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峰
1. 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意義
1.1 在體育活動中對幼兒身體素質進行鍛煉和強化
開展體育活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對人的身體素質進行提高,讓人們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保持在長期和穩(wěn)定狀態(tài)之下。幼兒園中的幼兒正好處在其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幼兒在這個時期內不僅需要在飲食方面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還應對他們增加行之有效的體育活動,可以更好地優(yōu)化幼兒身體的各項機能和提升其運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兒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減少他們因體質較弱而時常生病的情況,在身體健康方面為幼兒后續(xù)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基礎。
1.2 在體育活動中對幼兒與其他人的交往和合作的能力上予以有效的培養(yǎng)
在幼兒園開展相關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對幼兒大腦的發(fā)育起到促進作用,還可以對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與他人交往以及競爭的能力等方面予以培養(yǎng)。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幼兒教師通常都是先對幼兒講解清楚體育活動的要求和規(guī)則,然后再對幼兒進行合理的分組。幼兒在教師進行分組后,需要和組內的組員一同對游戲的規(guī)則內容、游戲中需要使用的戰(zhàn)術配合方面以及對抗其他小組的游戲策略等相關內容進行商討,在幼兒商討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開發(fā)和鍛煉了他們在語言的表達和溝通上的能力。幼兒在正式的體育游戲競賽中需要和組內的組員進行相互支持和默契的配合,在這種彼此幫助、配合以及合作的氣氛下,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讓他們對其重要性予以正確的認識。
1.3 在體育活動中對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予以培養(yǎng)和提升
在幼兒的成長和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體育對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在很多體育活動中暗含著對幼兒的危險因素,因此幼兒教師要在體育活動過程中讓幼兒對這些危險予以正確的認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相關的科學實踐證明,幼兒與自己年紀相對應的運動方面缺乏經驗,可能發(fā)生運動事故的概率就會增大,在幼兒園中積累豐富的運動經驗有助于幼兒將一些不必要發(fā)生的危險系數降低,讓幼兒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學習如何保護好自己。例如,幼兒在進行攀登架體育活動時,幼兒教師要對他們予以不間斷的提醒,讓幼兒務必用自己的雙手抓緊架子,兩只腳也要交替進行攀爬,通過幼兒教師在體育活動中對他們進行正確動作方法的講授,降低或者避免幼兒發(fā)生危險。
1.4 對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自信心予以激發(fā)
自信對人一生是具有較為重大的影響的,幼兒形成自信心需要在實踐活動中以自己的親身體驗或者是幼兒教師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教育,需要通過成功或失敗來總結和積累經驗,他們才能對自己產生一定的認知,進而對自己給予更多的認可和信任。培養(yǎng)人的自信心的關鍵時期就是幼兒這個時期,幼兒教師要對幼兒的這個階段予以高度的重視和關注。在幼兒園通過合理地開展體育活動科學,讓幼兒親身感受成功或失敗,對他們的潛在能力和某一個方面的特長予以深入挖掘,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更多的自信心。
2. 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需要遵循的原則
2.1 體育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
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的身心都能得到發(fā)展,期望達成的目標是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幼兒進行體育活動時,幼兒教師需要以教育目標為核心,對于幼兒園可利用的各種教育因素予以充分的調動,對適合幼兒的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要予以科學的選擇,讓幼兒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
2.2 結合幼兒的自主參與和幼兒教師的主導作用
幼兒教師在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中,應依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實際發(fā)展,對他們進行有目的和有計劃的體育活動,要將自己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出來,并且有意識地對幼兒的主動性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予以激發(fā)和有效引導。體育活動需要幼兒的積極主動參與才能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為了充分調動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幼兒教師需要與幼兒的興趣愛好相結合,對幼兒的內部動機予以掌握和突破。
2.3 體育活動要對幼兒的安全性予以保障
無論是體育活動還是其他的活動,幼兒教師需要遵循的一個基礎性的原則就是保障安全。特別是對于幼兒,他們沒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因此在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時,幼兒教師需要對他們保持高度的重視,對每一個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真實情況予以了解和關注,防止危險情況的發(fā)生。
2.4 體育活動的經常化
對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體育活動觀念是體育活動的意義,讓幼兒喜愛體育活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要使體育活動在幼兒整個教學活動中貫徹始終。培養(yǎng)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想要幼兒身心得到良好發(fā)展,教師對于體育活動的設置要做到經?;榱俗層變撼掷m(xù)對體育活動有興趣,在活動形式、時間上要及時地優(yōu)化和調整,堅決杜絕隨意放棄體育活動的情況出現(xiàn),這對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是有負面影響的。
2.5 體育活動的運動負荷要適中
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會隨著幼兒的成長發(fā)生變化。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中,需要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對體育活動的運動量及時調整,需要達到一定的運動負荷的效果。這樣做不但可以達到對幼兒體育鍛煉的目的,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意志力,最終達到對幼兒身心教育的教學效果。
2.6 體育活動形式的多樣化
幼兒由于年齡特點,身心的發(fā)展水平較低,體育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可能會被其他的外部因素吸引,對體育活動提不起興趣。在開展體育活動中,教師需要設計一些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也就是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來完成體育活動。這樣一來,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體育活動的同時,還能發(fā)展幼兒的運動能力,有助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2.7 體育活動的全面發(fā)展
從兩方面來思考體育活動的全面發(fā)展,一方面是,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是讓幼兒的身體機能得到全面的體育鍛煉,提升幼兒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防止因不平衡的體育鍛煉而出現(xiàn)肢體機能的不協(xié)調;另一個方面是,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是讓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身體機能得到鍛煉的同時,還能對幼兒健康和身心素質進行培養(yǎng)。
3. 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舉措
3.1 依據幼兒實際特征,選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不同年齡的幼兒自身需求與身心發(fā)展都不一致,因此,教師必須深入掌握幼兒的真實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小班幼兒自身運動水平較弱,且主要依靠形象思維進行判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用帶有可愛、童話色彩的跳、平衡或者鉆、爬運動,增強幼兒體質。中班幼兒以及大班幼兒自身運動能力較強,且抽象思維發(fā)展迅猛,往往喜愛部分具有較高難度挑戰(zhàn)性的運動。與此同時,小班幼兒自身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較為薄弱,往往不喜歡合作活動,而中班、大班幼兒更喜歡集體體育活動。只有幼兒園教師牢牢掌握幼兒的實際需求,才可以促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3.2 在體育活動之中融入音樂元素,保證活動質量
在體育活動之中融入音樂元素,可以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降低自身對體育活動的抵制心理,有效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例如,當教師指引幼兒進行快速散開跑的體育活動時,此種體育活動的玩法是當幼兒聽到教師發(fā)出“跑”的指令后,就需要四散跑開;而當教師發(fā)出“?!钡闹噶詈螅變罕仨氁业綁Ρ诨蛘咂渌Aб约澳局破?,例如鏡子、桌子等,將身體之中的任意部位與之貼合。在開展此項游戲時,教師可以將鈴鼓作為第一組幼兒參加活動的信號,同時將一首十分跳躍歡快的“單簧管波爾卡”作為第二組幼兒參加活動的信號。通過兩組之間的對比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第二組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明顯比第一組幼兒更為高漲,且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性較高,奔跑速度較快。由此可見,在體育活動之中科學適當地融入部分音樂元素,可以推動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之中,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
但教師在融入音樂過程中需要注意掌握科學的時間,當教師在對體育活動進行講解且幼兒并沒有牢牢掌握活動規(guī)則時,教師不應融入音樂元素,應在體育活動的練習過程中進行應用。教師選擇的體育活動音樂元素必須帶有歡快、熱烈的氛圍,可以提高體育活動的氛圍,可以加入像進行曲、Disco等各類音樂。如若想對幼兒開展平衡類活動,教師需要選用節(jié)奏平穩(wěn)、抒情的音樂,有效緩解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緊張心情。
3.3 聯(lián)系幼兒實際生活開展體育活動
部分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就是想要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從而導致活動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之間產生嚴重脫節(jié),造成幼兒無法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幼兒自身學習、模仿能力較強,如若體育活動與日常生活之間具有良好的連接性,幼兒可以自主地將二者進行銜接,從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科學設計帶有生活氣息的體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融入勞動元素,推動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例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同進行除草、種花、施肥以及除蟲等各項體育活動。此種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熱愛自然、貼近自然的意識。
3.4 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品質
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體育水平、增強其身體素質,還可以滿足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衍生出的競爭、合作、模仿、交往以及娛樂等各類需求,促進幼兒自身智力、手腦協(xié)調力、合作能力以及個性品德等多方面的發(fā)展。例如,生動活潑的模仿類活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大方活潑的性格。教師可以利用“老虎捉猴子”活動帶領幼兒參與障礙跑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勇敢、抗挫能力;利用“小鴨小雞”活動帶領幼兒參加走、跑交替活動,既可以提高幼兒跑、走的水平,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美好品德。
同時,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自身必須嚴格遵從活動規(guī)則并克服一定困難。此種活動過程教師可以幫助幼兒逐漸參與部分社會性交往,提高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競爭、合作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兩人三足”等體育活動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利用集體共同活動“繞圈接力”等增強幼兒的競爭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在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失敗與成功兩種結果,教師應引導幼兒學會為他人取得成功而興奮、喜悅,面對自身的失敗應不拋棄、不放棄,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結束語:
幼兒階段是幼兒身心健康快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其對幼兒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極為關鍵的現(xiàn)實意義。只有幼兒自身具備健康的身心才是其學習、生活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品德、智慧以及審美能力的前提條件。因此,幼兒園教師需要利用體育活動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內容,對幼兒的社會生活進行有效豐富,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活動習慣,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