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梁(父親)
吳皓巖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她和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活潑、好奇、愛玩兒,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興趣,喜歡自己動手做感興趣的事,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這些是要表揚的;當然,她也有松懈、粗心、馬虎等毛病,這些則是需要克服的。
吳皓巖喜歡文學,小的時候我們就給她講童話、神話和歷史故事。為了讓她更有新鮮感、代入感,我給她編了幾個“小狐貍系列”故事,她特別喜歡的有“小狐貍在幼兒園”“小狐貍詩界漫游記”“小狐貍漫游漢字世界”等。她還參與了我們單位組織的“親子團國學誦讀”活動,還曾打卡“每日一首詩”,背了一百五十多首詩歌……
我們出去玩兒,她有時不愿走了就和我玩兒“扛小豬崽”游戲,我裝作有看法沒辦法的樣子扛著她走。有一次,回到家躺在床上,她得意地說騙我扛的,我故意說她“癩皮狗,小癩皮,非讓爸爸扛著走”。沒想到她想了想說,不如改成“小癩皮,癩皮狗,非讓爸爸扛著走”。被她這樣一改,還押上韻了!當時我就表揚了她,這件事她到現(xiàn)在依然引以為傲。
四年級時,有一次她興高采烈地說被班主任陳璐老師表揚了。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冬天的葉子是不是很凄涼或悲涼的。同學們都說是,她站起來背誦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隨后又進行說明:“樹葉年輕的時候不好好讀書,老了再讀書就來不及了,所以,一陣風把它吹下來,就特別凄涼了。”于是,她便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她很在乎別人的表揚,我們也利用這一點來鼓勵督促她。
我經(jīng)常和她說起推薦自己學生發(fā)表文章的事,她特別羨慕。我也一直鼓勵她,告訴她作文很少有人能寫一遍就很優(yōu)秀的,至少得修改三四遍才行。她一直將發(fā)表作文作為一個奮斗目標,所以讓她修改時,她也不厭煩,最多的一回,她修改了五次。在《作文與考試》上發(fā)表的第一篇作文就修改了四次,當她得知作文被刊用時,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還用我預支她的30元稿費,買了一盒蛋糕和全家人一起分享。我問她修改作文時煩不煩,她說不煩,還很有勁兒。我告訴她兩句話,第一句:當我們懷著希望去奮斗時,痛苦也將變得甜蜜;第二句:有了希望才會奮進,看不到希望只能躺平。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她的體會就更深了。
最后,感謝《作文與考試》的編輯們,感謝教她六年的班主任陳璐老師,感謝她的語文老師賈鈺明老師。成長無限,感恩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