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玲
每個人在語言上的天賦是不一樣的,并且家庭早期的英語教育也有差異,導致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出現(xiàn)了很大的差距和分層現(xiàn)象?!队⒄Z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因此,我們應該面向不同情況的學生,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選擇更具有針對性和兼顧性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就是一種典型的、個別化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承認并照顧到了學生的能力差異,有助于每個學生的發(fā)展。
一、分層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價值
(一)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
語言的學習需要環(huán)境的支撐,在本人看來,學習一門外語最大的障礙,不是復雜的語言知識,而是語言的環(huán)境。我們的學生是一直處在漢語的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的,這就形成了一種沖突,學生也無法建立使用英語溝通的習慣,時間一長就會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能夠不斷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獲得學習成就,建立學習自信。并且,開展分層教學,學生將專注于自我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味地和其他同學進行比較,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他們在學習中更加專注,最終一步一個腳印,提高學習質(zhì)量,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果。
(二)有利于合作互助學習
在教育評價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學不能再一味地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yōu)槟繕耍鴳撜嬲囵B(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都是“一對多”的模式,即一個教師面對眾多的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常常使課堂淪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很少有參與的機會,這自然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發(fā)展。分層教學模式給了學生合作互助學習的機會,通過分層教學,學生之間能夠用英語開展交際,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難題。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較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也無法及時得到解決,問題積累越來越多,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現(xiàn)象,在課堂活動中無法融入群體,與其他優(yōu)秀的學生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學困生漸生放棄之心。此外,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參與話題,無法參與交際、展現(xiàn)自己的英語能力、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由此,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止步不前,出現(xiàn)停滯。而分層教學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機會和自由,淡化了教師對課堂的絕對掌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四)真正體現(xiàn)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早已有的一種教育理念,但一直未能夠在課堂中得到踐行。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者認識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逐漸轉(zhuǎn)變以往粗放化的教學模式,變得更為精細化、精準化。分層教學就是一種精細化、精準化的教學,通過將英語素質(zhì)比較接近的學生劃分到同一個層次中,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方法、教材內(nèi)容、布置作業(yè)、課后評價等方面會更具針對性,從而真正體現(xiàn)出因材施教。
二、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對學生類別進行分層
開展分層教學首先要做好學生的分層,這是開展分層教學的首要任務。只有根據(jù)學生英語能力進行分層,才能有效開展分層教學,最終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全面的摸底,站在不同角度、從不同方面出發(fā)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確保將學生劃分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層次當中,由此才能真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分層教學的質(zhì)量。
一般情況下,基于對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了解,我們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學習層次:第一層次的A層學生是英語學習中的佼佼者,他們成績優(yōu)秀,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較強,這些學生語言天賦高,并且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第二層次的B層學生成分比較復雜。有的語言天賦很好,但是學習興趣一般,對英語學習不上心,由此導致英語能力一般,這類學生擁有巨大的潛力。還有的學生學習刻苦,但方法不對,導致英語能力始終提不上去。總的來說,這一層次的學生都有著上升的空間,也是基數(shù)最大的群體,需要我們重點關注,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問題,并給予針對性指導。第三層次的C層學困生學習能力差,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基礎掌握得不夠牢固,有的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這一層次學生的情況是比較糟糕的,我們要逐步縮小他們的差異,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通過對學生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考慮,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這樣便于分層教學中的互幫互助、取長補短,有利于提高學生合作、探究和交際的能力,確保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更順利地進行分層教學。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鍋燉”,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考高分,上好的學校,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心理及學習需求。而在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要指向?qū)W生的能力發(fā)展,不僅能把英語知識裝在腦子里、寫在試卷上,還要能真正運用在生活中。因此,在分層教學的時候,我們的教學目標要有具體的指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習,分層制定教學目標。
比如,在教學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二冊Unit 8 Childrens Day Part B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初級目標是針對C層基礎薄弱的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是掌握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匯boat,fun以及句型:What is... doing? Hes / Shes...詞匯句型較為簡單,這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也是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而中級目標定為:B層學生能運用本課所學現(xiàn)在進行時的句型What is / are... doing? Hes / Shes / Theyre... 來描述老師和同學們正在做的事情。對B層學生來說,這一發(fā)展性目標也是容易達到的,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高級目標則定為:能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句型,觀察圖片,模仿范例寫一寫。對A層學生高標準、嚴要求,在完成該課講解的單詞和句型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知識探索,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層設定,滿足學生的差異需求,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調(diào)動,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三)對教學步驟進行分層
在完成教學目標之后,我們就需要在教學步驟和教學內(nèi)容上作進一步的安排。即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梯度和難度的教學內(nèi)容。比如,對于A層學生來說,僅僅是學習教材內(nèi)的知識肯定是不夠的,我們要適當為他們安排一些拓展的內(nèi)容,增進他們對英語文化的理解,提高其文化意識。對于B層學生來說,雖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最終完成布置的各種學習任務,但整個學習過程是磕磕絆絆的,很多地方都需要教師的指導以及精細化地講解,并且,最終學完之后,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因此,我們要教給學生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C層學生已經(jīng)比其他學生落下太多,我們要從最基礎的內(nèi)容抓起,盡量降低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充滿耐心,給予鼓勵,使他們在課堂中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四)對作業(yè)布置進行分層
要想保證分層教學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大化促進作用,必須將分層教學落實到教學中的每個細節(jié),其中就包括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大多數(shù)小學英語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都是讓學生進行單詞、句型抄寫記憶或背誦課文,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在進行作業(yè)布置的時候,需要將作業(yè)劃分成不同的內(nèi)容。
例如,在學習完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五冊 Unit 1 Meeting New Friends這單元之后,我們在布置作業(yè)時可以進行這樣的分層:對于C層學生,布置聽懂、會說、認讀、會寫詞匯:tall、pupil、short、hair,并會意詞匯:beside、behind、Australia、long,熟練跟讀課文即可。對于B層學生,首先要通過作業(yè)實現(xiàn)基礎知識的鞏固,背誦課文。我們還可以補充布置一些練習,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簡單應用。而對于A層學生,我們可以繞過基礎知識,讓他們選做作業(yè),結(jié)合本課的知識點布置項目化的作業(yè)任務,如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嘗試完成一篇“My Friend”英語小作文。通過課后作業(yè)的分層布置,既照顧了優(yōu)等生“吃不飽”的現(xiàn)象,又解決了一般學生“吃不了”的問題,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充分激發(fā)了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潛力。
(五)對學習評價進行分層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及時進行評價可以更準確地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后續(xù)的英語學習中進行改進,從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分層教學中,對學習的評價也需要注重分層,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激勵,調(diào)動學生更大的英語學習熱情。
我們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要顯現(xiàn)出不同。對于A層學生主要采用賞識評價,鼓勵他們進一步發(fā)展,而對于B、C層次學生則采用激勵肯定的評價,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奮進。例如在評價學生的故事學習課堂表現(xiàn)時,嘗試把拓展延伸的題目拋給A層學生:“Try to retell the whole story, please.”當然,教師也需要為A層學生復述提供“腳手架”——圖片或思維導圖。當A層學生較好地完成故事復述,教師可以采用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讓A層學生為自己能達成這一提升性的任務感到興奮,激發(fā)其學習潛能。我們把課堂中的基礎題交給B、C兩層的學生,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為其喝彩。如果他們回答錯誤時,教師不能全盤否定或批評,可以鼓勵他們:“Never mind, try it again.”引導他們再思考,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自信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分層教學,分出層次,教出精彩,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總而言之,我們要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教學的精準度,更大限度地挖掘?qū)W生的英語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在不同水平的共同發(fā)展,使學生在原本英語基礎上獲得最大限度地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本論文系2021年度漳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研究》[立項批準號:ZJKTY2115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