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興祐
康熙元年(1662)春夏之際,李漁離開居住了12年的杭州,舉家遷往金陵(今江蘇南京)。李漁移家的最直接原因,是創(chuàng)作的作品遭到嚴重的盜版。而李漁又是依靠賣文為生的,作品被盜版,等于生財之道被斷絕了。李漁移家南京前,在杭州已進入文學創(chuàng)作的旺盛期,他現(xiàn)存的十種曲中有七種曲創(chuàng)作于此時,他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擬話本小說也均完成于此時。此外,他編撰了歷史著作《古今史略》,編纂了《尺牘初征》等。由于李漁創(chuàng)作的作品通俗詼諧、編纂的書籍又切實有用,因此一經(jīng)刊刻印行,就暢銷市場,而盜版現(xiàn)象隨之而來,尤其是南京、蘇州等地盜版極為嚴重。李漁在《與趙聲伯文學》的書信中說得十分明白:“弟之移家秣陵也,只因拙刻作祟,翻板者多,故違安土重遷之戒,以作移民就食之圖?!币萍夷暇?,是為了便于打擊圖書盜版,謀求新的生活道路。
一
李漁移家南京后,開設了書坊,實施了自撰、自刻、自售的經(jīng)營模式。同時,他建造了芥子園,充分展示了他的建筑美學理念。但由于李漁講究生活情趣和生活品質(zhì),注重生活享樂,加上人口驟增,僅僅依靠寫書、賣書的收入,已經(jīng)難以維持生計。于是,他經(jīng)常外出游歷,走訪達官貴人,從而獲取生活資助。在南京期間,李漁曾經(jīng)有過五次外出長游,時間短則半年,長則兩年。其中,李漁游西秦收獲最大,不僅取得了經(jīng)濟上的豐厚收益,而且得到了喬姬和王姬,組織了家庭戲班。
康熙五年(1666),李漁游西秦時,在山西平陽收納了喬姬。喬姬當時十三歲,出身于貧寒之家,卻對聲律天生敏感。當?shù)亓婀ふ谘葑嗬顫O新撰的傳奇《凰求鳳》,喬姬在垂簾后窺聽。李漁以為一個西北女子又不識字,不可能聽懂吳越之音,喬姬只是裝模作樣而已,第二天就問喬姬有沒有理解曲中之意。喬姬的表現(xiàn),令李漁驚奇不已:她不僅能夠準確地理解曲中的意義,而且能夠完整地唱出曲子來。李漁隨后來到陜西西安,請流落在當?shù)氐囊晃黄呤畾q左右老藝人調(diào)教喬姬。老藝人是蘇州人,原為肅王府的供奉人,主人去世后,他無家可歸,到處流浪,直至流落在此地。老藝人教喬姬一曲《一江風》,喬姬立即就能理解,并能與在平陽聽到的曲子產(chǎn)生聯(lián)系,說出道道來。李漁不覺目瞪口呆,萬分驚訝。無論是歌還是曲,老藝人只要教過三遍,喬姬就能自己歌唱。老藝人驚嘆道:“此天上人也!予授曲三十年,閱徒多矣。數(shù)十遍而微知大意者,慧人也;中人以下之資,數(shù)百遍尚難釋口,不待痛懲切責,未能合拍。乃今若此,果天授,非人力也?!睅资旌螅瑔碳У某揭殉嚼纤嚾?,以至于老藝人說:“青出于藍,我當師汝矣?!保ā秵虖蜕踉賮矶Ш蟼鳌罚?/p>
第二年,李漁到蘭州,接納了王姬。王姬比喬姬小一歲,以前學過唱曲,李漁就讓喬姬教授王姬,以提升王姬的歌唱能力。喬姬像她的師傅一樣,教王姬唱歌唱曲。王姬也具有特殊的音樂天賦,也是一教就會。喬姬對王姬贊不去口,喜形于色,對李漁說:從今而后,我得到了唱曲的好搭檔。請以王姬為生角,我充當?shù)┙?,其余角色,由隨行的諸姊妹充當。此后主人撰寫新的曲子,就不用其他優(yōu)人在外面浪傳了,完全可以在家門內(nèi)流傳。于是,李漁以王姬為生角,喬姬為旦角,隨行諸姬擔任其他角色,組成家庭戲班。
這個家庭戲班第一次演出地點是在西岳華山??滴趿辏?667)夏末,李漁從甘泉回南京的途中,順道游玩華山。華山以陡峭險峻而著稱,令不少攀登者望而生嘆,或半途而廢。他卻帶著四個女子登上華山天險蒼龍嶺,在一個比較平坦、可以容足的地方鋪開氈子,讓她們演唱昆曲。此時此地,峻峰聳立,白云繚繞,微風徐來,衣袂飄動,李漁打著節(jié)拍,她們放開歌喉演唱。李漁對這次表演十分得意,因為唐代文豪韓愈曾經(jīng)到達此處,擔心下不了山,痛哭流涕,寫信與家人永訣。而李漁帶領四個女子不僅登上此處,而且成功演唱昆曲。他的《登華岳四首》詩和序對這次演唱進行了描述,表達了他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如其四寫道:“怪殺登山男,誰堪奈爾何。前賢猶痛哭,我輩卻高歌。鳥過停飛翼,樵聽罷斧柯。主人游興癖,從者盡成魔?!边@是一種奇特的經(jīng)歷,恐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二
這年年末,李漁攜家庭戲班到達彭城(今江蘇徐州),正逢天氣異常寒冷,天上飄下鵝毛大雪,河道結了厚厚的冰,舟船不能航行。徐州河防同知紀子湘和儒學教官李申玉留李漁一行在彭城過年。康熙七年(1668)正月初一,是李申玉妻子的生日。由于李申玉酷愛昆曲,李漁便帶領家庭戲班到李申玉家演唱,增加生日氣氛。同時,李漁還撰寫了《李申玉閫君壽聯(lián)》表示祝賀。這是李漁家庭戲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演出,演出的曲目就是李漁在途中剛剛完成的《巧團圓》。李漁家庭戲班組成不到一年時間,就能對外登臺演出,除了喬姬和王姬具備突出的天賦外,還與李漁的編劇、排練、導演有著密切關系。
李漁回到南京后,家庭戲班更是在芥子園頻繁演出:“歲時伏臘,月夕花晨,與予夫婦及兒女誕日,即一尊二簋,亦必奏樂于前;賓之嘉者,友之韻者,親戚鄉(xiāng)鄰之不甚迂者,亦未嘗秘不使觀?!边@說明李漁在有意識地訓練演員的演出能力,同時也表現(xiàn)出李漁是一個非常講究生活品質(zhì)的人。這種家庭堂會式的演出,也是聚會交游的極好場所,有“當代周郎”之稱的方亨咸、何采、周亮工、顧枝蔚、沈喬瞻對喬姬、王姬的演唱才能予以高度的評價:“莫不以小蠻、樊素目之?!敝芰凉ぴ诶顫O《賀新郎·納喬王二姬和諸友所寄花燭詞》后評價說:“喬、王二姬,真尤物也。舞態(tài)歌容,當世鮮二?!备叨仍u價了喬姬和王姬的歌舞水準?!敖笕蠹摇钡膮莻I(yè)、錢謙益、龔鼎孳,“燕臺七子”的丁澎、宋琬、施閏章、嚴沆,“海內(nèi)八大家”的王士禎,詩人杜浚、徐釚、余懷、周亮工,戲曲家尤侗等人經(jīng)常到芥子園聚會,觀賞演出,飲酒賦詩。一段時間,李漁的芥子園成為文人學士交流聚會的熱鬧場所,觀看和品評李家班的演出成為必備項目,如方文在七古《三月三日邀孫魯山侍郎飲李笠翁園即事作歌》中評價道:“兩三秦女善吳音,又善吹簫與弄琴。曼聲細曲腸堪斷,急管繁弦亦賞心。”據(jù)《后斷腸詩十首》吳冠五(宗信)評語所稱,康熙十一年(1672)新春,他與周亮工、方孝標、方亨咸、何采在芥子園觀看李漁家班演出。
除了在芥子園演出外,李漁還帶領家庭戲班去各地巡演,結交達官貴人,獲取生活饋贈。他自稱:“予數(shù)年以來,游燕、適楚,之秦、之晉、之閩,泛江之左右、浙之東西,諸姬悉為從者,未嘗一日去身?!保ā秵虖蜕踉賮矶Ш蟼鳌罚┛滴蹙拍辏?670),李漁攜家庭戲班出游福建,他在《予攜婦女出游,有笑其失計者,詩以解嘲》中寫道:“盡怪饑驅似飽騰,紛紛兒女共車乘。須知我作浮家客,欲免人呼行腳僧。歲儉移民常就食,力衰呼侶伴擔登。他時絕粒長途上,縱死還疑拔宅升?!钡莱隽顺鲇蔚哪康暮涂嘀?,只有常年在外奔波的人,才會有這種深刻的感受??滴跏辏?671)初夏,李漁又攜家庭戲班出游蘇州,在達官貴人家演出。尤侗在《閑情偶寄序》中敘及此事:“薄游吳市,集名優(yōu)數(shù)輩,度其梨園法曲,紅弦翠袖,燭影參差,望者疑為神仙中人。”李漁也有《端午前五日,尤展成、余澹心、宋澹仙諸子集姑蘇寓中觀小鬟演劇。澹心首倡八絕,依韻和之》記家庭戲班演出之事,其二云:“舊曲改充新樂奏,溪毛拾作玳筵張。全憑小婦斑斕舌,逗出嘉賓錦繡腸?!边@里所說的“舊曲”,是指經(jīng)過李漁改編的《琵琶記·尋夫》和《明珠記·煎茶》。
康熙十一年(1672)春,李漁又攜家庭戲班游楚。喬姬自夏至秋一路上都在患病,但沒有聲張,到了冬季病逝于漢陽。李漁悲傷不已,寫下了《斷腸詩二十首哭亡姬喬氏》,其序云:“喬姬事予凡六載,年方齠齔,即解聲歌。凡予所撰新詞,及改前人諸舊劇,朝脫稿而暮登場,其舞態(tài)歌容,皆當世周郎所經(jīng)見者……天夭斯人,甚于亡我,腸非鐵石,能無恙乎?人謂悼亡詩至二十律,無乃過繁?予尤苦其韻短情長,不足舒悲痛牢騷之萬一也!”此事對李漁的精神打擊很大,以至于在半年之內(nèi)不忍心聽曲。他在詩中寫道:“冷落宮商半載余,乍聽何異響瓊琚。不知聞雁三秋夜,還當看花二月初。心在調(diào)中渾忘我,曲終江上始愁予??蓱z月泛孤舟上,四座依然一席虛?!保ā蹲詥碳龊?,不忍聽歌者半載。舟中無事,侍兒清理舊曲,頗有肖其聲者。撫今追昔,不覺泫然,遂成四首》其三)觸景傷情,悲不自勝。
康熙十二年(1672)初夏,李漁只帶王姬、黃姬作京師之游。不料,王姬卻因病在京城去世,李漁為此寫了《后斷腸詩十首》悼念王姬,其一寫道:“斷腸于今甫一年,那堪隨續(xù)斷腸篇。夜臺有伴生人獨,年少都亡老命懸。只道淚干無可泣,誰防情至又如泉。書生福薄宜如此,紅粉何辜冒死冤。”兩年之內(nèi),李漁家班的兩根支柱即旦角喬姬和生角王姬相繼離世,令李漁悲痛不已。
三
明清時期,戲曲演出主要有三種情態(tài)和形式:一是宮廷演出,二是家班堂會式演出,三是專業(yè)戲班演出。第一、第三形式的指向都十分明確,家班演出是指私人戲班在各種宴慶場合以堂會形式的演出,這是清初特別風行的一種形態(tài)。除了士紳豪門、社會名流的家班,還有官員私蓄的戲班。據(jù)考證,明末清初著名的家庭戲班不下二十個,如太倉王氏家班、南京王宗孝家班、鄞縣屠隆家班、無錫鄒迪光家班、吳縣徐溶家班、宜興徐懋曙家班、嘉興錢格家班、如皋冒氏家班、南京曹寅家班、宜興吳炳家班、杭州查繼佐家班、吳縣朱必掄家班、淮安劉澤清家班等。但是,在眾多家班中,像李漁家班活動范圍如此之廣者,恐怕是絕無僅有的。通常富貴人家組織的家庭戲班或官員私蓄的戲班,基本上是自娛自樂的行為,其演出也僅僅是供家人或來訪者欣賞,而李漁則將之作為謀生的手段,帶著家班外出,四處奔走,到處演出,以獲取官員或富豪的資助。這種謀生方式在當時是十分奇特的,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
至于李漁家庭戲班演出的劇目,李漁明確指出:“予于自撰新詞之外,復取當時舊曲,化陳為新,俾場上規(guī)模,瞿然一變。”(《喬復生王再來二姬合傳》)也就是說,劇目由兩個方面組成。一方面是李漁的自撰作品,如《凰求鳳》《慎鸞交》《巧團圓》等;另一方面是李漁的改編作品,如《南西廂》的《游殿》《問齋》《逾墻》《驚夢》和《琵琶記》的《尋夫》、《明珠記》的《煎茶》、《玉簪記》的《偷詞》、《幽閨記》的《旅婚》等。隨著喬、王二姬先后于康熙十一年和十二年去世,這個戲班的頂梁柱缺失,戲班也就不復存在。李漁家庭戲班雖然只存在了七八年時間,但由于李漁十分重視家庭戲班,為此留下了不少文字,如《喬復生王再來二姬合傳》《斷腸詩二十首》《后斷腸詩十首》等詩文;同樣,由于李漁家庭戲班在當時頗有名氣,又去各地巡演,因而當時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不少詩文,這些都給后人研究當時家庭戲班活動情況提供了依據(jù)。
《閑情偶寄》是李漁的代表作,充分地反映了他的文藝修養(yǎng)和生活情趣,也確定了他在中國美學史上的地位。此書的寫作和刊刻與李漁家庭戲班的起始和終結幾乎是同步的。李漁創(chuàng)作《閑情偶寄》,始于康熙六年(1667)前后。在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每完成一部,就刊刻一部,陸陸續(xù)續(xù)分冊面世。李漁完成全書寫作后,將各部分匯集在一起,成十六卷《閑情偶寄》,刊刻于康熙十年(1671)。
《閑情偶寄》共分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yǎng)八部,其中《詞曲部》《演習部》及《聲容部》在戲曲理論方面提出了不少創(chuàng)見。這不是獨立的現(xiàn)象,而與李漁的戲曲實踐密切相關。李漁在杭州生活的十多年時間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文學作品,涉及詩詞、小說、戲曲等領域,而以戲曲創(chuàng)作的成就最高?,F(xiàn)在存世的十種曲就有七種創(chuàng)作于杭州,但是,他的這些戲曲作品是提供給專業(yè)戲班演出使用的,他僅僅是一位以賣文為生的作者。組成家庭戲班后,李漁集作者、編劇、導演于一身,充分展現(xiàn)了他的天賦。這種三位一體的實踐,加上欣賞者觀看演出時的評點和指點,無疑為李漁的理論總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具體地說,李漁在《詞曲部》《演習部》及《聲容部》的有關章節(jié)中,除了聯(lián)系元明以來的戲曲創(chuàng)作實際、吸取前人的理論成果外,還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家庭戲班的演出經(jīng)驗,確立了理論上的建樹??梢哉f,《閑情偶寄》對我國古代戲曲理論作出了較為全面的總結,構建了自成體系的戲曲理論。這一系統(tǒng)理論包含戲曲創(chuàng)作論和戲曲導演論兩大部分?!对~曲部》主要論及戲曲創(chuàng)作的立意、構思、語言、音律、程式以及劇本通俗化問題,體現(xiàn)了李漁的戲曲創(chuàng)作理論。《演習部》總結了昆曲的教學和舞臺演出經(jīng)驗,論述了如何選擇和改造劇本,如何教授演員唱曲道白以及演員的服飾裝扮和音樂伴奏等,展現(xiàn)了李漁的戲曲導演理論?!堵暼莶俊返挠嘘P章節(jié)提出了如何挑選和訓練演員的問題,見解獨到,多為經(jīng)驗之談。
(作者單位:西泠印社出版社)
新書架
《謫仙詩豪李白》
《謫仙詩豪李白》由中國李白研究會名譽會長郁賢皓先生所撰,全面介紹了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全書以李白的經(jīng)歷為經(jīng)、代表作為緯,交織還原了詩里詩外真實的李白。全書文字生動、描寫細致、行文曉暢,并富有學術含量,在娓娓道來的講述之中融入了作者對李白生平交游的堅實考證,言而有據(jù)。書中所引李白詩文依據(jù)《李太白全集校注》,是作者長年研究的成果結晶。在敘述李白生平的同時,作者將李白的代表作品對應其具體的人生階段進行解說,對作品的寫作背景與表達情感、詩人的所見所聞與所思所想,都有淋漓盡致的揭示。詩仙的浪漫一生,由本書從頭講起!
《謫仙詩豪李白》,郁賢皓、張啟超著,精裝32開,鳳凰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定價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