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菲菲
(河南省民權縣人民醫(yī)院血液透析室,河南 商丘 476800)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一組以腎小球濾過率降低、代謝產(chǎn)物潴留、水電解質(zhì)紊亂、酸堿平衡紊亂未特征的臨床綜合征,通常有原發(fā)性腎病史或繼發(fā)腎臟疾病導致的腎臟及腎功能損傷,累及機體各個系統(tǒng),對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1]。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一般以降壓、控糖、降脂、調(diào)整水電解質(zhì)紊亂、糾正貧血等基礎治療為主。本研究用核桃承氣湯加減輔治早中期慢性腎衰竭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共70例,均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中期慢性腎衰竭患者,隨機平均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5例。研究組年齡42~78歲,平均(54.51±4.30)歲;男20例,女15例;原發(fā)病為腎病綜合征7例,高血壓腎病6例,糖尿病腎病11例,慢性腎炎11例;早期腎衰(腎小球濾過率在60~90mL/min)19例,中期腎衰(腎小球濾過率在30~60ml/min)16例。對照組年齡43~78歲,平均(54.63±4.27)歲;男21例,女14例;原發(fā)病為腎病綜合征6例,高血壓腎病6例,糖尿病腎病10例,慢性腎炎13例;早期腎衰18例,中期腎衰17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中關于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2],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80mL/mi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133μmol/L,伴腎臟疾病或累及腎臟系統(tǒng)。②中醫(yī)診斷標準:符合《慢性腎衰竭中醫(yī)診療指南》中關于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且辨證分型為脾腎腎氣(陽)虛、痰濁瘀阻證[3],主癥為腰膝酸軟、肢體困重,氣短懶言,納呆少食,面色晦暗,惡心嘔吐,次癥為倦怠乏力、夜尿增多、肢體麻木、脘腹脹滿、口淡不渴、肌膚甲錯、大便不實,舌苔厚膩,舌質(zhì)紫暗或瘀斑,脈沉細。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中關于慢性腎衰竭的西醫(yī)診斷標準和《慢性腎衰竭中醫(yī)診療指南》中關于慢性腎衰竭的中醫(yī)診斷標準及脾腎腎氣(陽)虛、痰濁瘀阻證型;②未實行腎臟替代治療;③患者皆自愿接受研究試驗,并承諾完成研究治療療程,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②感染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代謝性疾病、電解質(zhì)紊亂等基礎疾病未得到控制;③腎功能衰竭失代償期、尿毒癥;④嚴重心腦血管疾??;⑤活動期消化性潰瘍或出血;⑥精神疾病。
兩組均用西醫(yī)基礎治療?;颊叩望}、低脂、低蛋白飲食,給予常規(guī)糾正酸堿紊亂、水電解質(zhì)紊亂,降糖、降脂、降壓、抗感染等治療。并給予口服卡托普利(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31022986),1天2次,1次12.5mg;口服復方氨基酸膠囊(深圳萬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00478),1天2次,每次350mg;皮下注射重組人類紅細胞生成素(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BS980034),1周3次,每次20IU/kg,4周后酌情調(diào)整用藥劑量,目標值是Hb110~120g/L。治療8周為1個療程。
研究組加用核桃承氣湯加減方治療。藥用桃仁10g,當歸10g,黨參15g,茯苓12g,淫羊藿12g,桂枝6g,厚樸6g,枳實6g,姜半夏6g,酒大黃6g,澤蘭6g。口干甚加烏梅10g,天花粉30g;蛋白尿嚴重者加補骨脂15g、益智10g;皮膚瘙癢者加白花蛇舌草30g,烏梢蛇10g;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者加黃連1.5g、荷葉10g;胃寒甚者加砂仁6g(后下),干姜6g(后下);貧血甚者加肉蓯蓉15g,阿膠6g(沖服);水腫甚者加大腹皮10g,豬苓10g;乏力甚者加高麗參10g(另燉),黃芪60g;瘀血甚者加地龍10g,水蛭6g。分早晚2次餐后溫服,治療8周為一療程。
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樣本5ml,以離心機3000r/min離心10min,分離出上層血清,置于-15°C冰箱內(nèi)保存?zhèn)溆谩醚排郈A-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①腎功能指標:24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②炎癥因子指標:C反應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血清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③氧化應激指標: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試劑盒,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進行測定;④氧化應激指標:總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采用上海銘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試劑盒,以化學發(fā)光法測定;⑤氧化應激指標: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采用北京雷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試劑盒,以TBA比色法對進行測定。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無菌操作,并按照試劑盒上說明書規(guī)范操作。
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治療療程結(jié)束后觀察終末期腎衰竭(ESRD)的發(fā)生情況。
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參考《中國腎臟病學》對中醫(yī)癥候進行評價[4],將各項評分相加計算出總分,得分越高表示中醫(yī)癥候越嚴重。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療效判定。顯效:相關中醫(yī)癥候積分下降大于60%,Scr下降大于20%,血清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大于20%。有效:相關中醫(yī)癥候積分下降30%~60%,Scr下降10%~20%,血清腎小球濾過率增加10%~20%。穩(wěn)定:相關中醫(yī)癥候積分下降小于等于30%,Scr未見明顯升高或下降小于等于10%,血清腎小球濾過率未見明顯提高或增加小于等于10%。無效:相關中醫(yī)癥候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Scr升高,血清腎小球濾過率增加。
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研究組 35 22.32±3.32 8.05±1.70 22.634 0.000對照組 35 22.36±3.27 15.31±2.32 10.403 0.000 t 0.051 14.933 P 0.960 0.00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治療8周后兩組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24h尿蛋白(mg/L) Ccr(ml/min) Scr(μmol/L) BUN(mmol/L)研究組 35 治療前 85.80±17.32 49.04±6.96 228.75±25.45 15.13±2.48治療8周 53.89±10.16 *△ 67.57±9.71 *△ 153.18±16.58 *△ 9.44±1.62 *△對照組 35 治療前 85.98±16.89 48.89±6.85 231.22±26.53 15.26±2.55治療8周 76.50±15.31* 59.30±8.82* 182.37±19.36* 11.61±1.86*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炎癥因子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炎癥因子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炎癥因子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8周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CRP(mg/L)IL-6(ng/L) TNF-α(ng/L)研究組 35 治療前 9.44±1.34 95.22±10.67 54.12±6.56治療8周 4.68±0.63 *△ 54.56±6.91*△ 36.04±4.31*△對照組 35 治療前 9.41±1.32 94.68±10.52 53.39±6.43治療8周 6.78±0.86* 69.89±8.21* 45.62±5.02*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炎癥因子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炎癥因子比較 (±s)
表5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炎癥因子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8周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TAC(kμ/L)MDA(nmol/mL) SOD(μ/L)研究組35治療前 6.80±0.96 8.40±0.92 76.38±9.10治療8周11.28±0.83*△ 4.96±0.36*△ 118.36±12.01*△對照組35治療前 6.79±0.98 8.41±0.88 76.44±9.11治療8周 8.96±1.02* 7.01±0.75* 0.31±11.35*
研究組治療療程結(jié)束后,未見發(fā)生ESRD病例,對照組治療療程結(jié)束后出現(xiàn)ESRD 3例,發(fā)生率為8.6%,兩組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χ2=1.39,P>0.05)。
安全性評價:兩組治療期間均未見肝功能異常、心電圖異常、高鉀血癥等嚴重不良反應;研究組治療期間有3例大便次數(shù)增加,無需特殊干預。兩組皆無脫落病例。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χ2=1.39,P>0.05)。
中醫(yī)認為,慢性腎衰竭病位在腎,但與肺、脾、肝三臟虧虛有關,是因水飲、濕濁、瘀血等病理產(chǎn)物蓄積于體內(nèi),久之致使脈絡阻滯、氣機逆亂,傷及正氣,形成癥積,損傷腎臟,最終衰敗,本病之初以正虛為主,虛久致實[5]。由于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勞倦內(nèi)傷等原因,或由于多種腎臟疾病誤治失治,久之致脾虛失運,腎虛開闔失司,損及正陽,發(fā)展至脾腎陽虛之證;脾虛、腎陽虛日久,而致濕濁不化,停滯于體內(nèi),泛濫于皮膚,遂出現(xiàn)腰膝酸軟、肢體困重、面色晦暗、倦怠乏力、夜尿增多、脘腹脹滿、口淡不渴、肌膚甲錯等一系列癥狀。
慢性腎衰竭屬中醫(yī)“關格”、“尿毒”、“ 癥閉”范疇。慢性腎衰竭的共同通路是腎纖維化,腎纖維化屬中醫(yī)“癥積”的范疇?!鞍Y積”實質(zhì)是“瘀血”,癥積的中醫(yī)病機是腎絡瘀阻,相關研究表明,腎纖維化的程度與腎絡瘀阻程度顯著相關[6]?,F(xiàn)代中醫(yī)研究指出[7],慢性腎衰竭早期癥積屬“微癥瘕”,易于消除,但隨著病情進展,癥積漸大會越來越難消除,進入中期以后,癥積范圍會蔓延至整個腎臟,腎功能嚴重受損,因此一般認為中醫(yī)治療慢性腎衰竭的治療時機應定位于早中期,早中期慢性腎衰竭病機以脾腎氣虛為主,應以祛濕降濁、扶正祛邪、溫補脾腎為治療原則。
核桃承氣湯最早見于《傷寒論》[8],原方劑為桃仁、芒硝、枳實、厚樸、桂枝、酒大黃、甘草,方中酒大黃、枳實、厚樸合桃仁能通利排毒、活血祛瘀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9],酒大黃有顯著的涼血解毒作用,可加快機體氨代謝,加粗肌酐、尿素等排出,減少氮代謝產(chǎn)物在體內(nèi)堆積;大黃中的葡萄糖苷、大黃鞣酸、瀉下等藥物成分,可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間充質(zhì)轉(zhuǎn)化,從而阻礙腎纖維化進程;桂枝助心行血、溫經(jīng)通脈,配之可促血液循環(huán),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10],桂枝可調(diào)節(jié)血清中SOD活性,降低血清中MDA含量,起到增加抗氧化活性,減少氧化應激損傷的作用。在原方基礎上去芒硝,加黨參、當歸、姜半夏、茯苓、澤蘭、淫羊藿,加減方更適合慢性腎衰竭長期服用。黨參補脾益肺,適用于各種氣虛不足,當歸活血補血,黨參合當歸可起到氣血雙補之功;姜半夏、茯苓降逆止嘔、利水寧心,二者合用可緩解患者失眠、惡心嘔吐等癥狀;澤蘭可散癰消腫、活血祛瘀,可緩解因血瘀內(nèi)停所致的小便不利、夜尿增多的癥狀;淫羊藿補腎壯陽、祛風除濕、利小便,從根本上治療腎陽虛,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全方有瀉熱導濁、清熱祛毒、活血祛瘀、溫陽通下之功。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治療8周后中醫(yī)癥候積分,腎功能指標24h尿蛋白、Scr、BUN,炎癥因子CRP、IL-6、TNF-α、氧化應激指標MDA組間比較降低更明顯,Ccr和氧化應激指標TAC、SOD組間比較升高更明顯;研究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療程結(jié)束后未見ESRD病例。提示核桃承氣湯加減方可改善由于相關病因病機所致癥候,同時可顯著減少體內(nèi)毒素與代謝廢物的堆積,改善機體炎癥狀態(tài),減少氧化應激損傷,從而改善腎功能,阻礙腎衰竭疾病進展。統(tǒng)計結(jié)果還顯示,研究組用藥期間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核桃承氣湯輔治早中期慢性腎衰竭的臨床療效較好,可改善臨床癥候及機體炎癥反應,改善腎功能,阻礙慢性腎衰竭病情進展,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