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鴻
鳳凰山原名烽火山,位于萊陽城東南十公里處。這座山并不高大,與普通的山并無不同。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詩句似乎是為鳳凰山而作。這一座不高大也不險峻的普通的山,卻有著種種神話傳說。最有名的莫過于“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傳說了。
鳳凰山山后壁陡峭,有一個深邃的山洞,一泉涌出,終年不息。這個山洞,傳說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的洞府,被譽(yù)為“洞仙寶泉”,所以鳳凰山還有個名字叫“寶泉山”,附近的一個村子也因此而被命名為洞仙莊。
據(jù)說山洞很幽深,一直通到山南。洞內(nèi)濕潤,有細(xì)泉淋漓。洞壁正上方,一座呂洞賓的雕像立于此。這位在民間傳說中呼風(fēng)喚雨、法力無邊的仙人如今頭戴冠帽、身著長袍,還原了他讀書人的本色,儒雅的立于山崖之上,與草木土石相伴。
呂洞賓,原名呂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于唐德宗貞元十二載丙子年(796年)農(nóng)歷四月十四日生于永樂縣招賢里(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zhèn))。這位著名的道教仙人,是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是全真道的祖師,是鐘、呂內(nèi)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他在唐寶歷元年(825年)中了進(jìn)士而為官。不久因為厭倦官場生活,棄官入道,隱居終南山。傳說后游長安,遇鐘離權(quán),經(jīng)過“十試”授以金丹之道,因得道法,不知所往。
呂洞賓是在“八仙過海”之后來到了萊陽的鳳凰山呢,還是在這之前就來到了鳳凰山?不得而知。我寧愿相信他是在“八仙過?!敝髞淼搅诉@座普通的北方的小山之上,收斂了他作為仙人在世人眼中耀目的光彩,在此靜心修煉,求學(xué)問道,從此不管世間擾攘,也不問仙界玄機(jī),徒留紛紛的傳說于世人,點(diǎn)燃平凡日月的風(fēng)華。
在那個牡丹花盛開的鮮艷的春天,鐵拐李、鐘離權(quán)、藍(lán)采和、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位仙人應(yīng)白云仙長之邀齊聚蓬萊仙島上的蓬萊閣。他們自己動手烹飪著各種海中美味,飲酒助興。酒至酣時,八位仙人意欲去另外兩座仙山方丈、瀛洲游玩。呂洞賓說:“我等既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憑個人道法,意下如何?”眾仙于是棄座來到海邊,各個施展了自己的法術(shù),各顯神通。
他們紛紛將自己的寶物扔到海中,鐵拐李的葫蘆、鐘漢離的芭蕉扇、荷仙姑的荷花、張果老的魚鼓、曹國舅的玉板、韓湘子的笛子、藍(lán)采和的花籃、韓湘子的笛子,在大海中翩然作舟,眾仙飛躍其上,在碧波萬頃之中悠然而去,自在遨游。原本平靜的海面頓時翻江倒海,巨浪滔天,驚動了東海龍宮里的龍王。龍王急派蝦兵蟹將巡海,方知是八仙所為。龍王動怒,率兵干涉,眾仙奮勇抗?fàn)?,海里展開了一場惡戰(zhàn)。眾仙連斬東海龍王的兩個龍子,嚇得蝦兵蟹將魂飛魄散,屁滾尿流,紛紛敗下陣來。東海龍王怒不可遏,急忙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催動三江四海之海水掀起驚天巨浪,殺氣騰騰直奔眾仙而來。忽見金光閃爍,濁浪中閃出一條路來,曹國舅的玉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眾仙跟隨其后,任憑巨浪排山倒海,卻奈何不了他們。四海龍王見此情景更加惱火,意欲再戰(zhàn)。恰巧南海觀音從此處經(jīng)過,喝住雙方,才制止了這場惡戰(zhàn)。
人們對權(quán)勢的蔑視,對自由的向往,征服海洋、征服自然的理想與渴望都在“八仙過海”的傳說中烙印成海洋文化的燦爛的一筆。這些原本是皇親、叫花子、道士等的仙人褪去了神仙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圣色彩,還原為普通人?!鞍讼伞备骶咦藨B(tài)的平凡人的形象,體現(xiàn)著人們浪漫主義的情懷,寄寓著人們對人的無限能力的神往。這是平民意識的覺醒,是民主思想的萌芽,是對平民百姓的謳歌。
古老的八仙過海的傳說已經(jīng)成為我們思想的骨骼與精神的養(yǎng)分,在默默地濡養(yǎng)我們,孕育著文化的鮮活?!鞍讼蛇^海”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人們經(jīng)常使用的成語和典故。由此引申出來的一些風(fēng)俗習(xí)慣甚至流傳到日本的沿海地區(qū)。因為八仙鬧過海,沿海人們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民間祝壽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歡樂氣氛。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jīng)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伴仙戲”。尋常百姓人家更有八仙桌、八仙椅等日常用具。
呂洞賓是來自民間的仙人,他的草根出身使他那么親近地活在民間,生動于民間。萊陽人在這山的洞壁之上塑立了一個讀書人普通衫帽的樸素的形象,因為萊陽的老百姓寧愿相信他只是我們中的一介讀書人,混跡于市井熙攘的人群中,淡然看冷暖炎涼,恬然享天地日月。他只是一個百姓的兒子。道,并不玄妙,它只能產(chǎn)生于博大豐厚的生活,只能產(chǎn)生于莊嚴(yán)而又世俗的民間。
鳳凰山上的呂洞賓,終究是來自于民間又回歸了民間。
Originally named Fenghuo Mountain, the Phoenix Mountain is situated ten kilometers southeast to Laiyang City. This mountain is neither towering or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mountains.
Liu Yuxi said: “Hills need not be high. Presence of immortals gains them fame.” It seemed to be composed by the Phoenix Mountain. Although it is an ordinary mountain without being towering or precipitous, it is full of myths and legends. Among them the legend of Lyu Dongbin, on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is most famous.
Behind the steepy rear of the Phoenix Mountain there is a deep cave with an ever-flowing spring. Once lived by Lyu Dongbin, on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the cave is reputed as the Treasurable Spring of Immortal Lyu Dongbin. Therefore, the Phoenix Mountain is also named as the Mountain of Treasurable Spring. A village nearby was thus named as Dongxianzhuang (the Village of Immortal Lyu Dong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