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霏
摘 要:音樂是感情的藝術,同時也是表演的藝術。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挖掘的魅力,使音樂教學更“接地氣”,將傳統(tǒng)文化引進課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精神。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小學音樂;教學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作為中華瑰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同時由于國內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傳統(tǒng)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被國人忽視了他們應有的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也越來越困難。因此如何讓孩子們在信息量爆炸的時代正確認識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價值、國家價值、情感價值,從而培養(yǎng)他們認識美、感知美、塑造美的能力,喚醒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豪感,讓他們自覺擁有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已經成為了每個小學教師都應當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文化視野
音樂教學的另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學會“聽”?!皩W會傾聽聲音”是小學生學習音樂過程中面臨的另一大考驗。無論是曲目還是其他任何一種樂器,彈奏的目的就是發(fā)出聲音,因此要想彈奏出優(yōu)美的曲目曲就必須在聲音上下狠功夫,簡言之就是練習聲音。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的音樂教學,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曲目創(chuàng)作的文化背景,這樣學生才能在聽音樂的過程中“聽”出故事,“聽”出情感,從而了解傳統(tǒng)音樂背后的文化,拓寬了文化視野。
二、注重實踐教學,回歸實際生活
音樂課程的學習需要付諸實踐,才會讓初中生更好把握其中的精髓,并進行良好運用。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文化作為實踐活動的內容,會進一步引起初中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注意,并在實踐過程中,更深入領略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但其融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者結合工作實際,進行不斷探索,而且要把握情感的“度”,也就是說要讓情感共鳴符合小學學生的認知,也要符合時代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去探索,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周末參觀歷史博物館,走進傳統(tǒng)音樂背后的世界,在實踐中增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有溫度的音樂課堂中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的合理融入實現課堂效果的提升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重視意境的構建,增進感染力
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文化與音樂內容相結合,并選取作為課堂上的教材,這樣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層面,使學生了解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素材的選取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選?。浩湟?,詩詞的選取。傳統(tǒng)文化的詩詞和音樂中的詞所表達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是互通的,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理解其中的感情。古詩詞是我國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珍貴寶藏,教師可以將古詩詞進行編曲,讓學生能夠對詩詞有更深的印象。
例如近幾年的流行歌曲《琵琶行》,就是以白居易的《琵琶行》這首樂府詩的詩詞進行改編的。這種改編形式不僅使學生對于《琵琶行》這首樂府詩理解更加深刻,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再次學習詩詞能夠更好地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意境,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僅拓展了知識面,還提升了自身的藝術境界,使傳統(tǒng)文化得到了傳承。這就是音樂教學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所帶來的意義。其二,音樂的骨骼是曲。教師可以將優(yōu)質的詞注入優(yōu)美的旋律中,這樣就為音樂賦予了靈魂。每一首樂曲都是有靈魂的,作曲家在作曲時所傳達的思想和意義皆是不同的,有其本身獨特的故事。將傳統(tǒng)文化與樂曲相結合,所傳達的意義也不同,有傳達思鄉(xiāng)之情,有傳達對愛情的向往或忠誠之情,有對前人的緬懷,等等。人們總能從不同的樂曲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情感共鳴,或通過樂曲來慰藉自身的情緒,或通過樂曲使自身獲得愉悅感,或通過樂曲進行情緒的宣泄……
此外,進行音樂審美體驗也能夠提升課堂溫度?!芭囵B(yǎng)審美感知能力”是小學生學習音樂時面臨的最難也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什么是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呢?簡言之就是學生對曲目音樂所蘊含深刻內涵的理解領悟能力。在掌握了練習曲目的方法技巧并且熟練彈奏之后,審美感知能力就是使音樂增添美感和感情的重要因素。
結束語
教師應該在教材有局限的情況下,發(fā)揮自身的力量,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課堂教學中大放光彩。但是教師切不可急功近利,而是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首先使學生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個初步的、正確的認知,其次再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非遺的興趣,從被動地學習傳統(tǒng)音樂文化,到主動地、積極地傳承傳統(tǒng)文化。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傳遞傳統(tǒng)文化,使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們的成長過程中深深扎根,助力學生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攜手共進,落實學生校各項教育規(guī)劃,為學生們的音樂教育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效果,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淺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5):117-118.
[2]郭麗云.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滲透研究[J].新課程研究,2022(07):38-40.
[3]王莉.小學音樂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融合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2(05):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