起了夫妻二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更顯凄涼?!赌钆珛伞肥抢钋逭赵缧┠晔惆l(fā)離情的代表作,通過天氣和環(huán)境烘托情境,包括斜風細雨的天氣,冷清蕭瑟的庭院,在此情境下,只能喝“扶頭酒”舒緩內(nèi)心的孤獨、哀怨。李清照追求的是自由、平等的愛情,但實際上卻是獨守空房,因此,這首詩包含很多對生活的無奈和哀愁。
(三)家仇國恨的凄楚離愁
李清照南渡后,詩詞創(chuàng)作達到一個新的高峰,詞人在經(jīng)歷國破、喪夫變故后,內(nèi)心愁苦更加加重,盡管語言平淡,卻蘊含深刻內(nèi)涵。在此時期,政局動蕩,國破家亡,詞人倉皇南渡,丈夫病故,老無所依。這時的李清照有亡國之恨,喪夫之痛,加上晚年孤苦的生活,集一身無處宣泄,只能借酒消愁,依靠酒來短暫逃避現(xiàn)實生活,尋求內(nèi)心的寧靜。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菩薩蠻》描述了早春時節(jié),萬物生發(fā)的景象,初春萌芽,也令內(nèi)心深處的回憶不斷涌現(xiàn),撩動詞人悲涼的內(nèi)心。
(四)晚年的惆悵
晚年時期,李清照孤苦無依,生活貧困潦倒,《聲聲慢》中對殘秋景象的描寫,更加生動地折射出詞人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皩ひ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短短幾句,道盡了詞人內(nèi)心的孤寂、沉痛、迷惘和空虛,字里行間充斥著悲涼和失望。[8]經(jīng)歷人生巨大的變故,以往的幸福生活已經(jīng)遙不可及,破碎的生活,也令未來變得毫無希望。這一時期作品中的酒,與多年來經(jīng)歷的滄桑變化相比,酒變得十分寡淡,仍然無法將內(nèi)心愁苦排出。酒淡,側(cè)面印證了愁緒的濃烈,卻敵不過一陣寒冷,令內(nèi)心深處的愁苦、思念變得更加沉重。
五、李清照詩詞中“香”的意象鑒賞
(一)表達相思
李清照詩詞中的“香”,滲透在詞人日常生活中,成為表達意象的主要物象,在洗滌心靈、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中具有重要意義。李清照詩詞有大量描寫“香”的意象,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同時,也是抒發(fā)情感、寄托哀思的重要意象。通過李清照的詩句,可以了解她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香傳遞情感,如孤獨時焚香,喝酒時焚香,想念丈夫時焚香,睡覺時焚香等。在李清照詩詞中,焚香有重要意義,通過香描繪內(nèi)心細膩的情感,表達相思、哀怨愁緒。
在李清照的詩詞中,關(guān)于香的描寫,早期只有一首詩詞沒有愁緒流露,即《浣溪沙》。《浣溪沙》中的“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逼渲忻枥L了李清照尚未出嫁前的快樂生活,陽光恬靜,濃郁的香氣,都在無形表現(xiàn)李清照待嫁閨中的無憂無慮。但除了這一首詩詞以外,其他詩詞所描述的香均同愁緒相關(guān)聯(lián),其中以冷香最為普遍。
《醉花陰》中的“涼”道出了詞人與丈夫分別的復雜心境,離愁令人痛苦難堪?!而P凰臺上憶吹簫》中“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毕憷淞艘矡o心續(xù)上,不愿起來梳妝打扮。由于丈夫經(jīng)常不在身邊陪伴,閨房中只有冷香陪伴詞人度過清晨、黃昏。香爐中的香快滅了,仿佛是在表達詞人內(nèi)心深處等待丈夫歸來的期望一般,也在逐漸熄滅。房間中一縷縷殘煙飄蕩,形勢不斷變化,呈現(xiàn)出一種渺茫、虛幻的場景,而這一點則映照詞人對丈夫不在的愁思。
(二)烘托愁緒
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香消、香盡、香斷”等詞語,與李清照亡國、喪夫的現(xiàn)實生活狀態(tài)充分契合。如分享邵金而有日落黃昏,充分烘托出詞人孤寂、愁苦的情緒,只能每日通過篆香來計算時間,將李清照度日如年的無聊生活生動呈現(xiàn)。香盡了,卻不愿意再點新的香,剩下的酒也不愿意再喝,主要是因為故人已去,內(nèi)心的愁苦遠不是點香、喝酒所能宣泄。無論是李清照早年的幸福生活,還是晚年孤苦無依的生活,香常伴左右,用于烘托詞人內(nèi)心的愁緒,意境成為李清照詩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
南渡后的《鷓鴣天》,其中的“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以及《菩薩蠻》中“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更是將個人愁緒和國家愁緒整合在一起,折射出詞人內(nèi)心已經(jīng)如香一樣清冷凄涼,失去了一切希望。詞人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充滿愁緒,像是飄散的香氣一樣縈繞在心頭,令時間無限延長,營造出一種悲涼、綿長、憂郁的意境。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李清照的詩詞更多是為了抒情,很少寫物,其中,香意象的營造,主要表現(xiàn)出一種悲涼、綿長的意境,以此烘托李清照整個人生狀態(tài)的愁緒。
六、結(jié)語
綜上所述,李清照詩詞數(shù)量眾多,“花酒香”意象表現(xiàn)在各時期的詞作中,通過對詞作中獨特意象的分析,可以從中感受作者流露的情感思想、表現(xiàn)手法和不同心境。因此,在李清照詞作意象鑒賞中,有助于學習其意象表現(xiàn)手法,豐富自身精神世界,對于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文化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景輝.試論李清照詩詞中女性意識的表現(xiàn)及其成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7(12):58-59.
[2]肖芬,李萌.從意義對等視角看李清照詩詞意象英譯——以《聲聲慢》兩個譯本為例[J].英語廣場,2018(08):48-49.
[3]簡曉藝.李清照《醉花陰》與勃朗寧夫人《我是怎樣地愛你》對比賞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10):1-2.
[4]李正栓,楊麗.鄧恩詩歌意象研究——兼與李清照詩詞意象比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04):34-37.
[5]李雪芳.形象的碎裂與形象的創(chuàng)造——論迪金森和李清照詩詞意象的運用技巧[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58-60.
[6]劉錦暉,文軍.形象建構(gòu)視域下英譯本《李清照詩詞全集》探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21,44(03):137-144.
[7]鐘敏君.論宋詞的不可譯性——以李清照詞《聲聲慢》為例[J].戲劇之家,2020(11):209+211.
[8]鮑蘇紅,劉宇紅.從認知詩學視角探析中國古詩詞的“象”思維——以李清照詞中的核心意象為例[J].認知詩學,2019(00):83-95.
(作者簡介:強小菊,女,本科,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中級,研究方向:文學)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