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芬
分層教學法在尊重學生主體差異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工作,做到了因材施教,這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僅能挖掘其英語學習潛能,還能兼顧各種學情,實現(xiàn)學生英語水平的共同提升。所以,應做好應用探究工作,積極打造高效課堂。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教學導入對后續(xù)教學過程的質量具有直接影響,是整個教學活動高效化的基礎,在應用分層教學法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時,應將其貫穿于活動始終,所以教師應對教學導入進行設計。以義務教育教材Go for it第三單元“This is my sister”為例,開展Period 1的教學時,教師需要在明確該章節(jié)教學目標的情況下開展分層教學法的設計。一般情況下,該章節(jié)學生主要需要掌握基本家庭成員稱謂和一些基本詞匯,所以教學重點是詞匯拼讀,教學難點是英語理解并表達家庭關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工具、新媒體技術平臺作用,利用豐富教育資源將家庭成員之間溝通的場景以視頻的方式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吸引全部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基本了解“家庭”概念。之后,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情進行分層教學,如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嘗試閱讀簡單的對話,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掌握具有難度的對話,從而滿足不同學情學生的學習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落實隱性分層,導入環(huán)節(jié)本就致力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若是直截了當?shù)剡M行分層極有可能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甚至給其帶來心理壓力,所以教師不可公布分層結果,而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落實到教學工作中。最后,當學生掌握一些基礎關系后,教師可以隨機從多個層次中抽取學生回答有關家庭成員關系的問題,從而掌握這一導入環(huán)節(jié)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效果。
二、授課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分層教學法下的初中英語授課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目標分層和教學內容分層。由于學生學情差異,使其英語知識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提前做好隱性分層的情況下,基于學生實際情況落實教學目標分層工作,提高教學精準性。比如,開展有關“動物”的教學活動時,其中不乏存在一些“amusement park”等核心詞匯,為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能得到英語水平的提升,可以讓學情良好的學生掌握重難點詞匯和重點句型,讓學情較差的學生掌握重難點詞匯,而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則是在掌握重難點詞匯和句型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簡單對話。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觀察,為各層次學生的調整提供支持,在此過程中,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從而對各個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進行挖掘,提高教學精準度。
對于教學內容分層而言,其主要目標是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前應根據(jù)隱性分層進行針對性教學內容的設置,并在課上落實較強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保護各層次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為學生共同發(fā)展奠定基礎。以義務教育教材Go for it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 2“Whats this in English?”為例,為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不同難度的單詞并組織學生對該句式進行聯(lián)系,使其掌握課程內容,積累經(jīng)驗。比如,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使用“apple”等簡單詞語進行聯(lián)系,基礎良好的學生可以使用與教材相關詞匯進行聯(lián)系,同時增加單詞數(shù)量,水平很高的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尋找單詞,最好是新的詞語,從而實現(xiàn)全面進步。
三、鞏固及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完成基本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結合情境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時間,如進行角色扮演等,利用豐富教學活動鞏固各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把握。在此過程中,學生會主動選擇自己可以掌握的詞匯與語句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自動分層,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印象,掌握基本詞匯與句式,且靈活運用。活動后課堂時間所剩無幾,這時應根據(jù)學生層次進行作業(yè)的布置,即以課堂重難點為核心進行相同題目、不同題型和難度的設置,在落實教學任務的同時,滿足不同層次對英語知識的學習需求。最后,定期開展教學評價,及時調整學生層次,從而保障分層教學法實施質量。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能優(yōu)化初中英語效率、質量和實效性。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正確認識該教學方法的價值和應用要點,將其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并做好隱性分層,以此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姜暉.淺議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法的實施策略[J].文淵(小學版),2021(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