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妮麗,黎淑儀,劉錦霞
廣州市南沙區(qū)東涌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53
支氣管哮喘系兒童群體常見度較高的慢性呼吸道炎性病種[1-2],發(fā)病率約在1.97%,且逐年呈上漲態(tài)勢[3],具有漫長病程性與反復再發(fā)性的特點而嚴重損及發(fā)病兒童心身健康水平,置患兒本人及家屬于復雜多樣化的心理負荷重壓之下[4-5]。吸入糖皮質激素以其確切性療效、低不良反應的優(yōu)勢,成為現行最具有效性的治療支氣管哮喘兒童病例疾控首選策略[6],該療法的起效度與吸入裝置安裝及吸入技術的正確性密切相關[7],有必要以積極見效的教育方式,提高支氣管哮喘患兒吸入療法技能水平,以確保吸入治療見效度[8-9]。本研究嘗試采用三主體鏈式互動教育開展哮喘患兒吸入治療技能干預,效果較好,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9 年6 月―2020 年5 月廣州市南沙區(qū)東涌醫(yī)院收治的90例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摸球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5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2 例,平均年齡(8.56±2.42)歲,平均病程(4.72±0.63)月,家屬文化程度為初中高中17 例、大專15 例、本科13 例。試驗組:男24,女21 例,平均年齡(8.70±2.30)歲,平均病程(4.58±0.73)月,家屬文化程度為初中高中16 例、大專15 例、本科14 例。兩組哮喘患兒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兩組患兒家屬的文化層次具有可比性(P>0.05)。
1.2.1 納入標準 (1)滿足支氣管哮喘確診標準。(2)年齡6~14 歲。(3)非重度哮喘,有固定家屬提供親情陪伴。(4)非急性發(fā)作期,家屬小學以上文化程度,學習溝通能力正常。(5)家屬知情并同意。
1.2.2 排除標準 (1) 重度哮喘,哮喘急性發(fā)作期。(2)并存其他嚴重病種。(3)溝通障礙,拒絕配合。
對照組以常規(guī)教育方式施教,責任護理人員于患兒住院期間,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吸入裝置正確安裝、吸入治療正確實施方式的宣講與示范指導,授教內容包括吸入裝置安裝流程步驟、有效吸入方式與技巧、吸入療法注意事宜等,每次授教時長為15~20 min,4 次為1 輪,要求患兒及家屬至少接受1 輪完整教育。試驗組接受三主體鏈式互動教育干預,教育內容、時長、次數均同對照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1)三主體角色賦予。責任護士組織患兒及家屬就三方各自在疾控戰(zhàn)役中的主體角色進行專項溝通,強調說明患兒哮喘病程漫長性與反復再發(fā)性的特點及護患協(xié)同疾控的重要價值,以技巧性話術引領患兒認識并接受其吸放療法自我實施者中的疾控主體地位,指導家屬認知并接受其在疾控知識技能學習者、護士與患兒間互動協(xié)調者、親子教學者中的疾控主體地位,責任護士承諾完成疾控教育指導者、質量控制者、健康管理行為督促者、親子互動引導者的疾控主體角色職責,解析說明三主體鏈式互動教育方案的優(yōu)勢與具體實施方式。(2)鏈式互動教育的實施。責任護士于患兒住院期間,以吸入療法起效機制進行一對一宣講、吸入裝置安裝流程技巧示范指導、吸入治療步驟要領細節(jié)示范講解。同時,授予患兒及家屬正確的吸入治療知識與實操技能,在整個授教過程中,責任護理人員除及時觀察評估與糾錯指正患兒、家屬吸入裝置安裝及吸入治療行為外,還兼顧對親子同步互動學習的積極引導,助力患兒與家屬沉浸于親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和諧互動氛圍之中,增進患兒與家屬學習、動力與興趣,家屬一方面要有效完成吸入療法技術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還要于實踐過程中,以自身所習得的技能正向影響患兒的相關認知,在親子互動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糾正患兒的錯誤操作,激勵患兒正確進行吸入療法自我管理活動。
(1)吸入療法技能掌握度評分:對兩組患兒實施吸入療法技能掌握度測評,含吸入裝置安裝操作、吸入治療實施方式兩個測評維度,各為0~10 分,由兩位護士同時觀察患兒完整吸入治療操作,并給出評分,分值愈高,提示掌握度愈佳。(2)吸入療法教育滿意度評分:自行設計支氣管哮喘患兒吸入療法教育滿意度調查問卷,由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成效三項構成,均以0~10 分賦分,分值的高低與吸入療法教育滿意度的高低呈正比。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干預后裝置安裝評分和吸入治療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干預后裝置安裝評分和吸入治療評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兒干預后裝置安裝評分和吸入治療評分情況(±s)分
組別試驗組(n=45)對照組(n=45)t值P值裝置安裝9.04±0.60 5.78±1.11 17.412<0.05吸入治療9.44±0.69 5.73±1.05 19.750<0.05
試驗組干預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教育成效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干預后吸入療法教育滿意度評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患兒干預后吸入療法教育滿意度評分情況(±s) 分
組別試驗組(n=45)對照組(n=45)t值P值教育理念9.00±0.67 5.80±1.10 16.643<0.05教育方式9.13±0.66 5.96±1.19 15.701<0.05教育成效9.11±0.61 6.07±1.19 15.218<0.05
吸入療法是經廣泛實踐研究證實有效的哮喘疾控首選用藥途徑,但大量用藥者未能掌握正確吸入裝置安裝方法及有效吸入技術,從而難以自該療法中真實獲益[10-11],王京[12]、周紅梅等[13]研究表明,專業(yè)人員的有效指導是哮喘患者正確實施吸入療法的重要保障,兒童做為哮喘高發(fā)侵襲對象,既是吸入療法高受益群體,亦是吸入療法教育高難度人群,以何種教育方式促升患兒受益于吸入療法,值得研討[14-15]。
本研究采用三主體鏈式互動教育對患兒施加干預,向患兒與家屬進行健康管理的充分賦權與賦能干預,致力于引領患兒與家屬共同學習與共同成長,護士、患兒及家屬間形成有效的教育互動鏈式關系,利用家屬學習理解及動手能力高于患兒的優(yōu)勢,讓家屬以自身所習得的知識技能正向作用于患兒意識行為體系,利用家屬貼身式全天候照顧者身份,助力其有效完成患兒日常生活與哮喘疾病管理間平衡關系的協(xié)調運行,利用親子間互動和諧有效的特點,讓患兒在無壓力狀態(tài)下,進行吸入療法實操學習,增強親子間積極支持力量的發(fā)揮,提高家庭功能在哮喘這一長期慢性反復再發(fā)性病種中的管控有效度[16]。護士與家屬、家屬與患兒、患兒與護士間的互動均積極有效,護士與患兒間有垂直教育主線關系,同時,以家屬對患兒的副線垂直教育做為輔助與補充,家屬不僅僅是學習者,亦是患兒的教育者,患兒的學習進步能夠促使家屬更加認真努力地學習吸入療法,實施技術,進而正向作用于患兒吸入治療行為能力的提升。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干預后吸入療法技能掌握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與莊蕾等[17]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對吸入療法教育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三主體鏈式互動教育模式以推進親子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共同進步為護理理念,強調護理人員、患兒及家屬的疾病主體疾控地位,促進各自完成由主體地位所衍生出的角色履職任務,以主線教育聯(lián)合副線教育方式,構建起護士-家屬-患兒三者間的多軌道教育干預鏈,綜合應用口頭直接表述、治療技術行為示范、教育回饋及親子互動引導等多種教育方式,促成家屬與患兒在教育活動中的高度參與及沉浸式技能訓練狀態(tài),強力作用于患兒吸入療法價值認同體系與技能內化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提高哮喘患兒家屬滿意度。
綜上所述,三主體鏈式互動教育在學齡期哮喘患兒吸入療法中具有可行性,可以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度,加強患兒和其家屬的配合程度,提升患兒吸入療法技能掌握度,加快患兒的痊愈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