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士毅
美麗的蠶豆花汲取春日精華,在這暮春初夏時節(jié)已孕育成飽滿的蠶豆莢果。這不,那從蠶豆莢果中剝出的新鮮蠶豆粒,顆顆碧綠碧綠的,毫無拘束地在菜市場里露臉,成了主婦們的心頭愛。
我出生在農村,從小就看到鄉(xiāng)親們喜歡在房前屋后、田頭地角種些蠶豆,印象里蠶豆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不那么高,開花時,花冠白色,具紫色脈紋,與綠葉相映襯,在田野間別有一番風韻。成熟時,莢果肥厚,豆粒躲藏在里面,多呈綠色。
直到進入農業(yè)大學,從植物學老師那里,我才真正認識蠶豆。原來,蠶豆又稱羅漢豆、佛豆、川豆,為豆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豆莢狀如老蠶而得名“蠶豆”。又因相傳其為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故又稱胡豆。江南一帶,喜歡在立夏時食蠶豆,因此又稱蠶豆為立夏豆。蠶豆在一些地方還有俗稱,如溫州人俗稱蠶豆為槐豆,寧波人則習慣叫蠶豆為倭豆。蠶豆,在我國栽種歷史悠久,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省,花期一般在4月至5月,果期在5月至6月。
蠶豆,雖然出自平常的田地間,但一些文人墨客對蠶豆喜愛有加,不惜筆墨加以頌揚,如宋代釋行海在《暮春詞》中寫道:“雨洗櫻紅蠶豆綠,金衣公主可憐誰?!彼未嬖老樵凇缎∽盟痛骸分幸鞯溃骸傲浫簧綇交ù当M,蠶豆青梅存一杯?!本偷莱隽四捍撼跸?,蠶豆、青梅同時成熟可采的景致。清代汪士慎在《蠶豆花香圖》中吟道:“蠶豆花開映女桑,方莖碧葉吐芬芳。田間野粉無人愛,不逐東風雜眾香?!鼻宕淘圃凇秴庆ā分袑懙溃骸扒迕匪纱鄼烟沂?,新麥甘香蠶豆鮮。鴨子調鹽剖紅玉,海獅入饌數(shù)青錢。”在詩人筆下蠶豆是初夏餐桌上的美味之一。著名作家汪曾祺在《食豆飲水齋閑筆》中流露出對蠶豆的喜愛。
學農的我知道蠶豆的品性,是入饌的好食料。蠶豆入口酥軟,沙中帶糯,柔膩適宜,美味可口,既可作主食,又可制菜肴;既可為主料,又可作輔料,且咸甜皆宜。在烹調中,蠶豆可炒、拌、燴、熗,且皆可調制成美味。烹調時,蠶豆應挑選當季新鮮貨,以顏色翠綠、形狀飽滿、豆肉較為結實的為佳,這樣烹制出來的蠶豆菜肴既好看,又美味。在家里,我喜歡下廚將蠶豆烹調出花樣來,如鮮蠶豆炒肉絲、韭菜炒蠶豆瓣、雪菜炒鮮蠶豆、蠶豆炒蝦仁、香椿拌蠶豆瓣,蠶豆是我家餐桌上的時令主角,就連平時挑食的女兒,也喜歡這些蠶豆美味。蠶豆除鮮食之外,還可曬干后食用,如可深加工為多種零食,如怪味胡豆、茴香豆、五香豆、蠶豆罐頭、蠶豆醬、蠶豆豆奶、蘭花豆、水煮蠶豆等,皆為大眾喜愛的消閑食品。
這些年,我游歷了許多地方,品嘗過不少以蠶豆為主料烹制的地方美味,如浙江菜中的“火腿蠶豆”,利用早熟的嫩蠶豆和金華火腿同烹,紅綠相間,清香味醇;四川菜中的“蒜泥蠶豆”,用蒜泥、醬油、芝麻油、味精、紅油調制成汁,淋在煮熟的嫩蠶豆上,拌勻即成,咸鮮微辣,頗開胃口。自從讀了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所寫的“茴香豆”之后,每當去古城紹興旅游時,總要品嘗一下當?shù)匾孕Q豆加工而成的“茴香豆”,其肉熟而不腐,咀嚼起來滿口生津,咸而透鮮,回味微甘。此時,吃一碟茴香豆,喝點紹興老酒,別有一番滋味。
有趣的是,蠶豆與立夏節(jié)氣關系密切。這不,江南在立夏前后,幾乎家家戶戶吃蠶豆,不少人家還將蠶豆跟大米飯一鍋煮,稱為“蠶豆飯”。蠶豆飯作為立夏前后的傳統(tǒng)美食,各家有不同的烹煮方法,有人喜食糯米,有人喜歡粳米,有人加點五花肉,有人加點火腿,食材配比不一,不過蠶豆是必備品。
蠶豆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
當然,蠶豆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祖國醫(yī)學認為,蠶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之功用,能治膈食、水腫?!侗静輳男隆氛J為蠶豆“補中益氣,澀精,實腸?!薄逗纤幬镏尽贩Q蠶豆“健脾,止血,利尿”。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FDF61C7C-528A-4EF2-B8E2-A7457FB7D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