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日古楞 敖恩寶力格
【摘 要】 目的:研究赤瓟塊根的6種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各類指標的測定均用國家標準法。結(jié)果:每100 g干物質(zhì)中的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別如下:鋅(Zn)353.34 μg、鐵(Fe)591.64 μg、鎂(Mg)1018.01 μg、錳(Mn)10.24 μg、鈣(Ca)461.05 μg,不含銅(Cu)元素。結(jié)論:赤瓟塊根中富含Zn、Fe、Mg、Mn、Ca 等微量元素,不含Cu元素。
【關(guān)鍵詞】 蒙藥用植物;赤瓟;微量元素
【中圖分類號】R284.1【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2)05-0058-04
基金項目:內(nèi)蒙古自然科學(xué)基金(批準號:2019LH03008);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等學(xué)??蒲许椖浚ㄅ鷾侍枺篘JZZ19018)。
作者簡介:斯日古楞(1971-),女,蒙古族,本科,蒙藥師,研究方向為蒙成藥藥理藥化研究。E-mail: baolige@imnu.edu.cn
通信作者:敖恩寶力格(1974-),女,蒙古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生物資源開發(fā)研究。E-mail: baoluge@imnu.edu.cn
Determination of Several Trace Elements in the Root of Thladiantha Dubia Bunge
Siriguleng1 Aoen Bolige2*
1.Keshiketengqi Hospital, Chifeng 025350, 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2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s of six trace elements in root tuber of Thladiantha Dubia Bunge were studied. Methods All kinds of indexes were determined by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various trace elements per 100 g dry matter were as follows: Zn 353.34 μg, Fe 591.64 μg, Mg 1018.01 μg, Mn 10.24 μg, Ca 461.05 μg, without Cu. Conclusion The root tuber of Thladiantha Dubia Bunge is rich in Zn, Fe, Mg, Mn, Ca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human body, but does not contain Cu.
Key words:Mongolian Medicine; Thladiantha Dubia Bunge; Trace Elements
赤瓟(Thladiantha Dubia Bunge.)為葫蘆科赤瓟屬植物,蒙文名稱鬧海音-浩葛,為多年生的攀援草本植物[1]。赤瓟其果實入中藥和蒙藥,塊根入蒙藥。具有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血、消腫等功能,主治下死胎、月經(jīng)不調(diào)和子宮出血等病癥[2]。赤瓟塊根還可以食用,民間食用方法有蒸、煮和烤熟等,但對其有效成分和營養(yǎng)價值鮮有研究。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藥食兩用植物的保健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民間藥食兩用植物富含有效成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有獨特的保健功效,在研制生產(chǎn)天然保健食品方面有較好的應(yīng)用前景。研究藥食兩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及營養(yǎng)價值,一方面可豐富和完善該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內(nèi)容為其應(yīng)用和科學(xué)實驗研究提供新的活性成分和方法,其次為該植物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提升應(yīng)用價值提供理論基礎(chǔ)。本文研究了赤瓟塊根中幾種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期為赤瓟?shù)木C合利用提供理論基礎(chǔ)。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試劑與儀器 實驗所用新鮮赤瓟塊根是由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院草原研究所溫都蘇老師所提供。所用赤瓟塊根為經(jīng)過自然風(fēng)干,并使用植物組織破碎器進行粉碎后過100目篩子。本實驗所用6種元素的標準儲備液(ρ=1×103 μg/mL)均從國家標準物質(zhì)研究中心購買,其他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主要儀器有TAS—900型原子吸收光譜儀、WX—4000型微波快速消解儀、 PL6001-S型電子分析天平、WHG-103A 型流動注射氫化物發(fā)生器、GFH-986型石墨爐電源等。
1.2 微量元素的提取和消解方法 準確稱取 0.3000 g(精確至0.0001 g)赤瓟塊根干粉(過100目篩),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分別加入7 mL濃硝酸和2 mL 30%過氧化氫溶液,放入微波消解系統(tǒng)內(nèi)進行消解。微波消解程序操作由如下3個驟進行:第一步,溫度120 ℃,壓力10 atm,功率1000 W,保持3 min;第二步,溫度150 ℃,壓力15 atm,功率為1000 W,保持5 min;第三步,溫度180 ℃,壓力20 atm,功率為1000 W的條件下,保持10 min。消解結(jié)束后待冷卻至室溫,將消解液移入 25 mL 的容量瓶中,用5%的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
1.3 各元素標準曲線的制作方法 實驗所用6種元素的標準儲備液濃度為1×103 μg/mL),按表1中的濃度梯度,用濃度為0.5%硝酸稀釋各元素的標準溶液,制備得到各元素的標準工作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石墨爐)測定原子吸光度(A)。以各微量元素錳濃度為橫坐標,原子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出6種元素的標準曲線,得出線性方程。A67D4071-5767-49FE-868D-67CB7CFF2701
1.4 微量元素的測定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對赤瓟塊根中Ca、Cu、Fe、Mg、Mn、Zn等6種元素的含量進行了測定[3]。采用標準曲線法分別測定樣品中6種元素。原子吸收光譜儀工作條件如表2所示。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各微量元素標準曲線圖 各種元素的標準曲線圖分別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Mg濃度在0~0.5 μg/mL范圍內(nèi)其濃度與吸光度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線性方程為Y=1.0694X+0.0201,R2= 0.9954;Fe濃度在0~5 μg/mL范圍內(nèi)其濃度與吸光度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線性方程為Y=0.1208X+ 0.0181,R2=0.9967;Ca濃度在0~5 μg/mL范圍內(nèi)其濃度與吸光度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線性方程為Y=0.026X+0.0008,R2= 0.9967;Zn濃度在0~1 μg/mL內(nèi)其濃度與吸光度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線性方程為Y=0.5015X+ 0.0092,R2=0.9969;Mn濃度在0~2.5 μg/mL范圍內(nèi)其濃度與吸光度呈線性關(guān)系,線性方程為Y=0.3204X+0.0163,R2= 0.9968;Cu濃度在0~2.5 μg/mL范圍內(nèi)其濃度與吸光度呈線性關(guān)系,線性方程為Y=1.1514X+0.0020,R2=0.998。由這幾組標準曲線圖可以看出每組表組曲線圖的R2值都達到了0.99以上,表明各個元素在其相應(yīng)的濃度范圍內(nèi)與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2.2 赤瓟塊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赤瓟塊根中Ca、Cu、Fe、Mg、Mn、Zn等6種元素的含量測定采用參考文獻[3]中的試驗方法,測定結(jié)果見表3和圖2。由表3和圖2可以得出,每100 g干燥赤瓟塊根中含Zn 353.34 μg、Fe 591.64 μg、 Mg 1018.01 μg、Mn 10.24 μg、Ca 461.05μg,不含Cu。
3 結(jié)論
赤瓟果實入中藥和蒙藥,塊根入蒙藥,是內(nèi)蒙古地區(qū)重要的藥用植物。通過民間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赤峰市的寧城縣和林西縣,以及河北的圍場縣等地區(qū),當(dāng)?shù)厝藗儗⒊喹攭K根當(dāng)副食食用,民間稱其為“露水豆”,但對赤瓟塊根的食用價值、營養(yǎng)元素方面還未見研究報道。赤瓟塊根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Mg、Ca、Fe、Zn等元素,其中Mg的含量最高,F(xiàn)e、Ca、Zn的含量也相當(dāng)高,而不含有Cu 元素。
鎂被稱為人體內(nèi)的健康催化劑,葡萄糖酸鎂可治療痛經(jīng)、偏頭痛等,治療效果顯著[4-6]。鈣元素是人類骨骼與牙齒的主要組成成分,也是神經(jīng)傳遞、肌肉收縮、血液凝結(jié)、激素釋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微量元素鐵在人體內(nèi)參與氧的貯存和運輸,而鋅能夠激活多種酶的活性,參與體內(nèi) DNA核酸代謝、糖代謝和脂類代謝。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中也有鋅的參與[7-8]。
參考文獻
[1]馬毓泉,富象乾,陳山.內(nèi)蒙古植物志(第二版)第四卷[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12):67-80.
[2]溫都蘇,包紅光.北方特色蒙藥植物[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15-20.
[3]張瑤堯,敖恩寶力格.海拔高度對槽梅衣礦質(zhì)元素及有機酸含量的影響[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9,58(7):105-107.
[4]孔祥瑞.必需微量元素的營養(yǎng)、生理及臨床意義[M].安徽:安徽料技出版社,1982.
[5]趙麗榮.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J].科教文匯,2009(16):284.
[6]王榴,黃家深.現(xiàn)代微量元素研究[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xué)出版社,1987:187-188.
[7]馬金鳳.微量元素鐵與一些疾病關(guān)系的研究[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1999,16(3):72.
[8]王夔.生命科學(xué)中的微量元素[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 1991:566.
(收稿日期:2021-07-17 編輯:陶希睿)A67D4071-5767-49FE-868D-67CB7CFF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