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富林
中圖分類號:G818.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4-177-03
摘? 要? 本文通過梳理第十四屆全運會賽后西安體育場館的情況,分析大型體育賽事體育場館賽后利用成功經驗,探討第十四屆全運會賽后西安體育場館利用的影響因素,提出第十四屆全運會賽后西安體育場館利用的策略,為賽后西安體育場館的利用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證參考。
關鍵詞? 第十四屆全運會? 西安體育場館? 賽后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于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在陜西省成功舉行,這是陜西省第一次舉辦大型綜合性的運動會。省會西安是此次運動會賽事運動項目的主賽區(qū),為了確保比賽順利進行,共建設了26個場館。賽后體育場館如何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提高利用,促進社會、經濟、文化、體育等協(xié)同發(fā)展是歷來賽后備受關注的問題。本研究通過梳理西安市體育場館的布局情況、大型體育賽事體育場館賽后利用的成功經驗、西安體育場館賽后利用的影響因素等,提出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體育場館賽后的利用策略,提高其利用效率,既可以預防賽后體育場館的閑置荒廢,又可以通過場館運營提高政府和場館所在地居民的經濟收入,雙向產生經濟效益。
一、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體育場館建設基本情況
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體育場館在建設時持著“能用不改、能改不建”理念,科學利用已有場館,合理整合教育場館資源,有效降低了場館建設投入。同時場館的建設蘊含了陜西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且場館整體布局合理,為賽后的科學利用奠定了基礎。
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市新建13個場館,改建13個場館,分布于西安市各個區(qū),整體分布均勻,布局合理,具體情況見表1。
二、大型體育賽事體育場館賽后利用成功經驗
倫敦奧運會賽后場館利用是公認的成功典范,其賽后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科學評估,適當拆除。賽后對于維護費用高,但利用率低的場館進行拆除,如對倫敦碗場館的5.5萬個座位進行拆除,對籃球館100噸鋼鐵構建拆除后運往巴西重新使用,拆除這些利用利用率的場館可以節(jié)省后期的大量的維護費用。第二,合理改造。賽后對于可以面向大眾使用的場館進行合理改造,如對手球館改造成五個社區(qū)共有的體育館,自行車館改造成面向大眾的自行車公園等。第三,積極承接國外、國內大型賽事和活動。第四,秉承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打造綠色奧運。
北京奧運會是我國第一次承辦的奧運會,賽后北京奧運會場館本著“堅持體育特色,多元融合發(fā)展”的理念使得場館得到了有效合理的利用。北京奧運會賽后利用的方式主要為:第一,合理改造。如將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改造成大型體育休閑娛樂場所,提高了場館的利用,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第二,功能轉換。在沒有比賽時,將場館轉變?yōu)殡娪霸?、博物館、會議場所等。第三,積極承接國外、國內大型賽事和活動。如大型演唱會和會議等。
大型體育賽事體育場館賽后利用的成功經驗為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體育場館賽后利用提供了借鑒和思路。
三、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體育場館賽后利用的影響因素
(一)體制機制因素
體育場館的體制管理機制主要分為政府(國有企業(yè)和事業(yè)單位)管理機制和企業(yè)管理機制。政府管理體制機制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不利于體育場館賽后的開發(fā)利用;企業(yè)管理體制機制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新,是當前社會公認的有效管理體制機制。賽后如何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對體育場館管理體制機制進行改革,直接影響體育場館賽后利用效果。
(二)場館位置及賽后功能規(guī)劃因素
場館的位置直接決定了其周圍的人群密度和消費特征,位置處于市內繁華區(qū)域,不僅人群密度大,且消費能力較強,對運動健身的需求高,相反位置遠離市區(qū)繁華地帶的體育場館,其周圍人群轉化為對體育場館賽后利用的消費者的可能行較小。
賽后是否能根據場館的屬性對體育場館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規(guī)劃,對未來體育場館的利用產生著重要的影響。賽后功能規(guī)劃科學,不僅可以提高場館的利用效率,還能促進場館周圍經濟的發(fā)展,提高附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人才因素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第一資源。體育場館管理專業(yè)人才不僅可以個人根據場館屬性、場館位置、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對體育場館進行科學定位,同時可以對場館進行多功能開發(fā),形成體育產業(yè)鏈,有效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效率。
影響賽后體育場館利用的因素除了上述幾種,還有場館大小、政府政策、輻射人口等,都對體育場館賽后的利用產生直接的影響。
四、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體育場館賽后利用策略
(一)根據場館屬性,適當進行改造或功能轉換
賽后,根據場館的屬性,可對場館進行適當?shù)母脑旎蚬δ苻D換,提高場館的使用效率,比如:閻良區(qū)富閻綜合戶外運動攀巖場地和滑板場地,可以改造成為戶外拓展培訓基地;西安體育學院新校區(qū)手球館、棒球場、壘球場、橄欖球場、曲棍球場可以根據學校教學實際需求,對場地進行適當改造,符合學校教學和訊訓練需求,提高場館的使用效率;賽事指揮和新聞媒體中心和西安全運村可以整體出租甚至出售。
(二)推動體育場館管理體制改革
實踐證明,有效的管理體制是確保體育場館良好運營的保證。當前,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體育場館性質均為事業(yè)單位,政府應該緊跟西安市當前經濟發(fā)展趨勢,根據場館的屬性打破原有固定管理模式,推動體育場館管理體制由行政型向社會型轉變,分離場館的所有權和經營權。
對于學校的體育場館,在保證教學需求的基礎上,推動管理體制改革,通過合作經營或引入團隊、資本委托經營等方式,打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模式。充分調動管理者由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的積極性,促使管理者主動拓展體育培訓、文藝演出、大型活動、配套房屋出租等場館經營項目,提高場館的運營效率,提升場館的經營效益。
(三)擴大場館對社會的開放程度
西安市正處于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階段,人民群眾的物質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健康和休閑的需求日益增強。擴大場館對社會的開放程度,不僅能提高賽后體育場館的利用效率,也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健身的需求。
首先,延長開放時間,分時段經營收費。多數(shù)體育場館上午對外開放較少,但費用價格和下午晚上時段一樣,造成上午沒人,下午晚上過多的現(xiàn)場。這就要求對于群眾在一個時間段對某個體育項目需求比較集中的,在擴大開放程度的同時分時段經營收費,積極引導群眾錯峰鍛煉,既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也提高了場館的經營收入。
其次,積極開展各類體育培訓,滿足人們對不同類型運動和休閑的需要。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人民群眾的愛好也呈現(xiàn)多樣性。體育場館應根據自身特點開展不同類型運動項目,包括受眾較少的體育項目,提高場館利用,滿足人民運動需求。
再次,分年齡段開展體育項目。不僅要開展青少年的體育培訓項目,同時開展中年、老年體育培訓項目,特別是中年女性和老年體育培訓項目,使得其既有參加體育運動的條件,也有參加體育運動的需求。
(四)加強場館的多功能開發(fā)和利用
體育場館既包括場地和配套設施等有形資產,也包括場館冠名權、廣告權等無形資產。在開發(fā)使用有形資產的同時應積極利用無形資產,提高場館的收益。體育場館在開展體育培訓的同時可以開展餐飲、休閑、酒店、洗浴等商業(yè)的多元化經營,形成以體育培訓為主產業(yè)的產業(yè)鏈,不僅能為群眾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更能提高場館的利用效率和收益。
(五)積極申辦大型體育賽事
大型體育賽事對推動體育產業(yè)發(fā)展,引導群眾從事體育運動有著積極的作用。經過此次全運會,西安市奠定了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場館基礎和經驗。未來應該積極申辦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如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單向國際賽事等。同時應制定積極政策引進職業(yè)體育賽事俱樂部落戶西安,如中超聯(lián)賽、CBA、乒超聯(lián)賽俱樂部等,不僅能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還能推動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體育產業(yè)和體育經濟的發(fā)展,活躍群眾的運動健身意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質量。
(六)全面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運動健身已經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2021年7月,陜西省通過了《陜西省全民健身條例》,旨在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推進健康陜西建設,促進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提高公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身需求的現(xiàn)實需要。西安市政府應該加強健身宣傳、普及全民健康知識和健身方法,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提高人民的健身興趣和意識,推動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fā)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五、結語
第十四屆全運會是陜西省首次承辦的全國大型體育賽事,在賽后體育場館的管理使用問題上仍應不斷進行探討,政府和社會共同推動體育場館的賽后利用,使體育場館的賽后利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推動全民健身,以助力健康西安、健康陜西、健康中國的實現(xiàn)。
★基金項目:2021年度西安市科技計劃——軟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計劃,項目編號:2021-0037。
參考文獻:
[1]李艷麗.國外體育場館PPP模式應用經驗及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9(04):105-110.
[2]楊培培.“后奧運時代”場館可持續(xù)利用研究[J].體育產業(yè),2017(165):141-142
[3]金睿.倫敦奧運會場館賽后的利用及啟示[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8(05):27-29.
[4]衣明.沈陽高校全運會場館賽后教學利用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5]北京和倫敦奧運會賽后主要大型體育場館管理和經營的比較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