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驪
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xiàn)出的跨文化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文化意識體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價值取向。文化意識的培育有助于學生文化意識有利于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增強國家認同和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學會做人做事,成長為有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的人?!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英語課程既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注重優(yōu)化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較強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薄霸趯W習英語的過程中,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熱愛,有益于接受屬于全人類先進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在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學中涉及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應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并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學習的較高階段,要通過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薄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文化意識二級目標要求:“知道英語中最簡單的稱謂語、問候語和告別語;對一般的贊揚、請求等做出適當?shù)姆磻?知道國際上最重要的文娛和體育活動;知道英語國家中最常見的飲料和食品的名稱;知道主要英語國家的首都和國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國家的重要標志物,如:英國的大本鐘等;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jié)假日;了解一些日常交際中的中外文化差異?!蹦敲?,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呢?
一、營造文化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我們的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因此,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英語文化的氛圍極為重要。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地用英語授課,模擬仿真英語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的練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交際表達的機會。學習有關英語國家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時,讓學生收集資料,一邊觀察一邊講解,播放相關的電影、錄像,學唱英語歌曲,讓學生置身于英語環(huán)境氛圍中。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開展情景對話、表演等趣味活動,讓學生扮演角色,增加學生體驗的機會。例如,可以和學生用英語打招呼,談論天氣,用英語的思維方式進行交流;碰到一些特殊節(jié)日,如Christmas, Thanksgiving Day時,讓學生尋找有關節(jié)日文化、習俗等方面的資料,再讓學生介紹和節(jié)日有關的背景知識,包括節(jié)日的來歷、與節(jié)日有關的一些活動等,教師組織開展和節(jié)日有關的活動,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僅了解有關的文化內容,并且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
二、比較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小學英語教材涉及的幾乎都是西方文化,對本民族文化考慮并不多,英語教學中開展文化意識教育還應考慮中國的國情和特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隨著中國近年來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密切,我們在和國際接軌時,不要忘了增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對本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礎上,與其他國家人們平等友好地交往,形成民族平等意識和民族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文化意識教育。(1)節(jié)日文化差異。西方節(jié)日中最重要的是圣誕節(jié),還有我們所了解的萬圣節(jié)和復活節(jié)。其實西方還有許多節(jié)日如降靈節(jié)、耶穌受難日、耶穌升天節(jié)、懺悔節(jié)等我們不是很熟悉種景象。中國的“四時八節(jié)”與氣候的變換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春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等。(2)姓名差異。中國人的名字和西方人有所差異,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0hnWilson約翰·維爾遜,維爾遜是姓,約翰是名。我們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李軍,李是姓,軍是名。 (3)禮儀文化差異。我們在一些影視作品中,了解到早期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是雙手拱手作揖,西方人見面打招呼是握手和擁抱。 (4)飲食文化差異。提到飲食文化,就會聯(lián)想到中國的酒桌文化。我們肯定已經(jīng)感覺到中餐廳和西餐廳文化差異。中國人吃飯喜歡團團坐,點一桌菜擺中間。飯間會相互敬酒和敬菜。而西方人喜歡各點各的菜,比較忌諱別人敬菜。
三、開展英語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小學英語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圍繞英語交際活動來展開的,這些內容可以體現(xiàn)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和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生理、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條件,為學生設置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給他們提供“舞臺”,讓他們開展角色表演,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進行語言的運用。如有學生過生日,我設計活動,讓學生模擬購買生日禮物。抽簽決定誰擔任售貨員,誰擔任顧客。“Can I he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ease.”買好禮物后,到小壽星“家”過生日,現(xiàn)場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教材中適合角色扮演的任務還有很多,如祝賀,就醫(yī),過節(jié),旅游等都可以通過學生參與,表演,體驗來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聽錄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語音語調。還可以讓學生觀察碟片或錄像中的輔助語言,讓他們咀嚼其中文化知識,培養(yǎng)文化意識。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必要的。教師要把語言教學和和文化教學同步進行, 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體會不同文化的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