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蓮
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本身有其復雜性,需要學生運用思維進行多方面學習,基于這樣的教學目的,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育的教學方法就需要進行改進,以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教學形式上的優(yōu)化,并根據學生上課時的反饋,及時調整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助力學生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進而實現(xiàn)其綜合發(fā)展。主動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其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基礎,但是對數(shù)學的理解相對淺顯,需要進一步引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于此,可以從圖形變換的角度著手,對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學方法進行構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將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優(yōu)化與提升,使其更科學有效。
一、圖形變換對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數(shù)學的學科特殊性,使得其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其邏輯性更強,能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除此之外,通過對圖形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小學正是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其能力,通過圖形變換,對小學五年級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并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傳授,此舉對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
圖形變換其核心是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鍛煉,并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首先小學生因為其年齡原因的影響,針對具象的實體知識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因此需要從該角度出發(fā),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教學規(guī)律,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并實現(xiàn)從平面想象力到空間想象能力的發(fā)展,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另外,可以進一步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通過引入圖像變換,并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深度交流,及時針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以形成更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這種形式的教學,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而言更加有趣,將圖形進行多種變換,積極探討出多種解題方式,并找出其中最優(yōu)的方式,這樣可以滿足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過程中的求知欲望,并對圖形有更深的理解,可更好地利用其性質進行合理的變換,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幾何構造能力。
二、當前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問題
數(shù)學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思維、運算、想象力,而這幾種能力也是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關鍵,其分別承擔著核心、基礎與發(fā)展作用。但是小學生當前在這些方面還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足之處,并且由于接觸數(shù)學時間相對較短,種種能力都還僅僅處于萌芽狀態(tài),導致當前全灌輸?shù)慕虒W模式,小學生難以適應,以及概念的生澀講解,導致學生理解不透,乃至幾何圖像的教學不夠靈活,使得學生無法創(chuàng)新式地進行解答等。而將圖形變化思維深入到小學五年級的課堂,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就更有其效果,其能實現(xiàn)將抽象內容直觀化,并幫助學生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因此,當前小學五年級教學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可以從引入圖形變換、優(yōu)化教學形式的角度出發(fā),綜合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三、利用圖形變換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有效措施
(一)從課堂氛圍的角度出發(fā),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
鑒于早期的教學過程中,其模式都是教師進行宣講,學生記筆記進而學習相關知識。在這一形式中,教師是主動方學生是被動方,這樣的教學狀態(tài)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極其有限,并通過多次講解以求學生更好地理解,而后布置大量練習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顯然這一模式學生沒有自主的發(fā)揮空間,實際教學效果并不佳。因此這樣的教學方法需要進行優(yōu)化,而課堂氛圍就是其中可以先行調整的部分,要營造相對輕松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將趣味性的教學手段與圖形變化的方式進行結合,做到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對其學習的內容與方法進行基本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對于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進行度的把握。以具體的教學內容為例,“圖形的平移以及旋轉”這一部分的內容,為了更有趣味性,并體現(xiàn)出圖形變換的特征,可引入俄羅斯方塊的游戲,無論是平移還是旋轉,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對圖形缺口部分進行補充,使其成為完整的一排,進而消掉,不同形狀在掉下的過程中,及時調整其位置與方向的實質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對圖形進行合理的平移與旋轉,并且整個教學過程都可以在游戲中進行,這樣的教學形式極具趣味性,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后,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游戲這一形式的引入,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高漲,這時教師就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引導,進而充分發(fā)揮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對俄羅斯方塊提出合理的消除意見后,引導其思考,旋轉在這一過程中,其特征是什么?是不是什么位置都可以達到?同時平移要保證哪些特點才能實現(xiàn)平移?將問題拋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后,再進行必要的圖形變換的講解。這樣的教學形式可將學生的主體學習性有效發(fā)揮出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對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有著積極意義。
(二)從塑造情境的角度出發(fā),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數(shù)學與生活是緊密相關的,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僅僅依靠書面的圖形有其局限性,難以將其具象化,這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因此在圖形變換的教學中,需要積極地塑造出一定的情境,并將其盡可能地與實際生活元素進行結合,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將抽象的圖形具象化,學生有更為清晰的概念,使得圖形教學更生動。此舉一方面使得學生理解起來更簡單,另一方面能有效地讓學生更喜歡數(shù)學。
以具體的教學為例,無論是平移還是旋轉,在生活中都極為常見,因此可以對其進行利用。圖形的平移,在教材中主要是對平面圖形的平移,而生活中的物體是立體的,其平移更為復雜。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需要進行適當?shù)囊?guī)定,以規(guī)避掉空間上平移的一些條件,將學習內容控制在小學生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利用多媒體播放汽車行駛的過程,以及行人走路的過程,首先將人、車看作一個整體,不考慮其內部的運動,在這種情況下詢問學生,這樣的生活場景是不是平移呢?是不是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且整體未變,那平移的特征究竟有哪些呢?并讓學生在班級內以筆當作車,進行運動,怎樣才是平移呢?通過學生手動感受,親身體會平移是什么樣的,也就對圖像變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種生活場景式的模擬與引入,學生更易產生認同感,并通過自己具體的動作去感受,更易讓其想象力迸發(fā),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因此,塑造合理的教學情境,并聯(lián)系生活,可以發(fā)揮出良好的效果。
(三)從參與活動的角度出發(fā),強化學生的圖形變化理解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正是對什么都充滿好奇的年紀,學生更為活躍?;谠撛颍處熆梢酝ㄟ^合適的引導,利用學生的活潑性,從而達到教學效果,可通過一些活動展開課程教學,并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親自動手加強對圖形變化的理解。這樣可以使學生操作能力增強,同時強化其直觀感受??山M織的教學活動形式相對較多,需要注意與學生的適配性,及時調整活動,以達到目的。
教師可以組織類似實踐課的活動,讓學生去動手制作一些圖形,然后利用制作的圖形進行平移或旋轉的內容講解,從而多方面提升學生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等距的網格紙之上畫出一個三角形或者長方形,在完成后,教師開始指定一些平移或者旋轉的要求,讓學生按要求畫出第二個圖形,然后進行裁剪,拿著裁剪后的圖形,引導學生探索,這個圖形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并引導總結出平移的判定條件。對兩個裁剪出來的圖形進行任意地擺放,這樣的圖形變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導學生探索更為復雜的平移與旋轉結合的變換,而這一過程對于學生而言,其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圖形的變換,甚至可以直接動手去擺放出任意形式的圖形變換形式,對學生理解平移與旋轉有著積極的意義。
(四)從引入先進的教學技術出發(fā),豐富課堂形式
當前社會發(fā)展迅速,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地更新?lián)Q代,互聯(lián)網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通過引進先進的教學技術,可以使得小學數(shù)學課堂形式更為豐富,將相對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以多種形式進行呈現(xiàn)。與此同時,互聯(lián)網上大量的教學資源,從PPT課件到一些更為直觀的圖形模型,動態(tài)圖片等都可以選擇性地引入課堂,助力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圖形變換,同時提升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以具體的教學為例,在圖形變換的教學任務中,對軸對稱的講解需要大量的對稱圖形支撐教學活動。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借鑒互聯(lián)網上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與PPT,將軸對稱的相關內容補充完整。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視頻內容的播放或者動態(tài)圖形的展示,在視覺上給學生展示軸對稱的特征,并一一凸顯出其對稱的特點。另外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感受軸對稱的概念以及圖形,可以通過CAD軟件進行制圖,并將制圖過程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圖形的對稱有更清晰地認識。在引入新的教學內容時,需要時刻注意新技術是否與學生相適合,并進行及時的調整,探索出學生學習效果最好的形式,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五)從構建教學評價體系的角度出發(fā),積極檢驗教學效果
針對學生圖形變換學習評價的體系建設,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量,圖形變換是對多種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其評價體系也應該從多角度進行衡量,以達到準確檢驗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需要對學生有深入地了解,并將其問答、動手、卷面考試的比例進行有效的搭配,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綜合培訓,也就能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教師需要把握住評價體系構建的一些原則,在評價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需要避免其標準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自尊造成打擊。同時需要引導學生自我認可,自信始終是學生保持高昂學習激情的源泉。教師構建相關的評價體系,需要根據具體的內容與學生的個性,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實現(xiàn)較好的學習效果,得到正確的評價。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五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從學生與數(shù)學內容的角度出發(fā),都需要教師優(yōu)化其課程展開形式,針對圖形變換而言,其能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更應該從方法上著手,教師從課堂氛圍的角度出發(fā)、從塑造情境的角度出發(fā)、從參與活動的角度出發(fā)、從引入先進的教學技術出發(fā)、從構建教學評價體系的角度出發(fā)后,必將使得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