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敏
摘 要:情境教學是一種常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具有情緒色彩或生動的場景,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般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獲得心理機能的發(fā)展。并且情境教學具有陶冶和啟迪功能,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是滲透德育的完美載體,能最大化地發(fā)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本文便以小學英語教學為基礎,探討了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策略,旨在拋磚引玉,為廣大教育者提供參鑒。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境教學;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1-0167-03
Spring wind becomes rain, moisturizing the heart of children
——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nglish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ZHAO Huimin? (Yongping Primary School,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Situational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t mainly refers to teachers who create emotional or vivid scenes to bring students an immersiv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knowledge and gai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functioning. In addition, situational teaching has the function of edifying and enlightening, and can give psychological hints to students in a subtle way. It is a perfect carrier for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an maximiz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English subjects. Based on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English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ims to throw bricks and attract jad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Situational teach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現(xiàn)代教育者認為,學校在開展小學教育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在各學科學習中滲透德育,并將其貫穿學生的學習生涯,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而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和生活性極強的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溝通交流息息相關,英語教學的核心主旨,不僅在于教授學生英語知識和口語技能,更側重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最終實現(xiàn)開闊學生眼界和豐富社會經驗的教學目標。因此,要想充分發(fā)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要充分加強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創(chuàng)設更具真實性和生活性的教學情境,并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趣味化、生動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在提升英語水平的同時,進一步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
1.創(chuàng)設實物英語教學情境,深化學生學習體驗和感受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陌生的語言學科,與自小耳濡目染的語文不同,它也是截然不同的一門語言學科,不僅語法復雜多樣,且詞匯量繁多,死記硬背英語知識不僅學習效率低下,而且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降低。因此,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幼小、認知水平有限等身心發(fā)展特點,充分挖掘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并積極地滲透德育,使英語教學的內容形式更加真實化和生活化,從而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小學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宏觀思維能力較弱,通常以直觀思維模式為主,他們只相信看得見和摸得著的事物,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因此,教師要靈活利用學生熟悉的實物資源,創(chuàng)設趣味化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趣味化的平臺途徑上學習英語,以此克服英語學習的畏難心理,并從趣味化的教學情境中獲得獨特的感受。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六年級上冊“Chinese New Year”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先可提出一個問題進行課堂導入:“Do you know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New Year's Eve?”隨即拿出事先準備的幾個玩偶和布景模型,搭建出類似皮影戲的故事小劇場。學生一看到這些實物道具,各個都很好奇教師接下來的動作,因此眼神中流露出了期待和興奮的神情。然后,筆者趁此機會,用小劇場的方式演繹除夕的由來:從前,每逢過年的時候,都有一只叫作“年”的大怪獸出沒,四處破壞,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年獸怕火和紅色,于是人們每逢過年的時候,都會放鞭炮驅趕年獸,并穿戴紅色的衣物來嚇跑年獸,以此獲得平安。
筆者一邊講述,一邊用玩偶進行故事演繹,待小劇場演完后,繼續(xù)提出問題:“Do you know any other custom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學生看完小劇場后,都很激動與興奮,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fā),且各個思維都活躍起來,針對筆者的問題,有的學生說:“Hav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還有的學生說:“Happy New Year, and give New Year's money.”“Hang red lanterns. To stick couplets on the Spring Festival.”……筆者,肯定學生的回答,繼續(xù)說道:“What you say is true,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be together as a family, which is more fun than any food or performance(你說的是對的,但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這比任何食物或表演都有趣)。”由此讓學生明白家庭團聚、和睦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家人的熱愛之情。
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充分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且熟悉的實物資源開展教學。比如,上文中通過小劇場的方式演繹新年故事,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故事情節(jié),借助實物資源直觀地感知情境,從而實現(xiàn)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更深層次地理解英語表達,并在故事情節(jié)的引導下,學會如何運用語言和構建語言,這是一種高效的英語教學手段。此外,借助戲劇化的演繹方式,不但能深化學生對英語的理解,更能通過故事情節(jié)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熱愛和平、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比如,可通過某個單詞展開聯(lián)想教學,教師可以問:“同學們,你的家中有哪些家具呢?”繼而引申出“sofa”“TV”“table lamp”“air conditioner”等單詞。教師可以繼續(xù)追問:“那么這些家具是誰買來的呢?”繼而引申出“mother”“father”“grandma”“grandfather”等詞,教師繼續(xù)引導:“So how did mom and dad and grandparents manage to buy so much furniture(那么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怎么才能買來這么多家具的呢)?”繼而引申出“work”“make money”等回答。通過這種情景聯(lián)想教學,不但能讓學生厘清記憶單詞的思路路徑,還能讓他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對這個家的付出和辛勞,明白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是父母辛苦工作換來的,從而養(yǎng)成懂得感恩與回報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
2.創(chuàng)設趣味化的英語游戲情境,實現(xiàn)寓德于樂
好玩好奇是學生的天性特征,游戲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通過游戲,學生不僅能增長知識和認知,還能在一些鍛煉類游戲中增強身體素質,提升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可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特點,編創(chuàng)一些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并在游戲情節(jié)中融入英語知識,英語教學變得趣味化和生動化,這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在游戲過程中鞏固所學,同時還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更容易接受和學習新的語言知識。此外,游戲活動能迅速拉近師生間的關系,有助于塑造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為學生日后的集體學習與社會生活交往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六年級下冊“An interesting country”一課的教學中,筆者便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接龍”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要求每個學生說出一個自己認為有趣的國家的單詞,并隨機說出一種那個國家你覺得有趣的動物、食物、建筑等的單詞,同時要求所說出的單詞必須正確無誤,否則就要接受懲罰。如有的學生說:“China,Because I like pandas.”有的學生說:“London, because I love Sherlock Holmes.”還有的學生說:“Japan,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cherry trees.”學生在英語接龍游戲中玩得不亦樂乎,雖然也有學生因為沒有及時回答上來而受到表演才藝的懲罰,但是班級整體的學習氛圍高漲,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在接龍游戲中得到了充分鍛煉,同時集體游戲讓整個班級都顯得其樂融融。另外,筆者還會經常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游戲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積累英語知識,進而學以致用,這樣不僅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英語表達的機會,同時也鍛煉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助能力和社交溝通能力,可為其日后的集體學習與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3.通過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角色扮演也是情境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形式,也是備受小學生青睞的一種課堂活動方式。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要靈活利用教學資源,積極創(chuàng)設各種角色扮演式的形象化情境,使學生直觀理解和記憶各類英語知識,進而提升英語的應用能力。這樣做不但能減弱中文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和干擾,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使學生通過英語聯(lián)想英語,減少母語心譯的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效率;還能讓學生從各類角色扮演活動中體會人物角色的優(yōu)良品行和德行操守,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四年級上冊“How much”一課的教學中,筆者便通過構建一個虛擬商店的角色扮演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深入體驗口語表達的情境。在活動開始前,筆者指導一部分學生扮演商店“銷售員”,一部分學生扮演“顧客”,然后將生活中常用的實物當作商品進行售賣,如雨傘、鉛筆、筆記本、扇子、橡皮擦等,并在每個商品上標注好售賣的價格,待一切準備就緒后,便引導學生圍繞學生之間的買賣活動開展英語對話練習?;顒娱_始后,扮演“顧客”的學生上門購物,扮演“銷售員”的學生就問:“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顧客”回答:“I'd like an umbrella. How much is it?”“銷售員”回答:“Its fifteen yuan.”又一“顧客”問:“I'd like a pen and two pencils. How much are they?”“銷售員”一合計就說:“Theyre eighteen yuan.”在一買一賣的模擬情境表演中,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均得到了有效鍛煉和提升。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和模仿大人的時段,他們的一言一行多多少少都有大人的影子,并且十分喜歡模仿生活中的社會活動。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時候,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行為特點,靈活創(chuàng)設個性化的教學模式,這樣不但能充分激發(fā)和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更能幫助其充分地參與到學習探究活動中。
4.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豐富故事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深處有著一種無窮盡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能永遠地探索未知與發(fā)現(xiàn)物質,兒童對此的需求更為強烈?!倍鴥和瘜⑦@種對未知的渴求,會轉變?yōu)楹闷?、好動和好玩的自然天性。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可積極創(chuàng)設帶有故事色彩的教學情境,通過移花接木的方式,將生動有趣且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搬運到英語課堂中,在實現(xiàn)趣味教學的同時,也讓學生通過聆聽寓言故事,明悟人生道理,升華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形成獨立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促進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六年級上冊“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學中,教師講述了一個國王新衣的故事:“從前有一個愛慕虛榮的國王,有一天兩個騙子給他做了一身透明的衣物哄騙他說是十分美麗的新衣,國王就這樣袒胸露乳地走上大街……”《國王的新衣》故事豐富有趣,暗含諷刺和滑稽意味,這也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所有學生都深深地進入了故事情境中。教師講完整個故事后,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 in the story?”,有學生就說:“A funny man.”有學生說:“A foolish man!.”教師繼續(xù)問:“So,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有學生就說:“Don't be foolish. Just be clever.”有人也回答:“The boy is honest. We should be honest.”
寓言故事往往可以憑借趣味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其沉浸在故事內容中,同時學生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會代入自己,進而產生同理心。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故事教學情境,不但能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更可以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思維模式,鼓勵學生從寓言故事中吸取經驗教訓,勇于對虛假事物做出抨擊和批判,從而形成獨立、自主、勇敢、堅強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時候,要注意積極收集生動有趣的故事,以此構建充滿趣味的英語情境課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同時獲得德育的熏陶,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價值觀念,促進未來的良好發(fā)展。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思維發(fā)展和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品質人格逐漸形成的特殊時期。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小學英語教學不能僅僅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英語知識,還應從各個維度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而開展小學英語情境教學,不僅能讓學生獲得很多豐富、有趣的學習體驗,還能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感受,有助于素質教育的充分落實。
參考文獻
[1]王榮.挖掘情境德育因子 提高情境德育實效[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40).
[2]辛衛(wèi)衛(wèi).愛,讓陽光照亮心靈——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立德樹人[J].天津教育,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