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琳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優(yōu)美漢字的載體學科,對于學生對于其他各科的學習,以及對世界整體的認知,都起著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作用,而這其中,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閱讀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得到了相應的優(yōu)化和改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將重點著手探討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此提出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助力學生更好地學好語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高年級
一、前言
語文是小學教育系統(tǒng)中的一門重要學科。閱讀教學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因此,充分認識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最終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增添課堂活力,提高閱讀效率
語文是小學階段最基礎的科目之一,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提高閱讀教育的效率,能夠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學生對閱讀的熟悉程度必然會影響他們的閱讀熱情,課堂氣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進一步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必須建立動態(tài)課堂,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上活力滿滿,才會真正落實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對此,教師可以立足閱讀文本內容,適當采取室外閱讀指導的方式,促使小學生主動對閱讀形成濃厚的興趣,會更好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步提高。
比如,《松鼠》這篇課文,為了讓小學生對課文閱讀的興趣得到進一步提高,教師就可以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帶領小學生去到動物園中,讓其真正去觀看松鼠,之后再讓小學生去對比課文中,對松鼠的描寫,從而扎實記憶課文內容,并充分領會作者對松鼠的熱愛之情。在實地觀察松鼠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去細心觀察松鼠的外形、毛色、動作、形態(tài)等,會讓小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教師在帶領小學生回到課堂,讓小學生分別來分享自己親身觀賞松鼠后的感受,及對松鼠的觀察。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小學生對松鼠的喜愛之情,與課文形成情感共鳴,還可以讓小學生對松鼠有更深刻的認知。接下來,教師再教導小學生去閱讀課文,就會收獲明顯不同的閱讀效果。同時,還會讓小學生對其中的語句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有效增添小學生愉悅的閱讀體驗。
三、借助群文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中高年級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為了讓其閱讀能力得到更進一步提高,教師可以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加大對小學生的閱讀訓練,使之更多去提高思維能力。不僅可以讓小學生有效增加閱讀量,促進閱讀能力提高,還可以使之有效加深閱讀深度,使閱讀質量向更高一階轉變。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立足教學內容,有計劃去整合相關文章。并且,要吸引小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此基礎上,對小學生加以閱讀指導,引導分析,會使小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方法,進而可以高效理解和閱讀。
比如,《十六年前的回憶》、《金色的魚鉤》、《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三篇課文,都是回憶類型的文章。教師在對第一篇文章開展閱讀教學時,就可以整合后兩篇文章,來共同授課。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思考:“三篇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有哪些相同之處?寫作順序、結構又有哪些區(qū)別?”。之后,再讓小學生分組去閱讀,共同探討。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分成三個一組,然后,讓每一個學習小組成員分別閱讀其中一篇文章,之后再讓其共同展開探討。當小學生探討后,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對三篇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閱讀,就會讓小學生快速解讀教學文章——《十六年前的回憶》,及充分掌握其中的語文知識。同時,還會快速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之掌握更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布置閱讀任務,驅使小學生主動閱讀
提高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要注重引導策略。直接讓小學生去閱讀課文后,教師再開展授課,會讓小學生形成漫無目的之感,進而影響閱讀質量。為了讓小學生可以高質量閱讀,并有效促進小學生思考,讓小學生養(yǎng)成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閱讀任務,設置有建設性問題,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不僅可以明顯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果,還可以幫助小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深入領悟課文的中心思想、背后的涵義也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比如,對《蝴蝶的家》這篇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導入新課時,與小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同學們,蝴蝶漂亮嗎?”,當小學生積極回答,情緒被調動起來后,教師再提問:“我們每個人都有家,那么蝴蝶的家是在哪里呢?當下雨時,我們會回答自己的家中去躲避,那美麗的蝴蝶在下雨時,會回到家中避雨嗎?它的家是在哪里呢?”。這樣就會使小學生的好奇心被激起,接下來教師再讓小學生先去自主閱讀課文。此后,教師再分別讓小學生來回答問題。這樣就會使小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為了讓小學生可以更深層的閱讀,教師引導小學生去按時寫作結構,深入分析課文的內容,就會使其有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此種方式,會在無形中,驅使小學生去主動閱讀。并且,還可以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小學生的學習效果、閱讀質量都會隨之提高。
五、結語
因此,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技巧與素養(yǎng)并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真正的使得學生們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以及理解的閱讀的重要意義的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廣泛的認識到學生閱讀學習的真正的規(guī)律,為學生們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更為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紅梅.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07):67-68.
[2]徐慧.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4(02):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