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主席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題詞──發(fā)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zhì)。
70年來,每到這個日子,都要算算“題詞至今多少年了”。這一刻,總會想想在助力事業(yè)發(fā)展的體育新聞宣傳中,有沒有偏離題詞的指向,以此自律。
70年來,不時面對各項報道的具體要求。那一刻,總覺得盡管忙忙碌碌從事體育新聞工作,但對題詞深刻內(nèi)涵的認識仍不到位,需要不斷加深理解。
70年來,中國體育取得的所有成就,都與題詞體現(xiàn)的根本宗旨密不可分。人們?nèi)菀讓⒛抗饩劢乖陧敿庵幍妮x煌,那里有無與倫比的成功之作,有冠絕世界的競技身手,越是如此,越應當想到這都離不開題詞強調(diào)的體育基礎。
70年來,中國體育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遇到了各種有利和不利的情況,在國際舞臺的交流中遇到了復雜的挑戰(zhàn)。國運興,體育興,大眾體質(zhì)健康是綜合國力的基礎和要素,國力水平提高才能為增強人民體質(zhì)提供有力的保證。
新冠疫情蔓延,正常開展體育運動受到嚴重影響。種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粘I畈豢苫蛉钡膬?nèi)容,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抵御病毒侵襲的第一道屏障,道理簡單,現(xiàn)實直觀,有時并不容易協(xié)調(diào)。人群聚集是體育與生俱來的基本狀態(tài),偏偏又是防疫的第一禁忌。服從防疫要求是必須的,削減乃至放棄體育帶來的歡愉是暫時的。
大院里,健身路徑和器材被貼上了“提示”,要居民減少使用。無法到校上課的孩子們見縫插針,有塊不大的空地就能跳繩、踢毽、拽包、打球,高高矮矮的各式平衡車、小三輪穿來穿去,其樂融融。從來只在專業(yè)球臺上打乒乓球的家伙進不去室內(nèi),被迫放下身段,來到大樹下的簡易球臺保持狀態(tài)。體育要有條件,但不必太講究,疫情是反面教員,教育人們務必加強鍛煉,不能以任何借口犯懶。當然,競技比賽不是健身鍛煉,不能自娛自樂,因而受到的影響和損失很大。相信會有重建的一天,因為從精神感化到技術(shù)模仿,競技運動也有增強人民體質(zhì)的作用。
題詞指引事業(yè)發(fā)展,題詞為使民族受益。70年過去,未來,題詞的要義不能忘記。628C8EA6-48F1-4F50-BCFB-9A2FFB71D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