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 亞 潘慧敏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圖形面積教學的起始課,借助幾何直觀讓學生經(jīng)歷長方形面積的探究過程,可以采用如下教學過程。
出示一個長5 厘米,寬3 厘米的長方形。
1.猜想。猜一猜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學生紛紛說自己的猜想。
2.驗證。布置任務:請你擺一擺、量一量,借助1cm2的小正方形量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3.反饋交流,請學生結合自己的作品說明想法。
4.探討:為什么長方形長5 厘米,一行正好可以擺5 個面積單位;寬3 厘米,能擺3 行。
思辨后發(fā)現(xiàn):每行擺幾個面積單位,長就是幾厘米。擺幾行,寬就是幾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等于長乘寬,就是5×3=15 平方厘米。
1.思考:那計量不同形狀大小的長方形面積,是否也能用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這個方法呢?
2.驗證:請學生小組合作,任取幾個邊長是1 厘米的正方形,每人擺一種喜歡的長方形,并填表記錄。完成表格之后,再小組討論有什么發(fā)現(xiàn),嘗試寫出結論。
研究報告活動要求:1.拼一拼:任取幾個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2.想一想:擺出的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分別是多少?3.填一填:邊操作邊完成填表。長/厘米 寬/厘米 正方形/個 面積/平方厘米第一個長方形第二個長方形第三個長方形第四個長方形……結論
3.組織反饋,抽象概括,提煉公式。
全班匯報交流。在交流討論中,學生明確長、寬與每行面積單位個數(shù)、行數(shù)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課件演示長方形長邊逐漸縮短,直到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依次呈現(xiàn)三個圖形,讓學生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如下圖。
觀察第三個圖形,學生發(fā)現(xiàn)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它就是正方形,得到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借幾何直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本質,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面積公式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