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蓓蓓
初中的學習是從有理數(shù)開始的。從有理數(shù)到代數(shù)式,再到方程,同學們經(jīng)歷了從數(shù)到式的過程。加、減、乘、除、乘方、運算律等算理在“數(shù)”與“式”中同樣適用,這也體現(xiàn)了數(shù)與式是相通的。在運算時,同學們?nèi)菀自谝韵聠栴}中出錯,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試著做一做。
易錯類型一:有理數(shù)中的“乘方與減號”
1.計算:-22-2×(-3)-1。
【考點】有理數(shù)的運算。
【錯解】典型錯解1:原式=4+6-1
=10-1
=9。
典型錯解2:原式=-4-6-1
=-11。
典型錯解3:原式=-4+6-1
=-4-1+6
=-3+6
=3。
典型錯解4:原式=-4-2×(-3)-1
=-6×(-3)-1
=18-1
=17。
【錯解分析】錯解1中對于乘方運算的底數(shù)認識不夠,誤以為-22的底數(shù)是-2,用(-2)×(-2)得到4。錯解2則對第二個2前面的“-”理解不夠。如果將2前面的“-”看作減號,2×(-3)的結(jié)果是-6,可得-(-6)。如果將2前面的“-”看作負號,-2×(-3)可以直接得到6。錯解3中對于-4-1的認識有誤。我們可以將它看作-4與-1的和,只不過省略了加號,也可以先將它看作-4與1的差,再利用減法法則變?yōu)?4與-1的和。錯解4的問題是在運算時沒有按照運算的順序進行。
【正解】解法1:原式=-4-(-6)-1
=-4+6-1
=-4-1+6
=-5+6
=1。
解法2:原式=-4+6-1
=-4-1+6
=-5+6
=1。
易錯類型二:代數(shù)式中的“乘法分配律”
2.化簡:-2a2-2(a2-3)。
【考點】整式的運算。
【錯解】典型錯解1:
原式=-2a2-2a2-6
=-4a2-6。
典型錯解2:原式=-2a2-2a2-3
=-4a2-3。
典型錯解3:原式=-2a2-2a2+6
=6。
【錯解分析】錯解1與易錯類型一的錯解2一樣,對于第二個2前面的“-”理解不夠,應(yīng)該將-6改為+6。錯解2在利用乘法分配律時,漏將-2與-3相乘,導致出錯。錯解3的問題其實就是-2-2等于多少的問題,歸根到底是有理數(shù)的運算問題,錯誤原因與易錯類型一的錯解3相同。同學們計算時,可根據(jù)自己對“-”的理解,采用以下兩種解法。
【正解】解法1:
原式=-2a2-(2a2-6)
=-2a2-2a2+6
=-4a2+6。
解法2:原式=-2a2-2a2+6
=-4a2+6。
易錯類型三:方程中的“性質(zhì)與括號”
3.解方程:[x0.1][-x-10.6]=0.1。
【考點】解方程。
【錯解】典型錯解1:
10(x[-x-16])=1。
6x-(x-1)=0.6。
6x-x+1=0.6。
5x=-0.4。
x=-0.08。
典型錯解2:10(x[-x-16])=0.1。
6x-(x-1)=0.01。
6x-x+1=0.01。
5x=-0.99。
x=-0.198。
典型錯解3:10(x[-x-16])=0.1。
6x-x-1=0.06。
5x=1.06。
x=0.212。
【錯解分析】錯解1先利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將分子、分母都擴大10倍,從而化掉了分母中的小數(shù),但此時分數(shù)的大小并未改變,故0.1不應(yīng)該擴大10倍。錯解2在運用等式的性質(zhì)時,沒有將0.1乘6。分數(shù)線不僅有除號的作用,也有括號的作用。錯解3在去掉分母后,沒有將分子x-1的括號還原。
【正解】解:10(x[-x-16])=0.1。
6x-(x-1)=0.06。
6x-x+1=0.06。
5x=-0.94。
x=-0.188。
易錯類型四:數(shù)與式運算中的“分類與思考”
4.數(shù)軸上到1的距離是3個單位長度的點所表示的數(shù)是 。
【考點】考查數(shù)軸以及有理數(shù)的加減等知識,凸顯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
【錯解】4。
【錯解分析】錯解中只考慮到1的右側(cè),存在4與1相距3個單位長度,少考慮了1的左側(cè),分類不全面。
【正解】畫出數(shù)軸,從1開始分別向左或者向右數(shù)3個單位長度,可得答案為4或-2。
5.化簡:[x-1]。
【考點】絕對值的化簡以及分類討論的思想。
【錯解】x-1。
【錯解分析】錯解中沒有想到對x-1的符號進行分類討論。
【正解】當x≥1時,[x-1]=x-1;
當x<1時,[x-1]=1-x。
6.解方程:[x-1]=3。
【考點】考查關(guān)于解方程以及分類討論的思想。
【錯解】x-1=3。
x=4。
【錯解分析】錯解中沒有想到對x-1的符號進行分類討論。
【正解】解法1:當x≥1時,
x-1=3。
x=4。
當x<1時,
1-x=3。
x=-2。
所以,方程的解為x=4或x=-2。
解法2:根據(jù)絕對值的定義,[x-1]=3可以看作數(shù)軸上的x到1的距離是3個單位長度,而這個問題就是第4題,故可以用數(shù)軸來解答。相信同學們此時對數(shù)與式的聯(lián)系應(yīng)該有了更深的感悟。
請同學們課后思考:若[x-1]+[x+3]=6,你能求出x的值嗎?有哪些方法呢?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麒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