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的《飛鳥集》是一部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特色表現(xiàn)在作品的多個方面,本文對此進行研究和闡述。
浪漫主義是“18世紀末興起于西歐的一種崇尚想象、自然、象征和神話的文學思潮”。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重要作品《飛鳥集》即吸收了西方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思想,這充分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一、強烈的主觀性
《飛鳥集》以浸潤濃郁情感的筆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呈現(xiàn)出一首又一首展現(xiàn)作者精神世界的詩。
泰戈爾以奇妙想象將強烈的個人情感置于自然之中。《飛鳥集》中多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和思考。如“無垠的沙漠熱烈追求一葉綠草的愛,她搖搖頭笑著飛開了。”《飛鳥集》亦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借助熟知的事物來抒發(fā)情感,表達思考,避免枯燥說理,哲思盎然。如“這些微思,是綠葉的簌簌之聲呀;它們在我的心里歡悅地微語著。”
因《飛鳥集》具備浪漫主義藝術(shù)的強烈的主觀性的特征,讀者可以通過閱讀一首首小詩描摹出詩人的精神形象[1]。如作品中有不少詩作表達了對微小平凡事物的贊美之情,由此讀者可以感受到泰戈爾贊頌微小平凡卻默默奉獻的人的價值取向——“果實的事業(yè)是尊貴的,花的事業(yè)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yè)吧,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的?!?/p>
二、對自然的崇尚
《飛鳥集》注重描寫自然風光,闡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抒發(fā)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寄托詩人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追求。
泰戈爾重視在自然中尋找情感與哲思的依歸,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探尋大自然的本質(zhì)。《飛鳥集》中,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皆可入詩,整個自然都具有人的特性與生命力。品讀《飛鳥集》,你能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泰戈爾認為人的生命可以在大自然中得到凈化,如“我的思想隨著這些閃耀的綠葉而閃耀;我的心靈因了這日光的撫觸而歌唱;我的生命因為借了萬物一同浮泛在空間的蔚藍、時間的墨黑中而感到歡快[2]?!?/p>
泰戈爾亦看見了自然的變化更迭,并由此認識到了深邃的哲理。如日夜更替啟迪了詩人的哲思:“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了。”若想要獲得欲得到的事物,就不要因失去而沉溺于感傷,否則將錯過即將到來的其他美景。
三、象征手法的運用
《飛鳥集》往往運用象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形象化,使之具體可感又富有趣味,這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之一。
如“晨”這一普通的意象便被詩人賦予了意義——“不要說‘這是早晨’,別用一個‘昨天’的名詞把它打發(fā)掉。你第一次看到它,把它當作還沒有名字的新生孩子吧?!泵刻斓某康牡絹聿⒉皇且患握{(diào)重復的事,而是具有哲理意味的自然奇跡,是光明代替黑暗,自由戰(zhàn)勝束縛,是恒久的生命驚奇[3]。
四、濃烈的民族色彩
印度以濃厚的宗教信仰著稱于世,《飛鳥集》即深深打上民族特色的烙印,呈現(xiàn)出濃郁的宗教色彩。濃烈的地方色彩體現(xiàn)了《飛鳥集》的浪漫主義文學特色與追求。
泰戈爾說:“我的宗教是一個詩人的宗教;我對宗教的一切感受來自觀察而不是來自知識?!彼愿行缘闹X去描摹神的形象:“神的巨大的威權(quán)是在柔和的微飔里,而不在狂風暴雨之中?!薄讹w鳥集》對宗教哲學進行思考和探索,呈現(xiàn)了宗教意趣與文學之美渾融交匯的藝術(shù)境界,在一次次人神對話中得到藝術(shù)與生命的升華。如“在死的時候,眾多合而為一;在生的時候,一化為眾多。神死了的時候,宗教便將合而為一?!?/p>
五、總結(jié)
強烈的主觀性、對自然的崇尚、象征手法的運用以及濃烈的民族色彩四個方面充分體現(xiàn)了《飛鳥集》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色。汲取西方文學思潮的營養(yǎng)而植根于東方古老文明的土壤的創(chuàng)作,鑄就了詩壇泰斗泰戈爾的不朽詩篇。
參考文獻:
[1]《文學理論》編寫組.文學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印度]泰戈爾.新月集·飛鳥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
[3][印度]泰戈爾.一個藝術(shù)家的宗教觀泰戈爾演講集[M].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9.
作者簡介:陳丹陽(2000-),女,漢族,福建省三明市人,在讀本科,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