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超 武強 徐珂 齊云 張君 商姍姍
(山東省產(chǎn)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0)
生長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參與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諸多過程,如細胞分裂、細胞分化、莖端分生組織的分化、花的發(fā)育等[1-3]。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生長素的生物合成機制包括色氨酸依賴和色氨酸獨立2種機制[4]。其中,色氨酸依賴機制又包括YUCCA途徑、吲哚-3-丙酮酸(IPA)途徑、吲哚-3-乙酰胺途徑和吲哚-3-乙醛肟途徑等4種生長素生物合成途徑[3,5]。至今,已有多個研究發(fā)現(xiàn)了參與這些途徑的相關基因,其中就包括YUCCA(YUC)基因,其編碼的蛋白質是生長素生物合成的關鍵酶[5]。
對擬南芥進行遺傳學、酶學和代謝產(chǎn)物學分析,發(fā)現(xiàn)YUC基因參與的是IPA途徑而非YUC途徑。YUC基因編碼黃素單加氧酶(FMOs),與哺乳動物的FMOs具有同源性,將IPA轉化為吲哚-3-乙酸(IAA)[6,7]。擬南芥中的YUC基因家族有11個成員[5,8],成員之間存在功能冗余現(xiàn)象。
相對于擬南芥和水稻,對玉米YUC基因家族的了解仍然有限。在本研究中,分析了玉米YUC家族基因的基因結構、染色體位置、保守基序和復制方式等。本研究結果為了解玉米YUC基因的特征提供有用信息。
利用GSDS軟件(http://gsds.cbi.pku.edu.cn)分析ZmYUC基因的外顯子/內(nèi)含子結構[9]。利用MEME軟件(http://meme.nbcr.net/meme/)分析ZmYUC基因的保守基序[10]。
從玉米B73序列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到ZmYUCs的染色體位置,并將其定位到染色體上。玉米YUC基因中的重復事件研究基于以下標準[11]:比對長度≥較長基因長度的70%的保守序列;對齊區(qū)域的序列一致性為>70%。
為了探討ZmYUC基因可能的結構進化,對玉米、水稻、擬南芥、番茄、草莓和馬鈴薯等6種植物YUC基因的cDNA序列和基因組序列進行比對獲得了內(nèi)含子-外顯子結構。如圖1a所示,這些基因根據(jù)其系統(tǒng)進化關系可分為4個分支[12]。除了部分基因,大多數(shù)基因特別是同一進化支系的基因,具有相似的外顯子-內(nèi)含子結構。在分支A中,除OsYUC1外,所有YUC基因都有4個外顯子和3個內(nèi)含子。ZmYUC9與OsFMO(t)具有相同的基因結構,暗示ZmYUC9是OsFMO(t)在玉米中的同源基因。除AtYUC6和OsYUC2外,分支B中的基因也都有4個外顯子和3個內(nèi)含子。分支C的成員最多,其中大多數(shù)成員具有相似的基因結構,并且分支C中的基因明顯分為單子葉和雙子葉2個亞分支,單子葉植物的基因結構比雙子葉植物的基因結構簡單。在分支D中,單子葉和雙子葉亞分支的基因組DNA結構非常相似,但2個亞分支之間的外顯子-內(nèi)含子結構存在明顯差異。
FAD和NADPH這2個保守結構域通常被認為是YUCs基因的經(jīng)典特征[13,14]。在之前的分析中[12],所有的ZmYUC蛋白都包含這2個結構域。為了檢測基因中的其他保守基序,利用MEME軟件對6種植物中的YUC蛋白序列進行了分析。在所檢測YUC蛋白中鑒定出10個不同的保守基序,見圖1b和表1。其中,F(xiàn)AD結構域和NADPH結構域分別位于保守基序8和保守基序2中,ATG-containing motif1(WL(I/V)VATGENAE)和ATG-containing motif2(F/LATGY)分別位于motif7和motif6中。此外,motif1 ((E/D)(R/K)X(7)WX(4)YXR(L/V)XLHLX(K/R)X(4)LP)、motif3((F/H)X(4)PXYX(2)(K/R)X(2)FX(2)YX(3)YX(3)(F/A)X(3)PX(5)VX(2)A)、motif4(GPX(3)KX(3)GX(5)DXG(A/T)X(3)I(K/R)X(G/R)X(I/V)X(V/I)X(6))和motif5(M(K/R)GX(2)GLYX(2)G(F/L)X(3)G(L/I)XGX(3)DAX(6)(I/L))這4個保守基序存在于所檢測的6種植物的所有YUCs中,并首次在本研究中被描述。因此,推測這4個保守基序是植物YUC蛋白所獨有的。
圖1 ZmYUC基因的外顯子-內(nèi)含子結構組成和通過MEME軟件獲得的保守基序構成
表1 通過MEME軟件獲得的保守基序序列
為了研究ZmYUC基因在玉米基因組中的染色體分布,通過MaizeSequence數(shù)據(jù)庫獲得了ZmYUC基因的染色體位置。結果表明,14個ZmYUC基因不均勻地分布在7條染色體上,見圖2,其余3條染色體(染色體5、6和9)上沒有發(fā)現(xiàn)ZmYUCs。3號染色體上有3個ZmYUCs(ZmYUC8、ZmYUC10和ZmSPI1),7號染色體上只有1個ZmYUC5,其余5條染色體上均有2個ZmYUCs,其中,1號染色體上有ZmYUC9和ZmYUC12,2號染色體上有ZmYUC4和ZmYUC7,4號染色體上有ZmYUC3和ZmYUC13,8號染色體上有ZmYUC6和ZmYUC11,10號染色體上有ZmYUC1和ZmYUC2。
圖2 ZmYUCs的染色體位置和基因復制
基因家族的進化主要是通過串聯(lián)擴增導致聚集發(fā)生,或通過節(jié)段復制導致家族成員分散發(fā)生[15],在ZmYUC基因家族中發(fā)現(xiàn)了這2種形式的基因復制方式。定位在4號染色體上的ZmYUC3和ZmYUC13之間的物理距離小于Holub[16]定義的基因簇中的距離,因此其構成一對基因簇。同時,根據(jù)Zhou等[11]的標準鑒定了2對重復片段(ZmYUC2和ZmYUC4,ZmYUC5和ZmYUC7):比對核苷酸序列長度>較長基因序列長度的70%;序列之間氨基酸的同源性>70%。結果表明,片段復制事件在ZmYUC基因家族的擴增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基因組中,串聯(lián)復制和大規(guī)模片段復制事件在基因家族成員的擴增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串聯(lián)重復和片段復制事件闡明了YUC基因家族在玉米中的擴增機制。在ZmYUC基因家族中均發(fā)現(xiàn)2種形式的基因復制。發(fā)現(xiàn)ZmYUC3和ZmYUC13構成一對基因簇,ZmYUC2和ZmYUC4,ZmYUC5和ZmYUC7兩對基因參與片段復制。結果表明,玉米YUC基因家族的擴增主要是通過片段復制事件實現(xiàn)的。此外,在系統(tǒng)發(fā)育樹中觀察到的姐妹對ZmYUC9和ZmSPI1[12]具有相似的基因結構,見圖1a,這表明這2個基因可能來源于重復事件。然而,ZmYUC9和ZmSPI1在系統(tǒng)發(fā)育樹上的親緣關系較近的成員與鑒定出的片段重復序列并不一致[11]??赡艿慕忉屖牵琙mYUC9和ZmSPI1可能是通過串聯(lián)復制而產(chǎn)生,然后遷移到染色體的其他部分,或者直接復制到遠端位點[17]。到目前為止,玉米YUC基因的數(shù)量(14個)多于擬南芥(11個)[13]、草莓(8個)[18]、水稻(8個)[19,20]、馬鈴薯(8個)[21]和番茄(6個)[22],這些可能是由基因復制引起的。
本研究從基因結構、染色體定位、基因復制方式等方面對ZmYUC基因進行了綜合分析。所有YUC基因聚類為4個分支,每個分支的外顯子/內(nèi)含子結構和保守基序組成相對保守。此外,ZmYUC基因家族的重排和擴增可能源于進化過程中的串聯(lián)擴增和片段復制事件。本研究結果對了解ZmYUC基因的特征提供了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